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晚年最爱的妃子年氏,恩宠甚至高于甄嬛,为何突然失宠?你怎么看?

谌海飞


敦肃皇贵妃是雍正帝最为宠爱的妃子,也是雍正帝在世时册封的唯一一位皇贵妃。敦肃皇贵妃为年氏,其父是太傅一等公年遐龄,其兄长则是大名鼎鼎的雍正朝权臣大将年羹尧。

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年氏就进了雍王府,被封为侧妃。雍正即位后,在雍正元年(1723年)年底册封其为贵妃,两年后又晋封其皇贵妃。如此短的时间内,年氏地位快速提高,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可见雍正对她的宠爱。年氏一共为雍正生了三男一女,但是可惜的是均未成年而夭折。

年氏虽与年羹尧为兄妹,但是对于年羹尧的飞扬跋扈也是相当不满,不仅劝诫年羹尧,还经常向雍正皇帝谏言,仔细约束年羹尧。后年羹尧被雍正赐死,而年氏的恩宠依旧没有减少。但是不幸的是,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年氏去世,谥号:敦肃皇贵妃。雍正六年(1728年),年氏所生的小皇子福惠去世,年仅八岁,但是他的丧葬礼仪却用的亲王之例,更见雍正对年氏的疼爱。


老照片


看题主说到了“甄嬛”,这就不是个正确的讨论历史的态度了,历史上,年氏从未失宠,而甄嬛的原型(当然根本没有甄嬛了)熹贵妃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受宠的,甚至有没有获封贵妃都是个谜。


先来说说年氏吧,众所周知的年羹尧之妹,是雍正继位之前的侧福晋。在潜邸和雍正继位后,地位都仅次于雍正的正宫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她在康熙五十四年生下雍正第四女,此后接连为雍正生下福宜、福惠、福沛三个皇子(绝非甄嬛传说的没有子嗣),而且那段时间,只有年氏为雍正生下皇子。足见受宠。

年氏康熙五十年左右被康熙指婚为雍正侧福晋,雍正元年即被册封为贵妃,是雍正第一位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年氏病重,雍正百忙之中推掉了几天的事务陪伴身边,将其晋升皇贵妃(也是雍正第一位皇贵妃,由于当时皇后尚在,不可能封年氏为皇后,所以她的荣耀已经到达顶点)。不久年氏病逝,谥号敦肃皇贵妃。雍正辍朝五日,给予了极高礼仪赐予哀荣。还因为丧礼不合雍正心意,觉得尊荣不够,还迁怒将负责官员降职。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感觉,雍正处置了年羹尧,肯定因为年羹尧的事情让年氏失宠。其实恰好相反,如果年氏没有死,年羹尧可能不会被杀。年氏死于雍正三年十一月,而次月,年羹尧被押解京城,定下大罪。虽然早在四月,年羹尧就被调任杭州将军,失去了西北兵权,九月份被解职。但是雍正对他真正治罪却是在十二月。可以说,年氏的病重身亡还延缓了年羹尧获罪的时间。年氏也没有因为年羹尧的失宠损失什么宠爱,反而晋升皇贵妃,更是丧礼机器隆重。年羹尧在十二月获罪,可以说恰恰是失去了年氏这个保护伞。


更重要的是,年氏死后,他的儿子福惠更是被雍正视为掌上明珠。年氏三个儿子中福、福沛都出生不久就夭折,只有八阿哥福惠,可谓雍正最宠爱的皇子。可能是年氏的去世,更让雍正把对爱妻的心意寄托在这个硕果仅存的儿子身上。他对福惠的喜爱体现在两件事上。首先是取名,年氏的三个儿子都没有正式的弘字辈名字,那是因为福宜、福沛没来得及取,而福惠雍正太喜欢了,所以对他的名字反复斟酌不定。曾给他取名弘晟,后来发现三哥允祉的儿子已经取名弘晟,雍正还斥责内务府官员办事不力,要求允祉的儿子改名。之后又觉得弘晟名字不好,又不让福惠用了。如此反复足见重视。另有一件事,雍正六年,规模宏大的《古今图书集成》完成,一共棉纸本十九部,竹纸本四十五部。雍正赐书,棉纸本有些供奉在重要宫殿里,剩下的分赐最亲信的亲王(怡亲王允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等)、军机大臣(张廷玉、鄂尔泰等),都是最信任的人,其余的王公贵族最多获赐次一等竹纸本(包括元寿阿哥(也就是弘历)、天申阿哥(也就是弘昼)、允祉、允祺几个不算最亲的兄弟,还有李卫、田文镜等外臣),高下立判。而福惠居然是仅有的九个获赐棉纸本的人,这种待遇远超过弘历、弘昼两个哥哥。朝鲜使者回国后也表示雍正最喜爱的是这个八阿哥。

