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一、事件原委

2020年2月26下午,某肖戰粉絲領頭號召大家舉報ao3和lof中一篇關於肖戰與王一博的同人文。

由於是實名制舉報,訴說舉報內容時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平臺信息,這與粉絲只是想清楚作品的本意有所違背。

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然,此時確已導致平臺被無辜牽連,因為相關部門接受到信息後只會加強對提及平臺的監控,而不僅僅督促平臺刪除特定內容。

而下面,部分肖戰粉絲的操作倒有些迷惑了。

當同人圈等粉絲髮現lof被一星負評,可能會導致下架時,事態進一步激化。

事已至此,便有肖戰理智粉各種道歉,幫刷好評;但也不乏不少肖戰粉絲紛紛跳起來對剛,留下更多刺激同人圈的話語;甚至有肖戰粉絲髮微博表示:罪債我償,但請不要傷害哥哥(大意)。當然,還有一些更為過激的言論在此便不再一一列舉。

二、粉絲行為是否應該偶像買單

這需要從飯圈的誕生說起。

所謂飯圈,是喜歡某個明星或者是組合的飯糰。即某愛豆的粉絲群體就叫飯圈。例如,某粉絲是某明星的飯,喜歡這個明星的這群飯的圈子就屬於一個飯圈。

從最早的一批《蜜蜂少女》、《加油!美少女》、《天生是優我》到如今火熱大勢的《明日之子》系列、《創造101》、《創造營2019》、《青春有你2》等養成節目的大勢崛起,觀眾不難發現,這些節目中的選手是否能出道,大部分已取決於節目過程中他們所吸收的粉絲群體多少。例如在《明日之子:水晶時代》中,by2人氣一直穩居前列,這和她們以前積累下來的龐大粉絲基數與路人好感有關。

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想必by2也並沒有想到,曾經在唱片時代的她們依靠自己的實力與作品才能慢慢地積攢下來一點一點的人氣、粉絲,到如今的21世紀,粉絲群體居然在短短的數期節目中就能獲得這般跨越式增長。

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粉絲基數會如此快速地進行增長,難道偶像們真的這麼有魅力,可以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快速記住並愛上他們嗎?

首先,請記住我的用詞:偶像。

這個嶄新的21世紀,的確是一個流量當道的時代,現在我們在網上衝浪時看見營銷號的文章,文中幾乎不再提及這部作品“好”不“好”,而是這部作品“爆”不“爆”。這也表示,作品的質量不再是取勝的關鍵,還有偶像的人氣。

那麼,我們就來正式聊聊粉絲是如何養成的。

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一,是造星計劃的日臻完善。不難發現,中國粉絲群體的審美品味正逐漸趨向一致化,而韓流便是我們審美的風向標,以肖戰為例,當初看《陳情令》時,看見肖戰的一瞬間,就會覺得觸電,簡單粗暴而言,因為帥啊!這便是因顏值圈粉,而喜歡耽美劇情的觀眾則會對劇情以及肖戰自行想象,而被劇情或演技圈粉。就像看《明日之子:水晶時代》中,除by2外,為什麼我們願意粉這些素人?除顏值外,養成節目還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方面:從生活中看出明日之子的相處模式,讓性格進行圈粉;從平日的練習中看到明日之子們或努力勤奮或才華橫溢,讓努力或本身的優秀進行圈粉。

二是流量時代,粉絲與偶像的距離正越發被拉近。以《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為例,由粉絲為偶像進行投票的行為以及最後的排行榜揭曉行為,對粉絲會形成強有力的刺激,從而鞏固粉絲心理,為了不讓粉絲曇花一現也為了能推算粉絲群體的實際購買力,也會有品牌讓部分偶像分別為某幾個產品進行代言,以測算粉絲的購買力,因此換句說法,粉絲正逐漸成為偶像的衣食父母。

曾經某老粉脫粉章子怡的事件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但其實這件事對章子怡影響不大,因為她本身的粉絲基礎便是靠自己的作品與實力一步步積累起來的,但偶像不一樣,他們幾乎沒有十分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因此粉絲對於他們十分重要。

三,是粉絲年齡層低齡化。

那肖戰是否該為粉絲行為買單?

筆者私認為應該。

畢竟明星本身就有極高的輿論價值與粉絲群體,他們的一言一行十分受到大家的關注,因此,如何為粉絲做出表率應該是流量時代明星們的必修課。

肖戰是否需要為粉絲行為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