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宝宝多俯趴?

卢金潮


一提起让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练俯趴,很多家长都很担心,怕捂住口鼻,怕压着胸口,怕给宝宝带来危险。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宝宝俯趴反而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发育。

因为人是脊椎动物,俯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在宝宝俯趴时,旁边有人看护就没问题。

那么,让宝宝俯趴有哪些好处呢?

1、促进成长。俯趴能够让宝宝练习抬头、转头,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而且有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的发展,使宝宝更快地学会翻身、爬。

2、促进颈椎和脊椎发育,让宝宝拥有杨洋那样的完美身姿。

3、有利于塑造完美头型。如果宝宝整天躺着,后脑勺就会慢慢变得扁扁的、平平的,趴着可以防止宝宝头形后部过扁和部分偏头,让宝宝的头形看起来更完美。

4、锻炼体能。俯趴还能够让宝宝得到运动的机会,锻炼宝宝的体能,运动后也更容易入睡。

5、提升感知。和整天躺着的宝宝相比,趴着会让孩子从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时间,有利于宝宝更好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6、缓解吐奶(进食20分钟内不宜趴)。

7、适当的腹压有利于内脏器官发育。

练习俯趴注意事项:

1、姿势要正确;

2、不在宝宝饿、困或者刚吃完奶的时候练习;

3、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次只能趴几秒,每天多练习几次,3个月的时候可以趴10分钟左右。

4、不满3个月,不会翻身的宝宝不要趴着睡,避免窒息。

俯趴的正确姿势:

1、宝宝俯趴时,小手应该放在胸口以支撑头和胸部;

2、宝宝俯趴时,如果小手攥着的,请尽量帮宝宝把手掌打开;

3、宝宝俯趴时,脚丫要着地,“飞机脚”不利于以后爬行和行走;

4、3个月后宝宝俯趴时,小腿不能与大腿呈直角蜷曲;

5、3个月时宝宝的上肢要能撑起整个上身;

怎样帮助宝宝练习俯趴?


1、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前,感受妈妈的心跳;

2、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腿上,保证腿前低后高,用玩具引诱宝宝抬头,注意身体平衡与宝宝安全。

3、在宝宝腋下放置枕巾、软枕,用玩具在宝宝脸前引诱宝宝抬头。

4、宝宝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喜欢照镜子,可让宝宝趴在垫子上,在脸前置放面小镜子,会增加宝宝俯趴的乐趣。

5、和宝宝面对面一起趴,也会增加孩子的兴趣。

6、如果宝宝实在不喜欢俯趴,可用飞机抱进行替代。


透过小概率事件,看见大概率人生。一键关注@御风者谈育儿,育儿路上不迷茫。我是御风者,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御风者谈育儿


让宝宝多俯趴对其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 1个月以内的婴儿俯卧时还不能把头抬起,1个月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微微抬起,但很快头就会落下去。等到宝宝快2个月时,才能把头抬起来片刻,但依然抬得不是很好,其前胸还是不能离开床面。

不过,我们可以这样训练孩子,每天抬个几回,每次抬1-2分钟。看宝宝意愿和心情,如果宝宝不累可以考虑多抬几次。我在女儿满了1个月后,就让她练习了。所以,在拍白天照时,头已经抬得非常高了,连化妆的小姐姐都说她头抬得很好。

让宝宝多俯趴有哪些好处?

