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在蓝带这些年认识了很多的朋友,然而这些朋友并不都是我的同学——恰恰相反,这些朋友很多都是在学校里从来没有过交集的校友。仅仅因为在微信上、在Instagram上偶然看到对方的作品,又恰好是校友,怀着对美食的热忱一拍即合成为朋友。Elijah就是其中的一个。

因为他在读西餐课程的时候,我早已经从西点课程毕业几年了,在学校里本来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后来校友群里他帮了我一个忙,这才加了微信。就跟我在朋友圈经常晒我的蛋糕和甜品一样,他也经常晒他自己研究的各色餐品,西餐上的问题我也经常请教他,于是就这样成为了“网友”。今年他从蓝带毕业,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决定在毕业的时候做一场Fine Dining Pop Up*, 因为知道这真的是非常耗时耗力又让人压力非常大的事情,而且毕业这年就能做Pop up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认识。所以当Elijah邀请我和我先生也去他的Pop up的时候,我们立刻就答应了,并且想把这次充满勇气的挑战记录下来,剪成了一支视频。


西瓜视频的链接:


*注:Fine Dining并没有特别的对应翻译,一般译作雅宴,通常指比较高档的餐饮。Pop up虽然是译作快闪,但是并不特指某个店,此处特指本次快闪活动。后文依然是按照习惯使用Pop up来代指。


因为是在悉尼做的Pop up, 所以视频中菜单也全都是英文的。完整的加上译文的菜单在此:

餐前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面包搭配特制腐乳黄油

入口先是黄油的浓郁口感,随即而来的则是熟悉的腐乳味道。但是腐乳味平衡得刚刚好,让黄油带上咸味的同时,也加入了发酵的风味。


开胃菜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青口和英式圆饼

生蚝,黄瓜果冻,和手指青柠

黑松露春卷和紫苏叶

西米和三文鱼籽配南极深海螯虾


开胃菜里,特别喜欢西米和三文鱼籽的搭配。不论是尺寸、口感还是外观都有相似之处,但是味道又截然不同,平衡得非常巧妙。而鳌虾Scampi一直就是我的最爱,一定要生食,吃到嘴里又滑又嫩,肉质不仅是鲜美,而是甜美,这样甜的海鲜真的不多见,算是南半球的独特的馈赠吧。

我和老公都特别喜欢的还有春卷和紫苏叶。春卷里用了西班牙辣香肠Chorizo 和黑松露的搭配,是那种熟悉又带有惊喜的味道。紫苏也算是我个人偏好了,尤其搭配荤食,紫苏真的能大放异彩。


前菜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海螺片和澳洲带子

这道菜端上来的时候我闻到了芹菜味,一开始心里在打鼓,但是吃了一口之后就大呼好吃。各种贝壳类海鲜的组合,脆的、嫩的搭配在一起,明明食材都有相似,但是却又有很多微妙的口感和味道对比。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味噌银鳕鱼

这道也是我和先生都非常喜欢的了,外皮的口感初入口很酥脆,再嚼则绵软细糯,鱼肉鲜嫩又鲜美,配上味噌提鲜,咬起来都小心翼翼,感觉下一秒就会融化一样。


主菜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五花肉,鱿鱼圈和炸西班牙火腿

鱿鱼圈的做法和刀工都给满分,下口之前我老公还以为是面条。不过这道菜我唯一觉得西班牙火腿炸制之后虽然增加了口感的脆,但是损失了一部分火腿肉的鲜美。可能希望会保留更多Jamon的鲜美,但可以用其他食材来做一个口感的对比。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鸭肉,鲍鱼和松乳菇

鸭肉的口感真的是我吃过最特别的,是那种三分熟牛排的肉质,特别鲜嫩多汁,跟烤鸭完全不同。但是它的皮又有烤鸭脆皮的口感,真的非常独特。鲍鱼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刀工好且入味,肉质嫩且鲜美,完全达到了鲍鱼最佳的烹饪境界。松乳菇用黄油煎过——还需要我说更多吗?


甜品


从蓝带毕业的中国人,在悉尼办一场雅宴快闪,到底有多难?

帕夫洛娃蛋糕配雪莉酒车厘子

Pavlova是澳洲人特别喜爱的甜品,其实我个人不是特别爱吃Pavlova, 但是这道甜品的平衡非常好,车厘子的酸甜和雪葩的冰凉带来了很多清爽,也给这场盛宴画了完美的句号。


在快闪结束之后,我还对Elijah进行了一个小采访,我觉得他的很多理念真的很棒,也是作为蓝带学习多年的一个总结。里面一些特有的厨师界专业术语都帮大家备注了翻译,阅读无障碍哦~


访谈

Whisky: 做一场Pop up的工作量和压力都非常大,通常是一些比较有经验的Chef会做的事情,你是怎么下定决心要在蓝带毕业这年做一场这样的Pop up 呢?

