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足夠誠實的社會化信號

鄭磊

大數據權威專家、可穿戴設備之父阿萊克斯·彭特蘭寫了一本書,詳細介紹了他所做的穿戴式社會化信號測量儀研究成果。這本書名為“誠實的信號”,提出了一個既大膽又符合邏輯的觀點:人與人之間不用語言也可以交流,人與人之間會發出社會化信號,無需語言就能做出回應。在語言出現之前,人類就是這樣交流的。這個道理顯而易見,人類最為基本和最為重要的信息不需要通過語言,否則人類在出現語言之前就無法生存和繁衍。語言可能只是用於確認人們對信號的理解。真實的信號(無意識)比語言更可信,人發出的社會化信號較難作假——一位女性知道面前的男人可以感受到自己對他的喜愛,卻故意說:我對你沒興趣,是用語言進行有意識的反抗,而她之前發出的信號才是真實意思表達。

沉默是金,足夠誠實的社會化信號

在研讀弗農·史密斯新作HUMANOMICS過程中,筆者認同一個觀點:行為經濟學研究發現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信念甚至不能完全遵循最簡單的邏輯法則(有限理性),但是群體內的人卻通常能高度遵守其社會性規則。後一句話其實也是亞當·斯密關於人的行為理論的核心假設。

大腦神經科學和現代心理學研究已經發現了大量的證據支持上述觀點。人與人接觸時會自動發出信號,這種信號具有社會性,是可被他人感知和解讀的。對方根據感知到的信號能對你的意圖做出判斷,對你的行為做出預測。這就是斯密所說的“共情”,因而人們大多數有意識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潛移默化而來的,所以不同人的行為相同不足為奇。在共情機制裡,大腦鏡像神經元直接從大腦各個部分閱讀他人的行為。它擁有對信號即時解讀和回應的能力。鏡像神經元幫助人無意識地同步動作、匹配聲音、自動回應笑聲,以及協調與他人的行動。這種社會化意識是人類構建和發展思想的核心。人們利用這些反應無意識地解讀社會行為。兒童對社交技能的學習建立在模仿他人的社會化信號基礎之上,甚至成年人學習工作技能都極度依賴這種隱性的學習方式。每個人的信號在社交網絡中傳播,最終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群體行為。

心理學對於大腦有系統1(快思維)和系統2(慢思維)的類比,卡尼曼對此做過深入論述。大腦的日常活動符合無意識的信號—反應模式。這已經是腦科學和心理學領域的共識。來自社會化測量實驗的數據也發現,人類大多數行為要麼是自發的,要麼是由無意識過程決定的,不是說有意識過程不起作用,而是我們日常活動的大部分行為傾向於由無意識過程來驅動(系統1)。Dijksterhuis等人的研究也顯示無意識思維往往比有意識思維更有效。對於簡單任務,有意識做出的決策更好,對於更復雜的問題,無意識本能反應效果更佳。其原因在於有意識的思維很難瞬間做出最佳權衡,而無意識思維可以將大量信息整合在一起,做出總體上的判斷。

馬克·布坎南說“每當我們面臨信息超載時,無意識的思考就會產生”。事實是,人類大腦在單位時間能夠處理的信息十分有限,相對於現實環境,大腦隨時都處於信息超載狀態。赫伯特·西蒙指出直覺(無意識的決策)只不過是識別而已。無意識的決策能力源於我們擅長的那些技能,依賴對記憶和模式的提取。彭特蘭的這項研究發現人的判斷選擇與理性邏輯無關,人類很難用語言和數學精確完整地描繪現實的複雜性,所以依靠邏輯是低效的。超級專家只是運氣好,猜對下一個問題的概率並不比常人高。這就讓我們得到了一個重要啟示:人在做判斷時,更多依賴的是當前問題與歷史經驗之間的契合度。最好的決策策略是專注於發現信息,讓潛意識來辨識出最佳選擇。豐富的經驗(歷練)、知識(包括數據、信息)和技能(日常活動與訓練)至關重要。包羅萬象的無意識,尤其是由興趣個體組成的網絡所支持的無意識,是強大的決策工具。

至於書中的社會化信號測量儀能在多大程度上干預人們的生活(比如社會化測量儀用於繪製社交網絡,或者繪製組織或團體的“結構圖”,以提高組織的溝通效率),這類話題涉及社會倫理,筆者並不完全認同,但是作為研究人的行為的學者,我覺得作者的這項研究正在解開認知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