多让宝宝趴着是对宝宝能力的训练,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项能力就是抬头,这也标志着宝宝成长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多让宝宝俯趴有以下4点好处:

  • 首先,能扩大宝宝的视野。躺着的宝宝只能看天花板,当他能俯趴着用站立的眼光来看东西时,宝宝会觉得非常新奇。
  • 其次,可以增强宝宝的颈部和腰部肌力。
  • 再者,可以提高宝宝的心肺功能,加大肺活量,这不但对宝宝健康有利,还能促进宝宝语言发育能力。
  • 最后,多给宝宝俯趴还能加快宝宝向前爬的速度,不让宝宝趴着,宝宝不可能学会爬行,而爬行对宝宝发育意义非常重大。所以要从这个时候引起重视。

让宝宝多趴要注意这几点

1、预防宝宝窒息

当宝宝能趴的时候,建议妈妈最好也不要离开,以防宝宝窒息。因为有的宝宝这个时候虽然能趴,但颈部的肌肉还是不够,还不具备俯卧侧头的能力。

2、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俯趴

宝宝吃饱后,最好不要让他俯趴,以免吐奶。建议最好是在喂奶之前,宝宝还没有发出饿的信号时,可以让宝宝多俯卧一会儿。

3、不能让宝宝自己一个人趴着

当宝宝一个人趴着时,妈妈可蹲在地上,面对着宝宝,让他能够平视妈妈的眼睛。如果让宝宝趴在地板上,妈妈也要趴在地板上和宝宝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妈妈也可以向左右两边运动,让宝宝追随着,以此来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

4、注意宝宝的情绪

虽然多趴好,但也要看宝宝的情绪。如果宝宝就是不喜欢趴着,妈妈切不可强迫。为宝宝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宝宝快乐为前提。

综上所述,多让宝宝趴着是非常有好处的,对宝宝的发育也非常有利,因此,平时宝妈可以多让宝宝进行俯趴训练。但如果宝宝不愿意,我们切不了强迫。

我是花醒育儿,一个3岁女宝的妈妈,持续分享0-6岁相关育儿以及孕产知识。育儿先育己,记得关注@花醒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花醒育儿


你好,非常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宝宝半岁过后,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会翻身了,会爬了,大动作都在不经意间自己就会了!现在都提倡科学育儿,那么,在小家伙开始大动作的时候,都提倡让宝宝多趴多爬,很多宝妈都不理解是为什么了,先宝妈妈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带先宝的经验吧!

1、锻炼肌肉!在宝宝会自己翻身了之后,小家伙就动得不亦乐乎了,翻过去翻过来!之后小家伙就会趴着,然后会用小手撑着身体,开始往后倒退,我们家先宝,刚开始爬的时候,就是两手撑着,往后退倒爬的,哈哈!那么宝宝在趴着的时候,可以锻炼宝宝的头部,颈部,肩部还有腰腹部的肌肉,因为要全身协调啊,并且研究表明,宝宝趴的时间越长,他就能越早的学会抬头,还有爬,还会自己慢慢坐起来,我家先宝当时就是如此,会趴着后,我就把他放垫子上自己玩儿的!

2、避免宝宝扁头!有的宝妈肯定会说,宝宝趴着和扁头有什么关系啊!大家都晓得,在一岁前,宝宝的头盖骨很软,卤门还没长全,如果宝宝长时间睡在同一个位置,头盖骨里的这几块骨头会变扁平,所以让宝宝醒着的时候多趴着,体验不同的姿势,可以降低宝宝扁平头的情况!

3、看到更多美景!大家都晓得,在一岁前,宝宝们都还不会走路,几乎都是大人抱着,躺在家人的怀里,只能看到天花板或是床顶,但是宝宝会趴了之后,翻身过来后,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景色哦,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哈哈,一切新奇的东西,宝宝都要看!

