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前言:關於沈周,其實研究成果非常多,一方面是因為沈周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所開啟的吳門畫派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直至當代,在中國繪畫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是延續了文人繪畫的氣數。

關鍵詞:沈周、精神文化、名家、作品、國畫、收藏、賞析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正文: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夜坐圖》沈周於上錄有長篇題識《夜坐記》,此關乎他的重要思想:

寒夜寢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復寐,乃披衣起坐。一燈熒然相對,案上書數帙,漫取一編讀之,稍倦,置書東手危坐。久雨新霽,月色淡淡映窗戶,四聽闃然。蓋覺清耿之久,漸有所聞。聞風聲撼竹木,號號鳴,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聞犬聲狺狺而苦,使人起閒邪禦寇之志,聞小大鼓聲,小者薄而遠者淵淵不絕,起幽憂不平之思:官鼓甚近,由三撾以至四至五,漸急以趨曉,俄東北聲鍾,鍾得雨霽,音極清越,聞之又有待旦興作之思,不能已焉。餘性喜夜坐,每攤書燈下,反覆之,迨二更方已為常。然人喧未息而又心在文字間,未嘗得外靜而內定。於今夕者,凡諸聲色,蓋以定靜得之,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發其志意如此。且他時非無是聲色也,非不接於人耳目中也,然形為物役而心趣隨之,聰隱於鏗訇,明隱於文華,是故物之益於人者寡而損人者多。有若今之聲色不異於彼,而一觸耳目,犂然與我妙合,則其為鏗訇文華者,未使不為吾進修之資。而物足以役人也,已聲絕色泯,而吾之志衝然特存,則所謂志者果內乎外乎,其有於物乎?得因物以發乎?是必有以辨矣。於乎!吾於是而辨焉,夜坐之力宏矣哉,嗣當齋心孤坐,於更長明燭之下,因以求事物之理,心體之妙,以為修己應物之地,將必有所得也。

夜深人靜,一燈煢然,由外在靜到內在世界的靜,在靜中如聽造化之聲音,體味至深至靜的宇宙,由此臻於聲絕色泯、無內無外、物我合一的境界。沈周認為,這樣的境界,既得心體之妙,又得事物之理,物理和心體相融相即,此謂“自得之境”。

致力於物我相合自得境界的創造,是沈周在藝術體驗和內在修養中發現的重要思想。我們可通過他對莊子齊物哲學的體會來看這一點。

《臥遊圖冊》有一開山水,畫秋風蕭瑟中,一人在岸邊樹下,臨秋水而讀書,其上有詩云:“高木西風落葉時,一襟業爽坐遲遲。閒披秋水未終卷,心與天遊那得知。”詩畫相映,意思也頗明晰,在水淨沙明的秋水邊,讀《莊子》的《秋水》篇 ,由此體味“秋水精神”,頗見巧思。《秋水》篇通過河神和海神的對話,超越人大小多少、高下尊卑的知識執著,集中表現了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齊物哲學,也就是沈周這裡所說的“心與天遊”。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沈周不是哲學家,他並不是要探討“心體”和“物理”相合的內在義理,而是為了“修己”。

沈周作品賞析: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名家之作】沈周的精神文化,高清大圖

結語:在我們看來,沈周和他的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氣質,簡單地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我們可以把他們分別稱作逸氣、貴氣和大氣。這三種精神氣質既是一個整體,又不完全一樣。

(注:以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