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前言:百奥泰上市科创板

最近的黄埔企业界可谓好事连连,继2月17日瑞松科技之后,黄埔区在科创板征途上再传捷报——

2月21日,我区企业百奥泰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证券简称为“百奥泰”,证券代码为“688177”。两者上市相隔不过四天,短短一周内黄埔区所培育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便有两家,成绩确实令人瞩目。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与瑞松科技相似,由于受疫情影响,百奥泰的上市仪式只能在科学城内企业自家园区的会议室里举行。有意思的是,为了体现仪式感和为企业复工复产打气,百奥泰策划方在淘宝上花费600元,买了一面能及时送达供上市使用的铜锣。虽然跟上交所的开市大锣无法相比,但简简单单的道具和操作,倒是让人觉得很接地气。

2月21日早市,百奥泰开盘报60元/股,较发行价32.76元上涨83.15%,当天收市价为60.20元/股,截至昨日企业总市值为215.11亿元。股市向来变幻莫测,不管是形势政策因素、上市企业运营情况,还是市场内部的供求关系,稍有变化都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百奥泰未来长期的走势也是个未知数。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百奥泰股票行情(新浪财经数据)

我们姑且不论股市风云,就说百奥泰具体的营收情况,实际上企业目前仍未盈利,甚至连续四年亏损,此次采用的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该标准普遍被认为是为未盈利生物医药类企业量身定制的。百奥泰未营收最主要的原因是尚无大规模的产品销售(获批药品格乐立待投放市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百奥泰后续的盈利能力甚是关注。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百奥泰的处境和面临的挑战:

未盈利药企未来处境如何?

百奥泰,全称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泰”),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7月28日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从事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新一代抗体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园区

自去年申报科创板上市,以及研发的阿达木单抗BAT1406(产品名:格乐立)获批之后,百奥泰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关于企业内部的详细信息也不断地被吃瓜人士披露。

百奥泰的最大股东为广州七喜集团,持有38.64%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七喜集团董事长易贤忠,及其妻儿关玉婵和易良昱,可以说这基本就是易家的企业。事实上,百奥泰由李胜峰(现任百奥泰CEO和科研总监)创办,而非七喜集团,公司易主始于2009年,此后数年间七喜集团通过不断增资和股权转让,成功入主了百奥泰。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伴随着企业实际控制权变更的,是大量研发资金的补充。众所周知,药物研发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2009年后,七喜集团不断向其注资,如2011年关玉婵持有的Sharp Central Limited对百奥泰进行了120万元的货币出资;2013年七喜集团又进行了一轮数值达720万元的货币出资……2016-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百奥泰向七喜集团的资金拆入分别为4.86亿元、1.27亿元、11.04亿元和1.64亿元。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持续注资也不见得立竿见影,据百奥泰招股书声明,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2.4亿元、-5.5亿元和-7.2亿元,累计亏损16.4亿元,而研发投入却在持续走高。截至目前,百奥泰仅有1款产品获批,而且尚未实现大规模销售(预计2020年年初投放市场),可见短期内的亏损依然不可避免。

百奥泰面临的若干挑战

实际上,生物医药类企业的生存,历来都是高风险与高回报相伴的。百奥泰目前的处境也属于正常情况,而要想谋求盈利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处境,合理应对面临的若干挑战:

1.药品研发高投入、高风险,而低回报率、低入市成功率的大环境。

诚如上述所言,不管新药能否成功入市,药品研发终究是要用钱砸出来的,且耗时长久。一种药物从研发起步到最终入市销售,这过程动辄十年甚至数十年,比如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早在1928年就被发现,但人类直到十多年后才研究出提取方法,20世纪40年代后才得以大批量生产。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近十年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资回报率

即使资金、时间、人才等的投入充足,付出的心血足够大,也不见得能成功产出。德勤健康解决方案中心(以下简称“德勤健康”)分析全球制药公司TOP12的数据发现,2019年医药行业研发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8%,且近十年来大体处于下降趋势。大企业尚且如此,对于百奥泰等市场“新秀”来说,风险和压力更是倍增。