综上所述,让宝宝多趴着,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宝宝看到更多美景,所以,各位宝妈们,让宝宝多趴多爬吧,但也要注意时间哦,最开始宝宝不愿意的时候,宝妈们也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就好!手工码字,你的每一次点赞,每一个转发,每一次收藏,都是我不断成长的动力!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分享育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先妈育儿


因为新生儿身体内的肌肉和骨骼大部分都处于待开发状态,越早开发运动技能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可在成年后避免很多问题,比如防止宝宝头型后部过扁和部分畸形偏头等。

俯卧练习对宝宝有很多益处,匍匐趴在地面上,可以帮助他锻炼头部、颈部、肩部的肌肉,并促进运动技能的发育。


1、俯趴是大运动发展的开始:

宝宝的运动发展是从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竖头稳当(可以抬头),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发展到下肢,最终可以行走。

多趴可以加强宝宝的肩颈部肌肉,让他学会抬头,慢慢学会用胳膊支撑起上半身,为后面的翻身、爬行、独坐等大动作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趴得不够,对后面的大动作都会有影响。

2. 锻炼肌肉协调能力

俯趴能让宝宝练习抬头转头,锻炼宝宝脖颈部、背部、四肢的肌肉和手臂支撑的力量,有利于全身协调性的发展,使宝宝快速学会翻身、爬行。


3、改善新生儿小问题:

①胃胀气:

这些大部分都是因为新生儿肠胃功能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现胀气的问题。最简单有效方便的“排气”运动,就是趴。趴得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胀气困扰。当孩子趴着时,他们尝试扭动身体、转头抬头,这些主动的“排气”运动会比我们被动按摩的效果还要好。


②改善头型:

很多老人给婴儿睡枕头无非就是像让宝宝有个好看的头型。其实,让宝宝多俯趴,是预防扁头、改善头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俯趴时宝宝头部减少受压,头型会自然恢复,拥有一个漂亮的后脑勺。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俯趴?

1. 正确的俯趴姿势

宝宝俯趴时,小手应该放在胸口,以支撑头和胸部。双腿要伸直,小脚要着地。如果宝宝的小手是攥着的,妈妈要尽量帮宝宝把手掌打开。

2. 俯趴时间:

俯趴应该在喂奶半小时以后,并且宝宝清醒的状态下进行,3个月内的宝宝每次俯趴时间不宜过长,几分钟就够了。


3. 俯趴引导:

可以在趴的同时和宝宝做游戏,比如放一面镜子在宝宝面前,让他抬头就能看见自己。当他发现镜子里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小人儿时,俯趴的乐趣会大大提高。

或者是让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当妈妈趴着玩的时候,宝宝也会跟着一起趴着玩。

总之,俯卧对宝宝来说有很多的好处,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可以训练宝宝俯趴。

注意:在俯趴练习时,一定要有家长陪伴在身边,避免发生意外。

我是王老师,家有俩娃,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


早教王老师


现在很多儿科医生都建议让宝宝多趴着,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头部,颈部,肩部,腰腹部的肌肉,趴着的时间越多他就能越早的学会抬头,翻身,四肢爬行和独坐。

宝宝多趴着好处特别多,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还有哪些?

1 多趴着宝宝长的高

宝宝想要长的高除了跟上营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适量运动,多趴着对婴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运动,多趴着能活动关节帮助骨骼生长,所以要让宝宝多练习趴着。

2 多趴着使宝宝脖子不红

正常情况下宝宝胖乎乎的脖子上的褶皱就特别多,不透气,再加上有奶液,汗液,口水等在褶皱处捂着就会产生异味造成脖子发红,当宝宝趴着的时候,褶皱处就会舒展开,达到干燥透气的效果。



3 多趴着可以打开宝宝视野

刚生下来的宝宝对新生活都充满了好奇,这也想知道,那也想看看,平时大多都是躺着的,当宝宝趴着的时候看到的视角和平时是不一样的,这大大提高了宝宝的视野。

不同月龄的宝宝趴着的时间是不同的

1 0~3个月的宝宝,每次趴着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10分钟左右,看宝宝的精神状态。

2 3~4个月的宝宝,可以每天趴着时间在20分钟以上。

3 4个月以上的宝宝,每次趴着时间基本上可以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有的宝宝可能不愿意趴着,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应该换种方式引诱宝宝爱上趴着,比如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让宝宝伸手来拿,在宝宝面前放一些新奇东西,吸引宝宝注意力。

结语

宝宝刚开始趴着的时候可能有点困难,时间长宝宝一点点就会熟悉起来,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阿云宝妈


因为我一个人带孩子,所以宝宝俯趴时间非常多!4个月不到会翻身,7个月就已经会爬,不到9个月自己能够扶站。我除了教过他翻身以外,所有的大动作都是他自发的,我把它归结为:俯趴到位。因为另外一朋友家小一个月的孩子,8个月了还不会翻身,一让俯趴就哭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婴儿俯趴这件事!

