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暮春的北京城在經歷了一夜血腥的屠殺後,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崇禎帝自縊在景山上。農民軍領袖李自成聲威正盛,親率大軍于山海關迎戰大清多爾袞。結局大家都知道,吳三桂臨陣倒戈,五月一日,清軍進佔京師。多爾袞奏請六歲的清順治帝遷都京師。同年九月,順治帝從盛京遷都京師,"定鼎燕京"。清王朝入主中原,成為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公元1636年~1911年)。
就在清軍入關的同一年,遙遠的英國北約克郡馬斯頓荒原上,一位名叫克倫威爾的軍官,率領同樣是由手工工人、農民、學徒組成的軍隊,迎戰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軍隊。這場名叫馬斯頓荒原戰役的戰爭,成為了英國曆史上資產階級革命的轉折,並最終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從此,英國社會由專制轉向民主,由人治轉向法制。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也為整個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闢了道路。
東、西方延續至今的差異,或許在近四百年前的一些事件中,可一窺其端倪,而這,更說明了歷史的弔詭之處。
【17世紀的世界,17世紀的中國】
當17世紀的中國還停留在封建王朝之間的征戰與更迭時,在世界的另一端,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大航海的成果顯現,1607年,英國開始在北美洲陸續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直接催生出了兩百多年後世界的霸主--美國。數學領域中微積分和幾何學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生產技術和自然科學的繁榮。經濟領域,生產力的快速解放促使生產關係不斷變革,資本主義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與歐洲傳統封建勢力的鬥爭,開始呈現出一種日趨激烈的態勢。
【17世紀文學】
在文化領域,17世紀上承文藝復興,下啟啟蒙運動。從文學角度講,17世紀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文學向18世紀啟蒙文學過渡的重要中介和橋樑。文學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是上層建築,必然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同樣也會受到哲學等基礎科學的影響。17世紀有代表性的文學潮流就包括: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文學
整個17世紀,可以說是英國資產階級與封建專制王朝對抗的世紀。在革命期間,就誕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文學,代表人物是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代表作有長詩《失樂園》《復樂園》和詩劇《力士參孫》。這些取材於《聖經》裡的文學作品,一方面反映,資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曲折與艱難;另一方面,就是謳歌和讚揚了革命者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和英勇氣概。
巴洛克文學
巴洛克首先被用來形容意大利的一種崇尚裝飾和雕琢的建築,這種稱呼後來被移用到文學創作上,是指這類作品在內容上偏重表現宗教狂熱、對塵世的絕望,情緒為誇張的悲觀和頹喪,用詞華麗、堆疊詞藻,作品結構常常框架宏闊,敘述風格撲朔迷離。最具代表性的有意大利的“馬裡諾詩派”、西班牙的“貢哥拉詩派”。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
17世紀歐洲文學的成就主要在法國。古典主義不僅是法國文學的主流,同時還持續影響歐洲文壇達200年之久。後來演變為文學發展的障礙。
古典主義因崇尚古希臘、羅馬文學而得名。它的產生與哲學中的唯理主義關係密切。笛卡爾開創了唯理主義哲學,在方法論上,他認為科學認識必須符合“明白與確切”的標準,把這一方法論運用到美學上,就是應該設置一些嚴格、穩定的規則,使藝術體現理性的標準。因此古典主義文學強調理性原則,作品多從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選取素材,突出體現規範、嚴整、簡練、明晰的特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戲劇創作中的“三一律”原則。
【三一律】古典主義戲劇創作規則,要求一個劇本只能有一個故事線索,劇情只能發生在同一地點,時間不準超過一晝夜。“三一律”是法國古典主義戲劇有了明晰、精煉、緊湊的特點,但對戲劇創作也構成一種束縛,使得戲劇過分拘泥於形式,不夠真實和自然。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有莫里哀、高乃依和拉辛。
◆高乃依 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創始人,代表作《熙德》。《熙德》是古典主義第一部典範作品,也是古典主義戲劇的奠基作。
◆拉辛 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他嚴格按照“三一律”的創作法規進行創作,使法國古典主義悲劇走向成熟,代表作《安德洛瑪克》、《費德爾》,他的戲劇結構嚴整,矛盾衝突集中,人物性格鮮明。
◆莫里哀
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傑出代表,他的藝術主張至今看來,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即“戲劇是為廣大普通觀眾服務,而非專屬於上層少數人;評價戲劇優劣,應該看他是否能打動觀眾,而不是符合規則與否;文學體裁沒有高下之分;喜劇的目的在於表現當下人們的缺點”。
莫里哀的代表作有《偽君子》《太太學堂》《吝嗇鬼》《史嘉本的詭計》《無病呻吟》等。
莫里哀的創作十分同情勞動人民,筆鋒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貴族、坑蒙拐騙的僧侶、無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學的"才子"、還有靠剝削起家而力圖"風雅"的資產者、利慾薰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貸者……他從各個側面勾畫出了剝削階級的醜惡形象。而他筆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諷者的僕人、佃戶、工匠,這些人總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對方當場現形,讓剝削者在觀眾的笑聲中受到批判。
莫里哀的偉大,在於極大影響了喜劇乃至整個戲劇界的發展。在法國,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其作品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臺上經常演出的劇目。
閱讀更多 阿寧聊文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