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我们能~~~临床营养科的思考

岁月轮回,年轮更替,时间流逝,时至2020年第3月,临床营养科成立已是第二个年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全国从上到下都进入战备状态,尤其是我们奋战一线的“逆行”抗疫英雄们,夜以继日,放弃一切奔赴战场第一线,无所畏惧,大义凛然。面部的压痕,潮湿的面颊,不喝水的坚持,纸尿裤的不适难耐,隔离衣的束缚,都捆不住滚烫的医者仁心,摧毁不了坚毅眼光,永不倒下的钢铁战士精神,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临床营养科作为医学大家庭之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在战场一线并肩与疫情厮杀,但我们可以保证一线人员的精气神充沛。“正气从内、邪不可干”是中医医理,正气---来自于良好的情绪,合理的营养,充足的休息,足量的饮水,适当的运动。然在正面、负面、疑惑、徘徊的十字路口,如何能正确理解疫情与疾病,如何从简单的营养素摄取中提高自己的抵御能力,请听我们能:

凤凰山下,我们能~~~临床营养科的思考

一、白衣战士及隔离观察期的健康营养建议:

1.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及坚果(儿童40g-50g、成人50g-70g),在平时基础上适当加量;

2.每天吃新鲜蔬菜水果(500g-600g),在平时基础上加量;

3.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1700ml(7-8杯);

4.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不偏食,荤素搭配;

5.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基础上加量(男2700kcal、女2100kcal),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6.饮食不足、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制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低于500大卡;

7.建议新冠肺炎期间不节食,不减重;

8.规律作息时间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低于7小时;

9.开展个人类型的体育锻炼,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与群体性体育活动;

10.平时免疫力不足者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品;

凤凰山下,我们能~~~临床营养科的思考

二、病房内不同病因住院患者营养建议:

1.当前宁缺毋滥,合理供给,在营养治疗开始时,营养供给应恰如其分,供给原则应是“量入为出,宁少勿过”(营养供给过多则增加患者的代谢负担,加重病情;供给过少则对已处于危重状态的患者“雪上加霜”);

2.合理的能量供给是实现较重症患者有效营养治疗的保障,应激早期,合并有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重症患者,能量供给在20~25 kcal/(kg·d)被认为是大多数重症患者能够接受并可实现的能量供给目标,即所谓“允许性低能量喂养”。(其目的在于:避免营养治疗相关并发症,如高血糖、高碳酸血症、瘀胆与脂肪沉积等);

3.对于ICU患者,营养供给时应考虑到危重机体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及其对补充营养底物的代谢、利用能力。在肝、肾功能受损情况下,营养底物的代谢与排泄均受到限制,供给量超过机体代谢负荷,将加重代谢紊乱与脏器功能损害。较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4.对于病程较长、合并感染和创伤的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的能量补充则需要适当的增加,目标喂养可达30~35kcal/(kg·d),否则将难以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

5.全面支持,控制应激性高血糖,主动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另外还需主动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应激性高血糖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血糖水平(6.1l~8.13 mmoL/L)可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 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凤凰山下,我们能~~~临床营养科的思考

1.危重病患者,营养治疗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危重病患者APACHE I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0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治疗;

3.早期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危重病患者在入ICU后24~72小时开始。

4.只要胃肠结构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肠内营养)。

5.经胃肠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PN(肠外营养)支持,或EN(肠内营养)联合应用;

6.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者,可试用辅助胃动力药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动力;

7.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治疗原则(20~25 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增加(25~30 kcal/(kg.d))。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临夏州医院是无数个功能不同的小个体组成的一个大整体,有共同目标,共同的“梦”。当前,我们只有勇往直前,从自身做起,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共同努力,才能气动山河,小雨滴汇聚成江河,点绿汇聚成森林,才能有底气的说:凤凰山下,我们能。

供稿:张绍鹏 审核:马丁援

发布:党建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