婴儿俯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俯趴:让婴儿腹部贴床,面朝下。这样的姿势可以让宝宝锻炼其背部肌肉,有助于宝宝练习抬头、转头。

1、俯趴是大运动发展的开始:宝宝的运动发展是从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竖头稳当(可以抬头),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发展到下肢,最终可以行走。

多趴可以加强宝宝的肩颈部肌肉,让他学会抬头,慢慢学会用胳膊支撑起上半身,为后面的翻身、爬行、独坐等大动作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可以说趴得不够,对后面的大动作都会有影响。



2、开发孩子认知能力:宝宝通常是在玩耍时为仰卧状态,这样他只能看到白色的天花板。换成是你,你会不会觉得超级无聊?!

新生儿宝宝四肢未发展完善,没有力量支撑,无法看自己的手脚来运动。唯一能玩的、能改善自己眼界的就是俯趴。毕竟呆在床上俯趴时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小物件呢!

3、能解决新生儿的很多小问题:①解决小儿胃胀气:这些大部分都是因为新生儿肠胃功能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现胀气的问题。最简单有效方便的“排气”运动,就是趴。 趴得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胀气困扰。当孩子趴着时,他们尝试扭动身体、转头抬头,这些主动的“排气”运动远远要比我们被动按摩的效果好。

②改善头型:很多老人给婴儿睡枕头无非就是像让宝宝有个好看的头型。其实,让宝宝多俯趴,是预防扁头、改善头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俯趴时宝宝头部减少受压,头型会自然恢复,拥有一个漂亮的后脑勺。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由于新生儿宝宝处于自己没有行动能力的状态,俯趴是它除了躺之外一个最好的运动方式。



如何让宝宝多练习俯趴?

健康足月的宝宝从医院抱回家的那天就可以开始练习趴了,具体俯趴的时间和次数需要看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定。简单来说,只要宝宝愿意,不哭闹排斥,想趴多久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

1.俯趴应该在其喂奶半小时以后,并且在清醒的装下进行。我家小猪月子里吃饱了就睡,根本没有清醒的状态,所以并没有刻意让他进行俯趴练习。40多天后开始肠绞痛后,发现宝宝趴着睡会舒服些,才开始刻意让他多趴。

2.趴的同时可以一起游戏:一旦宝宝会抬头,转头之后就需要和宝宝一起玩儿。比如,放一面镜子在面前,让他抬头就能看见自己。我家小猪在40多天以后白天基本都在趴,连睡觉也大部分是趴着。清醒的时候我也趴在床上和他说话,逗他笑,可以给他看黑白卡,偶尔还可以给宝宝按摩背部。

3个月左右宝宝的手指发出“抓握”的信号,这时候可以放一些小的长的玩具在宝宝手里。

等到宝宝5个月左右,宝宝会自己试图用四肢撑起自己的身体,并且摇晃自己,也是宝宝发出“爬行”的信号。



3.俯趴的姿势:宝宝俯趴大部分可以像青蛙一样趴在床上,不要在太软的沙发或床上!双腿是弯曲还是打直,完全看宝宝的意愿。

4.俯趴的地方:俯趴给宝宝俯趴的地方有很多:横趴在家长腿上或竖趴在胸前、肚子上;游戏垫或床上;瑜伽球上(有的宝宝不喜欢趴着一动不动,那么可以试试用瑜伽球)。

练习俯趴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俯趴是衣服最好不要纽扣在腹部中间:由于俯趴时,宝宝的重量都在腹部,纽扣会膈应到宝宝,时间一久,会在身上留下纽扣印记!所以,俯趴时,最好给宝宝穿连体衣,或者斜襟衣服。

