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常几个月后可以走路?为什么?

阿芳32596


【宝宝几个月后会走路?为什么?】

宝宝几个月后会走路,这个是没有具体答案的,因为每个宝宝都会有差异,我女儿是在十一个半月就会走路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牵着她走路过,就是忽然她自己就独立行走了。我见过最早在10个月会走路,我们宝妈群有个宝宝走路迟,18个月才会走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大运动发育表来看,宝宝在8~17个月间走路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常见的是11-14个月会走路。所以题主说的11个月还不会走路,这太正常了,不用担心。

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宝宝一天一个样,家长们经常会一起带娃谈论,谁家的还有又会翻身了,谁家的会爬了,谁家的会走了,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宝宝,有些都没达到,是不是发育落后了,总会有各种担心。别急别急,宝宝的成长有其自己的规律,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里程碑式的变化!如果宝宝暂时慢了半怕,那也没关系,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帮助宝宝更快掌握这些重要的大动作哦!

宝宝各个月龄大运动的里程碑

一、抬头,举胸

月龄:1~2个月

大部分宝宝1个月大时,就应该能够做到趴在平面上(比如床上)短暂地抬起头,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一举头”。

大部分宝宝2个月大时,大运动发展的关键标志是在趴着的时候,头能够向上抬45°。

绝大多数宝宝在4个月大的时候,能够做到俯卧时举头90°。

二、翻身

月龄:3~7个月

此时,大多数宝宝已经可以在俯卧时很好地抬起头,胸部也可以逐渐离开床面了。

运动能力发展比较快的宝宝,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已经可以翻身了。

即便时还不能完全将自己翻过去的宝宝,也将很快学会,此时多为宝宝提供锻炼机会,对智力的开发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如果想练习宝宝的抬头,举胸,翻身,最重要的是——多趴。

如何练习:

1 一般出生后数天就可以让健康的宝宝多趴进行练习,如果家长不放心,也可以满月后再开始;

2 单次练习时间可以从2~3分钟开始,随着宝宝长大,再逐渐延长时间,宝宝3个月左右时,就可以让他每次趴15分钟,每天趴2次;

3 趴的练习,应该在宝宝清醒、精力充沛时进行,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就让他趴。

三、坐

月龄:4~8个月

4~5月大的宝宝大多可以拱背而坐;

6~7月大的宝宝基本就能直腰坐了;

当宝宝长到7~8个月大,一般就可以学会独坐了。

温馨提示:练习坐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动作要轻柔。

如何练习:

1.拉坐。如果宝宝仰卧时,家长拉住宝宝的双手,感觉到宝宝主动拉大人的手,并可以挺起头离开床面时,说明宝宝就有点想坐起来了。家长可以用双手轻握住宝宝双肩,拉他坐起来,然后逐渐过渡到拉宝宝的上肢和手。

2.独坐。等宝宝已经习惯了靠坐、扶坐,就可以尝试用玩具等吸引宝宝,让宝宝支撑起腰部力量,独自坐一小会儿,然后渐渐延长时间。

四、爬

月龄:5~13个月

一般来说,5~6 月大的时候,宝宝上下肢力量越来越强,便逐渐可以开始用四肢爬行了。

温馨提示:宝宝会爬后,她总是想要更多的探索,这个时候一定注意安全。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吸引他,让宝宝有向前的动力,然后另一位家人可以在宝宝身后用手顶住宝宝的小脚丫,注意是顶住而不是推,以此来训练宝宝下肢的力量。

五、站

月龄:7~16个月

扶站:宝宝 7~8 月大的时候;

抓着东西自己站:宝宝9~10个月大时;

独自站立:宝宝12~14个月左右时。

如何练习:多爬,顺其自然

温馨提示:有的家长看到宝宝可以站了,就着急着让宝宝学走路了。有些牵着走,有些给宝宝坐学步车上,这些都是不建议的。多爬才是硬道理。

六、走

8~17个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大运动发育表来看,17个月内会走路都是正常的。大部分孩子的走路都是1-2岁之间掌握的。

如何练习:

1.别看我们大人每天都走路,然后觉得是一件很容易很平常的事,但是对于宝宝来说,这个学习走路的过程是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准备的。走路之前的每一项大运动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所以为了宝宝走路,前面的大运动都不能偷懒。

2.给宝宝挑选合适的学步鞋,把家里的危险的东西给收好,给宝宝腾出空间练习。

3.宝宝刚开始练习走路的时候难免会摔跤,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宝宝因为摔疼后就不肯尝试走路了,这时候就不要过多的逼迫宝宝,多鼓励宝宝。可以在宝宝的面前,伸开双手,鼓励宝宝走来,然后拥抱她,这样她有安全感了,才更愿意尝试。

4.不建议用学步车。

温馨提示:有些家长看到1岁后还不会走路,就会很焦虑,没必要,不用担心。

总结:我们作为家长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拿自己的宝宝去跟别人家的宝宝对比,或者用一些常规经验放到自己的宝宝上,然后发现自己的宝宝好像有些落后了就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其实我们知道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后,每个宝宝都存在自己的个体差异,所以当宝宝的某些方面稍微落后一点,也是没关系的。世界上还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呢,我们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宝宝按照标准来发育呢?


