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搞知識的,搞藝術,搞音樂的,在嵇康面前,是否會感到慚愧呢?

從此一人在江湖


沒什麼可慚愧的,並且,愚以為,閣下這個問題有些空泛,原因如下:

一、今人的價值觀更具普世性,或者說更具人道主義。比如說,二十四孝,在古代都是孝道的楷模,但用今天的價值觀來說,“郭巨埋兒”之類的所謂孝道,簡直就是反人類!

二、嵇康的風骨值得敬佩,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效仿,世間都是嵇康,那社會還能進步嗎?比起高風亮節,更應該推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藝術家或者知識分子,是可以合理合法去獲取利益的,而且不應該以此為恥!

三、我認為,一個人只要道德無虧,並且沒有違法犯罪,就沒什麼好批評的。我們不能去要求別人做聖人,否則豈不成“道德婊”“聖母婊”“鍵盤俠”之流了!






小溫狗的文藝社


嵇康作為竹林七賢之一,文學、繪畫、音律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值得大家尊重和學習,但完全沒有必要捧的高高在上,讓人感到慚愧。我想嵇康也不會高高在上的指責後輩,應該會來一句:年輕人,乾的不錯,好好幹

就像大多數人出來工作,賺錢養家,孝敬父母,照顧孩子。但這輩子也不可能賺到馬雲身價(3150億)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

唉,眼睜睜看著和馬雲的差距越來越來,但也完全沒必要每天活在慚愧之中,要不然哪來的心情繼續逛淘寶呢!

第一、嵇康的文學成就很高,不肯出仕為官為司馬家族效力的高風亮節,都值得現在沉溺於追逐名利的人學習。在一個浮躁、快速發展的社會,張口不離房子、車子、票子的氛圍中,多一點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必要的

第二、文無第一。文學、藝術的發展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不同時代的作品,很難強硬的去比較。自古講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相互借鑑學習比要勢分高下更有利於文學藝術的創新和發展。而且不同風格的文學藝術,很難用好壞去評價。

李白、杜甫的唐詩冠絕古今,後世再也寫不出這樣的詩篇,但李清照的宋詞的婉轉、含蓄,以另一種美打動人心,同樣妙不可言。

第三、傳承與創新是文學藝術要面對的永恆主題。如何傳承,如何創新,每個文學人、藝術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傳統文化有十分豐富的土壤養料,紮根進去,會有所得,但也有其侷限,需要突破創新。把二者結合起來,才是出路。


未來ultra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人在面對古人時,應該持怎樣的觀念和態度。

當代藝術家、知識分子,在面對嵇康、以及許多古代的著名文化藝術家時,要不要慚愧呢?

實在講,應該尊重古人、學習古人、反省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水平,這是真正的尊重歷史和文化!不是簡單的慚愧難當,就可以做到尊重歷史和文化、就可以提高自己了!

當然,作為社會來說,大家對當代藝術家、知識分子,提出要求和希望,是對他們的呵護和尊重!

如果有哪些做藝術行業、文化行業的人,不追求業務的能力提升、不修養自己、得過且過,那就是對不起民族文化和歷史,在面對古人時,就是慚愧的、站不住腳的!


聿劍培訓師


現代的人和嵇康沒有可比性的,嵇康是古代賢人很值得現代人尊敬,不要去做無德的人就行了,更沒必要感到慚愧,畢竟時代是不一樣的。


心無涯A


不會啊 現在時代變化很快 很難有人靜下心來去欣賞了解藝術 而藝術這個東西是值得讓人思考的一個東西。它能讓你瞭解很多,學會很多。


B八磚精舍


每個時代都有個發展過程,只不過有的是正面教材,而有的成為負面教材。


隨意繪


我不知道你說的在嵇康面前感到羞愧是指人品還是指藝術,總之一千多年了,現在的人去比,有些東西也不好相比!


CZq程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來源於經驗積累,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一領域的藝術家,主要是堅持自己的特色


萬變大女子


今天的嵇康也活下去,只得歸於平靜,宅自家中玩藝術,聊以自慰也……


吉星柔光


比藝術?比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