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延續,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在中國大街上,公園裡,小區裡,抬眼望去幾乎都是老人在帶娃,看到這個現象你會不會產生一種疑惑,為何外國老人不用幫子女帶娃,而中國老人卻是帶娃主力?

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首先,國家養老制度的不同是很大的原因。在中國養兒防老的觀念很重,絕大多數的老人都是將未來的養老寄託在孩子身上,想著等到自己年老不能自理的時候孩子能夠讓自己安度晚年。所以在中國絕大多數的老人退休之後都會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年輕一輩在外面工作打拼,為子女減輕帶娃負擔。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逐步完善養老制度,但中國的老人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帶娃,減輕家庭負擔的同時也享受天倫之樂。而在外國養老制度比較完善,外國的年輕人在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國家都已經有退休金制度,等到退休之後,他們會有一次不菲的養老金保障生活。自己能夠為自己養老,他們更願意將老年時光用在自己身上,學習,健身,旅遊。

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其次,兩國人們的生活觀念不同。中國的老人永遠都是孩子至上,從孩子出生到結婚生子,中國大多數的老人都是全程參與,即使孩子已經長大,老人們都會付出全部幫助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而在外國崇尚獨立自由,外國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意識,甚至等孩子十八歲成年之後就完全放手讓孩子獨自生活,完成學業,成家。父母和孩子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家庭,平時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交集,相對自由。所以年輕一輩的父母也有足夠的能力協調帶孩子與工作的時間衝突。

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這種現狀的形成還有其他的因素在裡面子女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國隔輩親幾乎成了一個社會的潮流,一個孩子的教育通常是父母與老人們合力完成,老人插手子女孫輩生活的現象普遍存在。而在外國絕大多數的老人都會讓自己的子女獨立教育下一代,他們往往會選擇經常探望孩子,而並非插手管理教育孩子。

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在中國很多老人們一輩子勞碌突然退休閒置下來沒有事情可做,幫助帶孩子同時可以打發自己無聊的時間。外國老人退休之後則更傾向於豐富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所以當你瞭解這些之後對外國老人不幫子女帶娃,而中國老人卻是帶娃主力現象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在中國都是老人帶娃,而在外國是孩子的父母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