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中庸不是“和稀泥”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论语·雍也》的中第二十八小节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论语·雍也》中第二十九小节的内容。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品德,应该是所有品德中最极致的,可是现在能够做到的人太少了。”

“中庸”二字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面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提到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便会提到它,但是很多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却是非常错误的,特别是中国人自己。什么是中庸,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中立,不站队不表露自己的想法,也有人觉得中庸就是狡猾,说话拐弯抹角,从不直抒胸臆。但其实这些理解与中庸的实际意思相去甚远,是一种可笑的曲解。儒家有一本经典著作就叫做《中庸》,我们不妨来根据这本书了解中庸的真正含义。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达出来,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的就是和。中是天下根本的道理,遵循中和,天地各归其位,万物得以繁荣。中庸之道的根本在于平衡,而不是中立,因为平衡正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人自然也要去顺应这种规律。比如说食物链,它就是一种平衡,兔子吃草,狼吃兔子,兔子和狼死后又成为了草的养分。但是一旦食物链被打破了,比如说人打猎打得太多了,狼都没了那兔子的数量就会激增,但是同时草就会不够了,没有粮食兔子就会饿死,那么最后兔子、狼、草就又会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大自然自己的调节功能,它总是会让环境回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其实我们会发现说着说着,儒家和道家相似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这种平衡的观点不是和道家的太极非常像吗?很多人觉得太极是一种“和稀泥”式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太极所展现的正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状态,正是这种平衡化生为天地万物。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和我们平时和面是一样的,水和面要比例适中才能够和出好的面来,如果水多了就加面,面多了就加水,等到水和面互相之间做到不偏不倚就算是达到了“中庸”的状态。所以儒家说中庸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不要在自然的状态上去加入过多的个人的情感,因为你一旦有了自己的主观臆断,那么对于事物的评判就没有办法做到平和,就会失衡,进而引发其他的问题,当现实发展背离你的想法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固执之中,怅然若失郁郁寡欢。这就是“过”,所以“过界”、“过火”、“过分”,说的都是超越了一定的界限,变得危险的意思。

中庸的意义还在于调和、折中,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对错,凡事不讲绝对,不走极端。这就好像是水结成冰的时候,看起来变得坚硬了,但是却很容易就会折断,而水还是液体的时候,却能够滴水穿石、连绵不绝,因为水它是会去主动包容一切的,做人也是一样的。有的人的脾气很直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是看事物只能看到两面,非黑即白。但是这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都这样简单的,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也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比如说素质教育和减负这两个事情,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支持,觉得这是先进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是落后的,是影响孩子天性发展的。但是素质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大家又开始抵制了,因为素质教育让各地之间教学资源不平衡的弊端更大了,而减负,则将更多的压力从学校转嫁给了家长身上,这让很多人怨声载道。但是我们现在能说素质教育和减负是坏事吗,需要马上停止吗?当然也不能,它们是有优点的,也是存在缺点的,我们要做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它们的长处,想办法弥补它们的短处。无论是对人对事,我们都不能只看两面。

中庸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只有心胸开口,头脑聪慧的人才能够将中庸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人生就好像是一辆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我们就是汽车的驾驶员,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永远平稳安全地行驶,远离那些生活中潜在的危险,任何时候都能够调整到最佳状态。

《论语》中一共分为20个章节,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分享《论语》的其他内容,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图文推送。

悦读 |《论语·雍也》:中庸不是“和稀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