不幸福惠年仅八岁就夭折了,雍正万般痛苦,命以亲王礼下葬,而那时弘历、弘昼连贝子都不是。乾隆继位后,更是表示八弟福惠“皇考素所钟爱”。承认这是雍正最喜爱的儿子,追封他为亲王。获得乾隆追封亲王的兄弟除了福惠,只有雍正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弘晖,可以想见福惠拥有什么样的地位。而这一切想来必然来自雍正对其母亲年氏一直不衰的钟爱。


说完了年氏,再来看看熹贵妃,也就是乾隆的母亲,后来被尊为孝圣宪皇后的钮祜禄氏。她完全不能跟年氏相提并论。她嫁入雍正潜邸的时候称号只是“格格”,没有侧福晋的封号,甚至在生下弘历之后十几年也没有提升,也再没有生下其他子女。直到雍正元年封为熹妃,也并没有记录显示她受宠,位份不及贵妃年氏。

清史稿记载熹妃晋升贵妃,但清实录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也未有发现册封贵妃所必有的金册、册文和册封礼仪记录。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可能熹妃根本就没有晋封贵妃,最多只是享受了贵妃的待遇。所谓贵妃只是乾隆给自己的母亲脸上贴金。后来的尊荣不够完全是因为乾隆做了皇帝,才成为太后罢了,跟年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伊耆角木


雍正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成了众多电视剧男主,跟各种女主角谈恋爱。本来一个勤勤恳恳的皇帝,都被电视剧耽误了。

其实雍正哪有时间谈恋爱,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忙着夺嫡,当了皇帝之后忙着批阅奏章。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两天休息,没有周末,主动加班。

他的父亲康熙,儿子乾隆,那真是后宫佳丽如云,儿女成群。他也就那么十个儿子,四个女儿(康熙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乾隆十七个儿子,是个女儿)。

其实雍正是个心思深沉的人,冷静,也冷酷,所以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出。这样的男人更注重的是事业,而不是爱情。但是他也并非无情,对于女人,他也有偏爱的。

如果说《甄嬛传》里的年妃,也就是华妃,争了一辈子,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雍正笼络年羹尧的工具,年羹尧失势,华妃便没有了利用的价值,自然会被抛在一边。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华妃就是个悲剧。

历史上的年妃其实不是《甄嬛传》里面华妃这样的女人,她其实是个温婉贤淑的女人,生性孱弱。雍正在册书中充分肯定了她的品性。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

年妃并没有失宠,雍正一直很爱她,也没有因为年羹尧的关系冷落她。她不过是身体弱,加上流产,没有养过来,最后病死的。她是雍正的第一位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当然,雍正生前也只有一个皇后。


无名氏论史


无情最是帝王家。古代后宫的斗争与现在的女人争风吃醋相比,现在的女人争风吃醋无非是一哭二闹。而封建时代后宫的斗争却是你死我活的。轻则失宠打入冷宫,重则死于非命。年氏的结局还算比较圆满的。



史料记载,年氏约于康熙五十年进入雍王府,被封为侧福晋。繁衍子嗣对皇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年氏的肚子非常争气,至雍正元年,年氏为雍正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最后一个夭折)。如此能生,雍正对年氏自是宠爱有佳。 雍正元年年氏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年氏的父兄同时也步步高升,父亲年遐龄原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赐爵一等公。大哥年希尧为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兼内务府总管。最有名的是二哥年羹尧,官至一等公,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