2.宝宝练习趴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宝宝在翻身以前趴着对他来说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旁边随时看着他,防止宝宝因为各种原因堵住口鼻造成窒息。

3.少抱孩子,多让他趴: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他们趴着时会哭,大人一抱起来就好了,所以大人认为宝宝不喜欢趴。

其实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偏好,很多情况只是因为当他们被抱时,可以感受到大人的陪伴,这让他们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自己趴了。

针对这种情况的宝宝,趴着不是不管,我知道很多妈妈让孩子躺着时,就是可以不管。但趴着绝对不行,父母需要也趴下来,和孩子差不多的位置对孩子说说话,唱唱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陪伴着的。



写在最后

越早开始趴的宝宝会越喜欢趴,如果一开始就常常抱着玩,宝宝自然会喜欢上更轻松的被抱着。

所以早一点陪宝宝趴着玩吧!!

我是卿晨,小猪妈妈,一边学习育儿知识,一边分享育儿经验。关注@猪妈妈养儿记,碰撞更多育儿观点!

小猪妈妈卿晨


有了宝宝之后,很多妈妈都会担心自己的“宝宝三个月了还不会抬头怎么办?

娃五个月了还不会翻身,要怎么练习?

孩子肠胀气,一直哭闹该怎么做?

宝宝的头被睡扁了,怎么补救?

宝宝体检时医生说太重了,要多活动,可是这么小的娃怎么活动啊?”,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让宝宝多趴着”。

为什么说趴着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一定是有理有据的,请往下看。

宝宝多俯趴有哪些好处

⚫️趴是宝宝整个大运动发展的基础

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史是趴、翻身、爬、坐、站、走、跑、跳........ 这几个过程形成是随着宝宝神经和肌肉的发育水到渠成来的。如果宝宝的肌肉力量达不到,你再早早的练习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只不过是徒劳一场。

所以我们要先把宝宝的肌肉力量强健起来,那是什么方式:就是趴着

宝宝趴着的时候,他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努力抬头、抬胸、用手支撑、把胸抬离地面………这些动作不仅锻炼了肌肉力量,也会促进全身的协调。

趴这个动作很神奇,几乎能把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四肢等肌肉群都锻炼到,对于婴儿来说,真的没有比趴着更好的锻炼方式了。

所以趴是宝宝整个大运动发展的基础,不要急着让宝宝翻身、坐、站、却忽略最基础的动作,这是不对的。

⚫️趴可以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我们大家都知道,宝宝从出生开始一小时内就可以俯趴在妈妈胸前,与妈妈赤诚相见,这是宝宝出生以后第一次与妈妈的肌肤接触。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双手紧握、拇指内扣的。要练习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第一步就是要先让双手打开。

当宝宝趴着抬头时,他会想用双手支撑,慢慢的大拇指及其他手指都会得到充分伸张,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宝宝手掌放松,手指的张来,是精细动作发育的起点

⚫️趴可以让脑袋给聪明

为什么这样说呢?

设想一下宝宝整天躺着,他能得到的信息是很少的,除了白白的天花板,大人变形的脸,被大人们轮流抱着来逗玩,每天得到的刺激少得可怜,基本就看不到多少东西了。

而趴着却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别是宝宝能自主抬头转头以后,看到的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宝宝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将大大增加,TA的感官将全面打开,将可以更好看到我们成人的日常生活,从观察中学习更多,通过我们对他的互动,宝宝会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这才是适合她们的。