Elijah: Pop-up这种活动其实是一个展示灵感的平台,在18年我和Davy就开始去搞,那时候我租了一个很大的房子,厨房也很大就想着搞点事情,毕竟作为一个厨师遇到新鲜事物会很想尝试,和Davy很有共同语言就一起去做pop-up了。其实这次算下来已经是我第6场了,但这次是按照table service (Whisky注:特制高级餐厅中的服务流程)和以前的小打小闹完全两个概念..这套菜单可以说是我酝酿了至少一年的菜单的,也就是说这套菜单我是一定会搬到餐桌上的。在这悉尼的三年多里,我在悉尼洲际的法国队伍里学习甜点,在悉尼四季和April大佬开拓思维,在QUAY经历磨难,以及2065 Cafe把我从谷底拿回来并帮助我找到我的风格的北京大哥!这套菜单从黄油到最后的petit four都是我一个人设计并且制作,每一道菜都包含着这几年来我所学到和领悟到的,这场活动也是向那些培养我的人一个反馈!我正在传承你们优秀的精神!从1月回到澳洲,由于要参加2月末的毕业典礼,同时决定三月份要去墨尔本迎接新的挑战,在这一个月的空闲时间里,我决定做一场告别&感谢pop up来给自己画个句号。

压力确实很大,从策划案,设计菜单,联系场地,宣传推广,客人预定,食材预定等等等等都需要自己去解决。同时还要预估风险,提前想好解决办法,比如说预定的鸭子迟了两天到货,对我设计的烹饪方式就有很大影响,不得不重新调整。好在以前的活动经历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积累,毕竟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一个月差不多每天都只睡4-5小时吧…… 但只要把活动做成一切都是值得的!


Whisky: 能不能说一下你这些菜品的灵感来源?Pop up的名字是 Inheritance - 传承,你觉得具体体现在菜品哪些方面呢?

Elijah: 要是说灵感,其实说我现在的风格更贴切些,作为中国人我希望可能将中国的家常搬上世界舞台,每道菜的出发点基本都是中国的菜,但只需要更换烹饪方式转换思维与外来文化融合,它就是全新理念。比如银鳕鱼那道菜,看起来相对其他菜品比较普通,但理念是翠塘豆腐和日本的agedashi tofu (Whisky注:一种日式炸豆腐)的结合,鱼通过适当的烹饪达到豆腐的质地从而替换原本的豆腐,再将翠塘豆腐的芡汁换成鲣鱼芡汁。

传承有三个含义,一是传承中国菜加入新文化走进世界舞台,而不是跟在世界大环境的屁股后面走。二是传承那些帮助我在这个职业里前行的前辈们的精神。三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去对食物自己做的菜产生思考而不是机械化每天为了忙碌而忙碌。


Whisky: 所有的菜里面你自己最满意的是哪一道?为什么呢

Elijah: 其实还都挺满意的吧,最满意的应该是鸭子和鲍鱼那道菜,经过这道菜不停的出插曲现实鸭子预定的问题,然后要上菜时候烤箱断火,但最终结果还是可以的。鸭子我实验了很多次,如果只是纯风干烤,则皮脆但无脂肪,肉柴;如果先sous vide (Whisky注: 低温慢煮工艺)再煎,则肉太紧口感差。

我是一个不爱吃鸭子的人,但那天我终于试验出我觉得好吃的鸭子,我就知道我成功了!皮脆,有皮下脂肪,肉质松散同时还入味。这道菜用鲍鱼我也是跳出框架,既然鸭子有野味的鲜那我就把海洋里的鲜也提出来。赶巧是活动当天凌晨去逛市场发现了今年第一批Pine mushroom (Whisky注:松乳菇),果断作为配菜加到了这道菜里!


Whisky: 客人反馈里面,他们最喜欢的菜是哪一道呢?你觉得大家为什么喜欢这道菜?

Elijah: 客人反馈鸭子还是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海螺的那道前菜,鸭子无可厚非,海螺那道我的构想是堆层次,光是一个海螺就有三种口感,带皮,不带皮,和海螺“脖”口感完全不同。


Whisky: 所有菜里面,你自己最不满意哪一道?是因为原料、技术,还是突发状况或者经验?

Elijah: 倒不至于说不满意吧,只是说银鳕鱼那道菜本来是想用安康鱼做的,但季节不对应,没有办法,也没有成功的把这道菜的理念传达给大家,可能给大家带来一种凑数的感觉..有那么一丢丢遗憾

(Whisky注:但是其实银鳕鱼“豆腐”那道菜我和老公都特别喜欢!)


Whisky: 你觉得你这几年蓝带的学习,对这场pop up 最大的帮助在哪儿呢?对其他的Young Chef (年轻厨师)有什么想说的呢?

Elijah:这个地方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校为我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可以让我有机会通过自己努力去好的工作单位学习。没有蓝带我也不会成长到今天的样子。当然这几年肯定也有过崩溃的时候,但是母校就是母校,是你可以自己抱怨但是不能别人说她不好的存在。


其实做一场pop-up和模拟一个餐厅再加上试营业很像的,很多很多细节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尽管很累但是当一切都顺利进行下去的时候会很有满足感也很有成就感!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进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前思考问题,每一次都会变得强大。我鼓励像我一样的年轻厨师们鼓起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没错很难,但从中学到的远比你预想的多!



Whisky的话:

其实虽然这次记录的是一个餐饮界的Pop up, 采访的是一个厨师,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都能给各个行业的人带去一些正能量。尤其是Elijah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真的让人非常佩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奇我觉得哪个最好吃?我心中的前三:鸭肉鲍鱼,西米三文鱼和南极深海鳌虾,以及银鳕鱼豆腐。我老公心中的前三:春卷紫苏叶,海螺片,和银鳕鱼豆腐。

我觉得以一个刚刚毕业的新人来说,这个水准的答卷是非常让人满意的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份对美食的热忱,这份去尝试的勇气,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这才是成长成一个真正大厨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在Elijah的朋友圈还有很多准备这次快闪的过程图,见证整个过程深知非常辛苦,但是篇幅关系就没法放下准备图片了。如果有想要跟Elijah交流美食的同好们,可以添加他的微信: Chen-Gary_ 记得备注一下是悦食记想要交流美食的哦~

好啦今天的推送就到这儿,希望大家也都能拥有朝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大步向前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