汤圆妈妈育儿日记


一般来说三个月左右会抬头,六个月左右会自己坐,七八个月的时候就会翻身,有的孩子会爬了。等到11个月1岁时,孩子就能开始站起来慢慢学走路。而到一岁到一岁半,大部分孩子就可以独立行走。两岁的时候,很多孩子跑跑跳跳也就没问题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无需刻意的去干预。当然在他10-11个月开始站起来学走路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帮助他,而不是限制他,有利于他行走的肌肉锻炼,能够帮他早日行走。

宝宝一般是在一岁左右的时候,通常是在12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会走路,有的宝宝会早一点,9-10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会走路,有的会滞后到15甚至到18个月,这和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要根据每个宝宝自己的特点,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都不一样,学会每个本领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太早走路对孩子的腿部发育没有什么好处。孩子的腿部肌肉没有力气,过早学走路还会有罗圈腿,等以后的腿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家长要顺其自然,孩子要会走路,拦都拦不住,要一步一步的来。一般先训练宝宝从爬位站起,开始扶站时,宝宝还不容易找到平衡点,要天天练习,会扶站后孩会扶着东西走,从扶着走到独走,要经过一个独站的阶段,训练过程中孩子的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的能力及个性都会决定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早晚。






全职妈妈赛赛327


一句话:

理论跟实际有差别,每个宝宝不一样!

理论跟实际有差别,每个宝宝不一样!

理论跟实际有差别,每个宝宝不一样!

我家男宝,活泼好动,大运动发育都非常好,11个月就能自己从地板爬上茶几。

但是,就是走路晚!14个月多才可以不用搀扶,颤颤巍巍走一段路。

那时,同龄小朋友都可以一路小跑啦~

没办法,养男孩的家长就是要心大一点,抗住小区大妈们的热心指点,抗住幼儿园老师的时常投诉:我娃只是慢,不是笨哈!

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我娃1岁时,遇到小区里一个2岁的小女孩,她要跟我儿子娃,但我娃还太小,根本就不会交流互动,所以我就对孩子2岁开始找小朋友玩印象特别深刻!

结果等我娃2岁了,一点都不愿意跟小朋友玩,看到小朋友靠近,一溜烟就跑!

没办法,那等吧!等到2岁半,快上幼儿园了,开始打人了!

我天,带出门一刻也不能离开人,只要遇到小朋友,不管是男是女是大是小,一个不顺眼,小手就招呼过去了!(男孩力气大下手重,基本战无不胜,当妈的只有道歉的份儿……)

上幼儿园老师家访,第一个需要透明的,就是打人的习惯,老师表示理解,也会注意。

(结果才上几天,果然收到打人的投诉~)

等幼儿园上满1个月了,娃3岁3个月的时候,才终于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你说当妈的急不急?也急啊,但是孩子本身的生长规律就是这样,除了循循善诱,别无他法!

谁让他是祖宗呢……


真心小客栈


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而作为父母同样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些父母就会担心宝宝正常几个月走路呢?需不需要人为干预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家安安12个月左右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也因此担心过。记得在此之前,邻居家有两个孩子都早早的学会走路,其中一个宝宝9个月就学会了,所以婆婆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对于安安12个月还不会走路十分的担心。

但是我是这么向婆婆解释的:

1.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同

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孩子生长发育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发育早,有的孩子就会发育晚。所以只要孩子的发育属于在正常的范围,爸爸妈妈就不用过于的担心。对于走路这件事情,这和宝宝的身体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如果过早的让宝宝走路,只会对宝宝的骨骼造成影响。

2.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

我们都知道宝宝在七到八个月左右就会慢慢开始爬行。这是锻炼孩子四只能力非常好的一个方式,当然孩子的骨骼也在不断地爬行当中逐渐强壮。在这个基础之下才能练就宝宝行走的本领。所以与其担心宝宝什么时候会走,不如让孩子多爬,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强壮。

3.多爬行有助于开发大脑

一般提倡科学育儿的妈妈们都应该知道,爬行有助于孩子开发大脑,能够让孩子的空间感更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有些小时候喜欢爬行的孩子,大多长大之后都非常聪明。所以其实让孩子多爬比让孩子早早走路更有助于孩子的发育。

所以父母们与其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顺应孩子自身的规律。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才是最好的成长。





安妈育儿说


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我有个侄儿10个月就走了,真的太牛了,我家宝宝1岁2个月会走得,如果刻意训练的话可能会早些,我都是顺其自然,基本差不多都在1岁到1岁半之间,不要太早训练,特别是胖一些的宝宝会对腿部有一个压迫,对骨骼发育不好。


大静静Vlog


宝几个月后会走路,这个是没有具体答案的,因为每个宝宝都会有差异,我女儿是在十一个半月就会走路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牵着她走路过,就是忽然她自己就独立行走了。我见过最早在10个月会走路,我们宝妈群有个宝宝走路迟,18个月才会走路。


陕南小满哥


出生以后的宝宝,每一天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停的出现新的能力,从学会爬,到学会坐,每一步都是成长的体现,尤其是在学会站立以后,逐渐学会行走的宝宝,更成为整个家庭的惊喜,那么,婴儿几个月会走路算正常呢?