⚫️趴可以缓解胀气

小月龄宝宝容易因为胀气问题,出现哭闹多、哄睡难、睡不踏实等情况。俯趴是一个能帮助宝宝缓解胀气的好方式。当宝宝俯趴着的时候,他的腹部会受到轻微的压力,四肢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舒展,将让宝宝更容易放屁屁排排气!这是件好事情。

⚫️趴着可以防止扁平头

大家都关心的头型问题。如果宝宝整天躺着,后脑勺会慢慢变得扁平,甚至造成偏头。而趴着可以减少后脑勺的压力,让孩子的头形更好看。

宝宝多大可以趴?趴多长时间

  • 根据儿科医生建议,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在一周大的时候就可以练习趴了。
  • 让宝宝从1秒钟开始。有些宝宝刚开始只能趴1-2秒,慢慢来,如果妈妈们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重视俯趴,那么到了2个月,宝宝通常能够俯趴10分钟/次,到了4个月20分钟/次,6个月的时候30分钟/次基本是没问题了。
  • 宝宝趴着的正确姿势

宝宝俯趴时,小手应该放在胸口以支撑宝宝的头和胸部;刚开始时,宝宝可以抬不起来,可以在宝宝胸部的位置垫一块叠好的小毛巾来支撑。

一般3个月时宝宝的上肢就能撑起整个上身;

宝宝为什么一趴着就哭?

有的宝宝不喜欢趴着,一趴就哭,看起来很吃力,担心宝宝趴着会压迫到心肺,其实爸妈们完全不用担心,更不会对宝宝有其他不利的影响。

  • 刚出生的小宝宝,最喜欢的肯定是大人的怀抱,这让他们有安全感。而趴着的时候,还不会抬头看不到大人,会让宝宝觉得害怕。这个时候如果大人也趴下来,让宝宝能看到你,然后再陪宝宝说话唱歌,就会好很多
  • 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如果之前一直被抱着或是躺着,突然换了一个姿势,会让他们觉得陌生并不习惯,当然就会用哭来抗议。这个“不习惯”并不是孩子天生的,而是我们大人缺乏引导。我们可以在宝宝面前放上他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大人陪宝宝玩游戏,等到宝宝发现趴着有很多的乐趣时,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个姿势了。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喜欢上趴着

◼️

俯趴在妈妈的身上

这个方式尤其适合小月龄宝宝,小宝宝们会很乐意趴在妈妈身上,听着我们有节奏的心跳声、感受我们的温暖气息,与我们更亲近。

◼️俯爬在手臂上

这个姿势也称飞机抱,对于前期缺乏俯趴的宝宝,我们可以先让他以飞机抱的形式来进行俯趴,飞机抱着宝宝周围溜达,既让宝宝得到锻炼,也可以缓解宝宝肠绞痛,也能让宝宝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

◼️边趴边抚摸

这个一般在宝宝洗完澡做最好,在宝宝趴着的时候顺便做个背部按摩,可谓一举两得

◼️垫高胸部

用哺乳枕头或者小毛巾垫在宝宝的胸部,这样可以让宝宝有更宽阔的视野,并且更舒适。

◼️俯爬做游戏

我们可以让宝宝以俯趴的姿势来进行追视练习,比如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宝宝面前平行追视,上下追视,左右追视。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并且俯爬时间比较长,我们还可以在他面前玩抛气球的游戏,让宝宝的眼睛追随着气球的上升下降,训练宝宝的眼球追踪能力。

注意细节不要忘

  1. 选择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不要在宝宝很饿很困的时候让她趴
  2. 刚吃完奶不要趴:先让宝宝肠胃消化一下,不然宝宝会吐奶,呛奶,一般在半个小时后比较好
  3. 不要让他独自趴着:不会抬头的宝宝身边一定要有大人看护;
  4. 不要强迫宝宝趴着:趴着虽然好处多多,但是不要强迫。如果宝宝不喜欢,我们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慢慢喜欢,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最后提醒妈妈们:0-6个月是宝宝的黄金俯趴期!6个月以后也尽可能不要错过任何可以让宝宝俯趴的机会


妈咪经验谈


很多家长对趴很不以为然,认为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就自然会了。其实,宝宝会抬头、翻身、爬,趴着是功不可没的,它是大运动的基础,对宝宝是有很大好处!