再退一步讲,研发成果出炉后也不见得能成功入市并投入量产,能从最开始的备选化合物,到通过临床3期评价,成功获批上市的药物寥寥无几。先不说临床前试验、研发中新药申请等步骤,就说临床三期研究,就可让无数新药折戟败北了,更别说入市销售后还需做安全性监督研究。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新药开发阶段流程

每年申报入市销售的创新药品多如牛毛,上市成功率却是有限。2019年,美国FDA共批准了48款创新药,同比下降18.6%;欧盟EMEA共批准了37款创新药,同比下降42.2%;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58款创新药,虽高于2018年的48款,但增幅也不是很大。客观来讲,能成功获批的药品着实不多,百奥泰格乐立的获批估计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上岸的。

2.上市新药被接受的程度过低,市场销售效果难以预测。

得到国家官方的认可是一方面,能否得到普通消费者的认可又是另一回事。我国的政策环境较为复杂,各治疗领域的发展不同步,新药想在国内市场奠定成功基石,所耗时间通常比在发达国家还要久。消费者的眼光是雪亮的,如果新药药效不佳,消费者便不会为其买单。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近十年全球新药上市顶峰销售额

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之下,拼命通过入市销售批准的新药,经过再一波洗牌后为市场接受的可谓凤毛麟角,随之而来的是新药市场整体销量的下跌。据德勤健康数据,2019年全球每款新药上市后的顶峰销售额仅为3.76亿美元,十年来首次跌破4亿美元,不及2010年8.16亿美元的一半。想要在如此严酷的消费环境中生存,百奥泰的入市产品就必须铆足劲,在不断的检验中不断改善,并做足做好产品营销,才能赢取消费者的心。

3.潜在竞品不断增加,未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坚守市场份额的难度加大。

市场的短期认可并不值得高兴,想要守住、扩大自身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长期占据消费者的心。虽然新药研发产出率、入市成功率都不高,但一旦成功就能获取超高利润,多少药企想在这款大蛋糕上切一角的想法早已不言而喻。因此,新药入市销售占据市场后,还必须警惕潜在竞品的威胁,时刻更新自身;药企本身也必须优化产品结构,狠抓产品多元化发展。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关于阿达木单抗的数据

举个例子,百奥泰的“新作”格乐立,虽然是首支成功获批入市的国产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仿制药品,但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在目前的全球范围中,此类入市产品达到12种,其中在使用(专利未过期)的有6种,包含国产2种;此外,全球范围内此类产品申报进度93条,中国进入临床试验的也达到16种。

可以想象,格乐立大规模发售后,未来将面临四郊多垒的竞争环境。并且,如果百奥泰仅把业绩押在格乐立身上,那其生存处境将更加艰难。想要在市场分一杯羹,百奥泰必须加快其它产品的入市销售获批进度,这其间企业的压力自然也会日渐增大。

百奥泰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尽管处境和未来发展有所险阻,但机遇往往和挑战并存。作为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百奥泰也有不少机遇和优势可以利用:

1.庞大的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对业绩发展方向的开拓有较大保障。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见过多少产业的崛起和没落,但医药产业却始终长盛不衰,有的只是内部各产品的优胜劣汰。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姑且抛开过往历史事实,就说当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未息、美国新型流感形势严峻、尼日利亚爆发疑似拉沙热等等。大自然的残酷,迫使着人类必须不断发展、更新医药产业,才能在这地球上继续生存。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近十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数据来源:医药资讯)

因此,全球医药产业的市场前景依然非常庞大,甚至只会有增无减。虽然全球新药市场的销量下降,但这也是人类对医药产业高要求、高标准的体现,优胜劣汰必将也必须继续存在;而能够在“战场”中逐鹿而出的优胜药品,必将获得持续性的暴利,如“药王”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已连续8年雄踞全球销冠。但是,修美乐在国内的销量却一直不甚景气,这与其定价过高、我国重视自主研发和仿制药众多有关,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百奥泰等药企争先仿制此类药品了。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修美乐近八年全球销量(单位:亿美元)