1、每个宝宝都不同。学会走路,是每一个宝宝身体成长发育的必经之路,但是,每个宝宝学会行走的年龄也并不同,这和宝宝身体的综合因素有很大关系,同时,一定不能过于强迫宝宝过早学习走路,这会给他们骨骼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2、一岁以后,在年满12个月以后的宝宝,大部分都有了四肢的支撑能力了,从学会爬,到学会坐和站立,然后逐渐的开始学会行走,在一岁以后都在逐渐开始独立行走的过程中,甚至有一些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但是这个过程,不能过于着急的拔苗助长,否则容易让宝宝伤痕累累。

3、一岁半以前。虽然有一些宝宝会在11个月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以行走的现象,但是对于大部分宝宝来说,一岁半以前大多都可以出现了可以走路的情况,虽然每个宝宝稳步向前的程度还会有所不同,但是大多都会处于正在脱离父母帮助的过程中,如果再晚,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检



韩国女衣


我家大的一生日六个月会走路的,小的两生日才会走,小的生下来就体质不好,经常会感冒发烧,用老人的话说“体质太差,太轩活”。这都五岁了走路能让蚂蚁绊倒。

孩子走路早晚,与孩子的体质有关。


沂蒙小阿真


坊间关于小宝宝生长发育有句顺口溜:“3翻6坐7滚8爬周会走”,很多爸爸妈妈也会对照着这个顺口溜,来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有没有落后。

如果宝宝的动作行为比这时间表超前,就会觉得宝宝很聪明很能干呀,如果宝宝没有在这时间段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又会担心是不是宝宝哪里有问题,是不是生长发育落后了。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10个月就能走了,自己家孩子竟然到15个月才能走稳当?

宝宝多大应该会走路?

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在他学会爬以后,就会慢慢开始渴望站立和走路,到1周岁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学会走了。

当然,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进度不一样,真正学会走路时间也不一样。早的10个月,迟的14-15个月也是有的,家长不用太心急,平时可以多引导宝宝学走路即可。

但是,如果宝宝一直对坐、走都没有兴趣,或者1岁半多还不会走路,家长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先排除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宝宝不会走路。

宝宝学走路,家长能帮什么忙?

让宝宝多爬

动作发育是个连贯持续的过程,不要盲目听信有些人说宝宝几个月就会走了、不用爬直接就会走了,这是聪明的表现等等。不排除有的宝宝跳过爬直接到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爬行是最好的运动,能促进他四肢的发育,锻炼身体的平衡力,为以后他站立、走路打下坚实基础。

放心大胆的让宝宝走,多鼓励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跌跌撞撞是难免的,有的家长看到宝宝走几步摔了一跤,宝宝自己觉得没啥还在咯咯咯的笑,家长却担心会不会摔疼摔坏宝宝,就不让宝宝学走路了,想着不急于一时等过段时间吧。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学走路,打消宝宝的积极性,也让他对学走路产生恐惧心理。

此时,家长要做的是清除宝宝走路范围内一切有危险的东西,防止磕到宝宝;然后,放手让宝宝勇敢的自己学、自己走,在宝宝摔跤的时候,安抚和鼓励宝宝。

有的宝宝可能学走路比较慢,家长也不要心急,更不要责骂孩子。

不要牵着宝宝走

有的家长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会走在他身后牵着他胳膊走,这个举动对宝宝学走路带来的坏处可不小。

一是可能造成宝宝手臂脱臼:家长和宝宝的身高相差太多,即使你已经尽可能弯下腰了,但是这种宝宝需要高举胳膊的举动,很容易因为不注意力道和高度的牵拉造成宝宝胳膊骨折、脱臼。

二是会让宝宝养成踮脚走路的习惯:家长牵着宝宝学走路时,宝宝为了尽量胳膊往上够,稍不注意就会踮起脚来走路。

三是不利于锻炼宝宝平衡力和学会走路:原本学走路从跌跌撞撞到走得稳当就是宝宝平衡力发展的过程,有家长一直在旁边扶着,反正不会倒,就拖慢了这个发展过程啦。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不管是10个月就会走路,还是要到14-15个月才会走路,只要家长正确的重视和引导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要过早干预宝宝学走路,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嘿呦喂哦


“每个宝宝都是一个个体,走路说话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说话时间在一岁左右,走路在一岁至一岁三四个月。但是女宝宝说话、走路相对早一点,有的女宝宝十个月就会说简单的词了和叠字,比如电灯,月亮,狗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