1.减少肠胃不适

很多宝妈发现,宝宝肠胃不适时,让他趴会,就会停止哭闹了。这是因为趴着时,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而且能加大能量消耗,宝宝的胀气和消化不良的不适,自然就得到缓解了。

2.肌肉锻炼

宝宝趴着时,不但会努力将头抬起来,手、肩膀等还会使劲用力,此时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很好锻炼。同时为以后的精细动作打下良好基础,例如:拿玩具、抓勺子。

3.好看的头型

宝宝的头盖骨极其软,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觉,头与床接触点保持同一位置,那么头型容易变扁。经常让宝宝趴着,头部不会被压着,头部自由生长,有利于头型改善,不会扁头。

4.提高认知

宝宝躺在床上,他的眼里只有天花板,视线范围很受局限。而趴着的时候就就可以换个角度看世界了。宝宝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转头频率会加大,东瞅瞅西看看,身体运动也变多,更加利于宝宝主动观察和注意力的发展。

怎么练习

双臂弯曲放在胸前,用拳头或手掌支撑身体,看似简单的动作,更需要家长多陪伴和耐心指导。

1)恰当时机

一天当中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适合趴着的,宝宝得符合以下3个原则:

①精神良好。刚睡醒或昏昏欲睡时,就不让宝宝趴了。

②心情愉悦。有些宝宝很喜欢趴着,部分宝宝很排斥,若宝宝很抵触时,应立即停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③吃饱喝足60分钟后才能进行,一般安排在俩餐之间。若宝宝刚吃饱,就趴着,极易会吐奶。

2)合适环境

趴着时,宝宝自我移动能力较弱,家长应让宝宝呆在安全的地方。

①趴着地方的材质软硬适中,且温度适宜。以免宝宝无法支撑,或脸部碰伤,更不能着凉。

②周围不能放危险物品。不能在宝宝周围放被子、毛绒玩具等,宝宝的口鼻很容易被这些东西堵住,严重时会危机宝宝生命安全。

③家长陪伴。趴着时,家长应时刻注意宝宝的状态,也可以辅助宝宝变姿势。

3)多鼓励

趴着是一项有难度的活动,家长应以有趣的方式引导。

①趴在宝妈胸前上。1个多月的宝宝头颈善软,趴在床上可能会抗拒,可趴在宝妈胸前,这样可练习趴,也会促进亲子关系。

②物品诱导。宝宝趴着,将颜色鲜艳或能发声的玩具,又或者是宝宝喜欢看的物品,放在宝宝面前的10-20厘米处,逗宝宝抬头看。宝宝的头能抬稳时,可以引导向左右转头。当宝宝看玩具或物品时,将玩具或物品向右或左移动,速度不能快,引导宝宝随意移动物品或玩具转头。

③镜子游戏。宝宝趴着时,在他面前放面镜子,宝宝会跟着镜中的自己抬头做动作,此时家长也可一起参与,多鼓励宝宝。

注意:做引导时,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做3次以上,同时注意宝宝的状态,若累了,或者抗拒,应立即停止。

宝妈,宝爸,记得多让宝宝趴着噢!本次就唠嗑到这吧!有不同见解的小伙伴记得在下方评论,喜欢的朋友就关注


Sherry姐姐


很多人都建议宝宝要俯趴,而且要经常俯趴,其实过早的俯趴和不正确的俯趴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对孩子的发育非常不利。


俯趴的好处有哪些?

