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藥是苦的厲害


喝中藥是苦的厲害



如果在東北,外面零下30度,屋裡零上30度;家家都開窗,人人小背心。這是以前的情景,從11月上暖氣,到來年4月份,基本上6個月。要不人都喜歡在家貓冬。


東北的有的地方街道上只有冰沒有雪,果戈裡大街那有個上坡,人腳必須雙腳都沾地,快速的挪,看著出租車尾巴都冒著熱氣。


平常的時候,東北也有很多帶口罩的,特別是老年人,比例10箇中有3個,都是棉口罩,為了防寒,呼吸了空氣不帶口罩冷的,呼出的空氣遇到口罩就結冰,凍得鼻子發痛。被風吹的。現在,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大醫院不僅是設備先進,更重要的是醫生經驗豐富。當然也要花錢多。很多人疼苦錢,就可能耽誤時間。當然,負責的話還是去大醫院,直接去大醫院。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的問題,學醫的人一眼就知道。原來覺得醫院裡,有患者打電話找關係,先打招呼是不對的,現在理解了,換位思考,誰不想找關係,先安排下自己。同時,心理有個救心丸,放心下。瘋狂的四處打電話,問任何可能和醫院有關係的朋友,是親眼所見。平時也要交往下,現在老年化特別嚴重,誰沒有遇到的。在醫院還是得求著,不能輕舉妄動。前幾年,醫生看片子還是蠻認真的,給你講講,蠻細心的。


一般說,一個小區,具有規模的小區,周圍大約是30個藥店,看藥店沒有關門停業的,可能沒有虧損的可能,賺不賺錢不知道了。反正,看數據,國人一個人平均買保健品5000塊,一年5000億的市場。


有條件的,居家一定要買個氧氣機和紫外線消毒燈,也有備點塊狀的活性炭,因為一般人家裡不講究,冬天的細菌多,不是說通風就能解決的,也不適宜撒消毒水。


氧氣機,平時可能用不上,感冒了還能吸氧的。紫外線燈,多個房間就可能用的上了,住在左邊房間,可以消毒右邊房間。同理,住在右邊房間,可以消毒左邊房間。活性炭,常常做一些包,放在家裡角落裡,這個東西沒毒性,不怕小孩子碰到。當然,不是能吃的東西。也可以塞到吸塵器的管道腔裡,吸塵用。活性炭也可以專門的鍋煮沸的,用來消毒。


冬天裡,農村必須注意煤氣中毒。記得初中有次,就住在農村,燒煤炭爐。炕上,煤氣中毒了,意識清醒,全身動不了,門靠近炕,使勁砸門,口齒不清,啊啊的叫,那是中毒不深。家人終於意識到不對,拉自己到院子裡。記得,院子裡下雪,雪有半米厚,穿著襯衫躺在上面了,一點感覺不到冷。後來,不知道怎麼,家人用車送到醫院,就是吸氧氣,可能和家用的吸氧機的氧氣不一樣,是鋼罐的,還有個混合氮氣的裝置,不能直接吸的,氣泡從管子裡的液體冒出來。


農村人很多都知道道理,但不願意讓人當面指出來。安全的問題往往是為了省幾度電,省幾百塊錢,延誤了很多時機。比如,煤氣報警器,幾乎村裡都安排買的,可你不插在插座上有什麼用。


除了甲流乙流等常見病毒,大部分病毒都沒有特效藥,就是看原始的抵抗力。記得小時候,很多小學生都有肺炎,那時候也沒什麼藥,青黴素除外,青黴素要做皮膚實驗,打了胳膊的脈搏上,很疼。打了屁股上更疼,小學生都打的幾哇叫的。民間就是雞蛋配上糖,煎熟了吃。那時候,方塊字的世界就是有蛇膽川貝液。還有一些榆樹葉熬水喝,苦的厲害。黃連,都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喝黃連喝中藥是苦的厲害。苦藥利肝嗎?


農村集市上,很多賣中醫配方的書,厚厚的,十塊錢現在,原來三塊錢。


大醫院的ICU床位比普通床位緊張得多,更不用說遠在鄉村的醫院了。要是看,從現在看,那時候的醫療條件是差的厲害,回想,唏噓不已。ICU床位,每個病人都專門有護士24小時看護,醫護人員數大概是患者人數的4倍,呼吸機、人工肺(ECMO)都有。不過,價格公道,每天10000-20000元。人工肺(ECMO)開始誇張點是6萬起步,後天每天2-3萬。


達菲,可能現在很多鄉村的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說,知道美國的醫藥公司了。如果財富不夠,或者,知識不到,就是一般情況下,只有富豪更大概率知道或碰到這些信息。知識,專門研究這些藥物的人,學英語的,自然也大概率懂。


中醫和西醫,辯證鬥了久。誰能對付了病毒,誰能是萬億市值公司。


偶然也是有力的,就怕太無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