日新月异的21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生物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中国作为全球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兴市场,作为主人翁的中国企业,自然也不会任其由国外企业瓜分了。

2.强大的利好政策支持,良好的生物医药研发环境和产业环境。

诚如上述所言,我国药企在积极攻略巨大的国内市场,同时国家政策也非常重视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纲,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对持续型医药企业的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市场准入等多方面扶持企业发展。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以百奥泰上市所采用的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例,其具体要求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比于企业的当前盈利能力,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前景,因此被认为是专门面向未盈利生物医药类企业而设立的“政策绿灯”。百奥泰是继泽璟制药之后,第二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受政策照顾的力度不小。

将镜头投向百奥泰所在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扶持力度也很大:2017年“金镶玉”系列政策,对包括生物制药在内的多类企业,持续释放政策红利,2.0版本正在修订酝酿;2018年IAB产业政策登场,对生物医药企业扶持最高2亿元;2019年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黄埔区在科创奖励、金融服务、产业扶持、营商环境与其他方面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不胜枚举,在之前瑞松科技的文章中笔者已有介绍,此处便不再赘论。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广州国际生物岛效果图

而对黄埔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政策红利带来的成果,就是世界级生物医药科研中心、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的持续聚拢——2019年,黄埔区聚集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超过1000家,全区34家企业入选“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创新Top50榜(2019),占比达68%,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等跻身于广州发展生命科学的核心平台,“两城一岛”创新能力凸显。在这种生命科学产业“沃土”中成长、上市的百奥泰,在产业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动力、人才吸纳集聚等多方面,都能受到极大的照顾。

3.产品主攻方向科学合理,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较为突出。

对企业来说,能稳抓行业和科学界动态,是业绩增长和企业发展的保障。生命科学界更新速度迅猛,对医药投资者和研发者来说,选择哪类药物开发,做到兼顾销售效益和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事情。据德勤健康报告显示,2019年抗体类药物研发最有价值,已经取代了2010年小分子药物的地位。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抗体类药物研发价值超过小分子药物

与同行企业相比较,百奥泰拥有较为领先的抗体发现和优化技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酵母展示筛选平台、ADC技术平台及抗体生产平台,目前已获批的格乐立就属于抗体类药品,且20种主要在研产品中也不乏此类药物。整体而言,产品研发方向是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百奥泰部分主要产品研发进度

尽管百奥泰创办逾十年才有产品获批入市,但医学研发本就是“苦功夫”,这也恰恰说明企业的深耕精神,这种精神沉淀出企业较为突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百奥泰在科研舞台上获奖颇丰,囊收“2012年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4年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8年广东省博士后工作站”等荣誉,这些官方认可也足以证明其科研能力之强。

在百奥泰的产品体系中,除已获批药品外,还有1个已提交NDA申请,3个处于三期临床研究,1个处于二期临床研究,4个处于一期临床研究。企业深耕研究多年后,能否在上市后迎来成果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

客观来讲,目前百奥泰最大的短板是产品尚未实现商业化,这种局面在今年年初格乐立大规模投放市场后,会有所改善。但是,生物医药市场历来等同“战场”,竞争厮杀避不可免,

百奥泰必须重视在研产品后续的市场投放,继续提高科创能力,强化产品销售战略,否则很难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百奥泰:黄埔科创板新秀,巨亏药企的前景

事实上,百奥泰自身也比较清楚这一点,曾在招股书中直言未来的研发投入会持续增加,但无法保证后续药品能够获批、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公司上市后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因此,在后续尚未揭晓的情况下,不妨让我们祝其能够取得成功,毕竟百奥泰的成功对黄埔医药产业发展也具有不小的意义。

随着百奥泰登陆科创板,黄埔区已累计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占全市80%,全区上市企业达56家,继续领跑全市和全国经开区。企业发展和经济腾飞是一种双赢局面,近日2019年广州各区GDP出炉,黄埔区以3502.47亿位居全市第二,傲人的成绩来自政企的共同努力。未来,黄埔将继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与企业共兴共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