1、首先就是锻炼宝宝的肌肉,让宝宝趴着,手、胳膊、腿等部位都会受力,对宝宝肌肉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锻炼宝宝四肢调节能力,以及快速的学会翻身、爬行等动作。

2、避免宝宝头部变形,小宝宝头部发育还不完善,还在快速的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的躺着,头部受力点一直不变,就很可能形成扁头,影响宝宝的发育以及形象。



3、对宝宝的颈椎和脊椎发育有很好的帮助,宝宝趴着可以更大角度的活动头部,也更大空间的活动脊椎,对宝宝有很好的帮助。

俯趴的注意点:

1、俯趴的姿势,俯趴一般宝宝小手在胸部前下方来支撑胸部,手掌张开,增大受力面积,腿部可以自然蜷曲。

2、俯趴时间,不满3个月的妈妈俯趴一定要注意,每次时间要控制好,开始俯趴几秒钟即可,以免影响宝宝呼吸,3个月以后宝宝可以尝试俯趴5-10分钟。



3、成人在旁边,宝宝俯趴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人照顾,以免发生意外。

如何帮助宝宝俯趴?

1、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俯趴玩耍,可以给宝宝做一个俯趴的动作,让宝宝学习。

2、可以在宝宝前面放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这样会加大宝宝俯趴以及爬行的欲望。


3、也可以在妈妈肚子上练习俯趴,和宝宝有接触,宝宝也会感觉安全。


育儿讲



我家孩子满月后,我就经常带孩子去游泳,每次游完泳后,孕婴师都会给孩子做抚触,同时还会教我一些带孩子的技巧,孕婴师告诉我从小有意的多让孩子练习俯趴,能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会让孩子身体更协调、更聪明。

让宝宝练习俯趴有什么好处?

锻炼肌肉协调能力

俯趴能让宝宝练习抬头转头,锻炼宝宝脖颈部、背部、四肢的肌肉和手臂支撑的力量,有利于全身协调性的发展,使宝宝快速学会翻身、爬行。

以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宝宝出生后只能躺着看周围的一切,视野范围狭窄,而如果让宝宝俯趴,宝宝就可以转头,移动,看到更多的东西。


能帮宝宝排出肠道里的空气

宝宝吃奶的时候,常常混有空气一起进入肚子,入口的食物经过3-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直肠,在吃奶后休息20-30分钟左右,如果能进行俯趴,让部分空气随着柔和的压力上浮,挤出肠道外,就能很好地减轻肠道压力,缓解宝宝的不适。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俯趴?

正确的俯趴姿势

宝宝俯趴时,小手应该放在胸口,以支撑头和胸部。双腿要伸直,小脚要着地。如果宝宝的小手是攥着的,妈妈要尽量帮宝宝把手掌打开。

帮宝宝练习俯趴

一、妈妈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然后用宝宝喜欢的东西去吸引他。


二、让宝宝趴着照镜子,当宝宝发现镜子里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小宝宝时,宝宝俯趴的乐趣会大大提高。或者是让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当妈妈趴着玩的时候,宝宝也会跟着一起趴着玩。

三、爸爸或妈妈平躺下来,让宝宝躺在自己的肚子上,给宝宝说话或者唱儿歌。肚子软软的,即舒服,又能看见爸爸妈妈的脸,宝宝最喜欢了。

四、妈妈们的瑜伽球也是宝宝练习俯趴的好工具。宝宝趴的时候妈妈要扶着宝宝的腋下,并可作轻微的摇晃。

五、飞机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俯趴。这样的姿势可以满足宝宝的视觉刺激需求。但是要注意,飞机抱时,不可过于猛烈的晃动,以免伤到宝宝的大脑。


练习俯趴要注意的事项

1、三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次俯趴时间不宜过长,几秒钟即可。

2、三个月以上的宝宝,每次俯趴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3、 宝宝俯趴时,旁边要有人看护。

4、宝宝太饿,或者吃的太饱、或者刚吃完奶时,都不易俯趴。

总之,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们要多让宝宝练习俯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