高处不胜寒,年氏一门显赫达顶峰后,形势急转而下。年羹尧自恃功高,不体察雍正之心,擅权结党,贪污受贿,奢靡无度。雍正终于忍无可忍,颁布年羹尧罪状,决定法办。


此时已是雍正三年,满朝大臣的弹劾。年贵妃肯定是知道的,皇帝也对她关怀不再,冷漠如斯。年贵妃早年难产本就身体不好,从此一病不起,香消玉陨。他的哥哥年羹尧也在一个月后被赐死。年氏死后,谥为敦肃皇贵妃。雍正对她,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她的结局还是较为圆满的。


风雪梦不逝


年妃是年羹尧的妹妹,其实在古代女子本没有地位,大多是当政者的政治资源,年妃之所以受宠就是因为家族人脉是雍正的一部分政治资源。

雍正登基初期依托的主要有:年羹尧、张廷玉、隆科多、李卫。所以年妃受宠是一种理所应当,也是一种姿态。

当年羹尧在西北的战事结束,雍正本来想继续重用年羹尧,毕竟年羹尧是雍正一手栽培的,无奈年羹尧不知死活,再加上朝中言官御史的弹劾,雍正不得已拿掉年羹尧,这个时候年妃失宠也是年羹尧不再是雍正的政治资源,同时也是雍正不得不有的一种姿态,做给言官御史以及其他人看。总之,年妃是一种悲剧,悲哀。


敷衍比欺骗更罪过


年氏,是年羹尧的妹妹。皇家的感情绝大多数和政治军事扯上关系。年氏能够入当时还是四爷的后宫,大多数也是因为有年羹尧的存在。年羹尧的受宠程度等于年氏的受宠程度,当然,年羹尧的下场也相当于年氏的下场。皇上四爷是什么人,勾心斗角人到中年才坐上皇位,他又是个工作狂,在他任上死的官吏非常多,为什么年氏会被影视剧重视,就是因为年羹尧功高盖主,恃才放旷,目空一切。

抱得功名有时候真不是什么好事,人是会变的,尤其是经济状况和地位的变化。雍正变得不信任自己的潜邸奴才,年羹尧变得贪得无厌,而年氏只是一个政治格局变动的牺牲品罢了。


一人一言堂


提问者可能是《甄嬛传》看多了,将正史与电视剧混为一谈。敦肃皇贵妃年氏在雍正朝受尽荣宠,非但没被冷落过,反而荣宠终持。即便年羹尧见罪于雍正帝胤禛,其帝宠着丝毫都没有衰减。

相反,雍正帝因为对年贵妃的宠爱,甚至放缓了对于年羹尧的处罚。虽然年羹尧伏法,年氏仍旧尊奉皇贵妃,附葬泰陵。


虽然雍正帝是清朝著名的工作狂皇帝,但雍正帝的后宫规模在清朝也还算中等,而他最宠爱的妃嫔之一就是其贵妃年氏。年氏出身高贵,而且为胤禛生育了众多的皇嗣,这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是完全相反的。

胤禛登基后的雍正元年,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尊奉皇后,而年氏则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当时雍亲王府中还有一位李氏,无论资历还是年龄都大过年氏,却只册封妃位。而后年氏病重,雍正帝为了给她冲喜,将其册封为皇贵妃,使得年氏成为雍正朝首位贵妃、皇贵妃。


电视剧《甄嬛传》中,因为雍正帝胤禛惩处年羹尧而日益疏远其妹妹华妃年世兰。然而历史上,胤禛对于年羹尧的惩处是真,却从未因此怪罪疏远贵妃年氏。虽然年羹尧伏法,年氏家族其他人仍旧享受荣宠,年贵妃的另一位兄长年希尧还步步高升。年氏受封贵妃之前,其家族就从汉军旗镶白旗抬入满洲镶黄旗,之后也并没有除去旗籍。

年贵妃其实生育了众多皇嗣,虽然都短命,其皇八子福惠很得雍正帝疼爱,以至于当时的朝鲜使臣都认为雍正帝有意立之为储。很可惜,福惠八岁夭折。胤禛对年贵妃的宠爱可以说相当罕见了。


澹奕


年氏的哥哥是年羹尧,在雍正王朝时期是统领数十万精兵的西北大将军,在当时的朝野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雍正宠爱年氏,就相当于年羹尧示好,让年羹尧更好的为朝廷出力,不要有二心,随着后来年羹尧的失势,所以雍正皇帝就不用再装下去了,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