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常春巖上鬧戲鈸

 常春巖佛祖廟,位於龍海市東泗鄉虎渡村常春山,是聞名閩南的百年古剎,也是香火鼎盛的佛教朝拜聖地。常春巖寺廟始建於明代正德丁卯年(公元1597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二00三年再次組織修建,其間歷盡滄桑。2004年12月,常春巖被龍海市人民政府確認為“龍海市第六批高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存照。


  驅車直達常春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百年古剎。整座寺廟雕樑畫棟,琉璃彩瓦,飛簷翹角,蔚為壯觀。殿堂中如來佛像神態安詳,十八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寺廟四周,蒼松翠柏環繞,古木參天。山後一塊“仙人石”,石頭上腳印依稀可辨,傳說是當年觀音菩薩在山上留下的足跡。這裡怪石嶙峋,煞是好看。寺廟前,奇花鬥豔,芳香撲鼻,沁人心脾。其中一株老茶樹尤為引人注目,據說有千年歷史。山腳下,是一片翠綠的荔枝海,好一派濃墨重彩的山水畫。
  常春巖坐東南向西北,人傑地靈,三面環山,樹木茂盛,果樹成林,環境幽雅,堪稱佛門之修行聖地,常春巖開基祖先香花僧人,帶著十八般武藝和渾身佛門絕技,其中最突出的獨門技藝就是“戲鈸”,以及經書和中醫學秘方驗方來到龍海市東泗鄉虎渡村常春巖,授徒傳藝。所傳的中醫學秘方驗方就是目前國內外獨一無二的“男女發育轉大丸”、“千錘膏”。香花僧人到常春巖傳授三徒,平日除傳經誦佛外,亦傳授三位徒弟習武事農,個個都是文武兼備,且精通醫學,常春巖以武僧的武技(戲鈸)武術和行醫濟世之名,流傳閩南和南洋一帶,代代相傳至今。
  常春巖歷代多出高僧,其中以妙通僧人最為著名。傳說他武功精湛,練就一身輕功,能腳踩水田間的稻茬過田地,不沾一點泥水;能踩在瓷茶壺上戲鈸(單擊俗語稱“弄鏤鈸”)。如今常春巖每逢佛祖生日,就有常春巖第二十二代弟子甘亞瑞等四名僧人來此地表演絕活“戲鈸”,常常引來無數香客駐足觀賞。這“戲鈸”可是閩南一帶稀有的民間藝術呢!龍海市電視臺還專門到常春巖拍攝了“常春巖上戲鈸人”的電視臺專題片。

  戲鈸的主要價值在於它既是一種技巧很高的武藝,進行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是每逢重大節日、傳統節日上街獻藝,增加節日氣氛,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又是適應佛界活動的一種內容,佛祖生日、上元、中元、下元、寺廟慶典、超度亡靈等各種活動均可參與。戲鈸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技巧較多,表面看似易懂,實為奧妙,學而艱辛,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載難成,且經濟效益甚微,幾乎無人問津,正面臨絕跡之危。所幸的是受到各級部門的重視,戲鈸已被列為“漳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常春巖還出了很多名醫。常年生活在常春巖的僧人,潛心研修醫學。其中妙春和尚最為出名,當地百姓甚至幾十公里外的群眾,一遇上疑難雜症,都要僱轎伕請他出診。療傷用的“常春巖膏藥”效果奇好,據說把寸釘釘木板,貼上此膏藥,片刻即可把木板中的鐵釘拔起,療效十分神奇。目前流傳至今約有“黑膏藥”、“殼仔油”、“男女轉大丸”等。
  為弘揚民間文化,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即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所有常春巖佛門弟子聚集在一起,有文僧人在佛祖前誦經,武僧人進行戲鈸、雜技表演,還有木偶戲,薌劇演出,四方香客雲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誦經聲、鑼鼓聲、鞭炮聲,不絕於耳,熱鬧非凡。遊客還能在此美美地品嚐一番熱騰騰的“臘八粥”。

  常春巖管理者們對常春巖現已制定出了未來總體發展規劃,將大成殿等建築列入文物保護範圍,並將其作為戲鈸的主要活動場所,讓戲鈸的組織者和操練者可以經常在常春巖進行排練與表演,使“戲鈸”這門技藝不致失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常春巖會是一個人們避暑休閒、尋幽訪古的好去處,而“戲鈸”這門技藝也能繼續散發它的藝術魅力。


東園戲鈸

  戲鈸屬於一種佛門雜技,存在於民間已是非常罕見,是值得搶救與扶持的項目。常春巖開基者是香花僧的傳人,又是漳州五雲派之潛雲派系。
  佛門雜技戲鈸相傳是十八羅漢之一的手持銅鈸尊者所創,即是香花僧人,在民間輾轉流傳,由香花僧人在常春巖口傳身教流傳下來。常春巖始建於宋朝,系宋朝南少林開基漳州即同時開基常春巖。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日(也就是臘八節),所有常春巖佛門弟子聚集在一起,有文僧人在佛祖面前誦經,武僧人進行戲鈸、雜技表演,還有木偶戲、薌劇演出。各方香客、遊客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有誦經聲、鑼鼓聲、喝彩聲、鞭炮聲,熱鬧非凡。


  常春巖自始建後,於1958年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嚴重破壞,所幸常奉巖的戲鈸武技和祖傳秘方“男女發育轉大丸”、“千錘膏”驗方被廿一世傳人甘清泉保護並流傳至今。佛門雜技戲鈸的傳播伴隨著中醫秘方驗方流傳,且所傳的中醫秘方驗方卻是在民間目前國內外獨一無二的“男女發育轉大丸”、“千錘膏”,這對研究武僧的佛門雜技武藝和行醫濟世中醫秘方驗方的關係,是在許多內涵值得研究。
  戲鈸的主要價值在於一是這是一種技巧很高的武藝,進行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二是每逢重大節日、傳統節日上街獻藝,增加節日氣氛,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三是適應佛界活動的一種內容,佛祖生日、上元、中元、下元、寺廟慶典、超度亡靈等各種活動均可參與。
  常春巖戲鈸表演分為三組:
  第一組:吐珠、弄花、單�、虎翻牆、單背、雙背、單�(可加虎翻牆、�茶、嫦娥照鏡)、披翔。
  第二組:趕單竹帶缽、單竹過五指山、單竹過五官(也可用雙竹過五官,可加搖蓮花)、接竹(可加雞啼谷、目連挑經、喜鵲過枝)、刀槍技(可加碗、盤,或其它雜技)、鑼技、軟竹。
  第三組:吐珠背(可加單腋背、直銅倒、雙腋背、連環缽、虎上叉、頂籃、下地牡丹)、�輸、下地照鏡(可加咬缽)、翻轉缽、搖珠(可加獅咬球)、叫雞入袖(收尾)、上大人(腳站在藥缺罐上)、拋番薯片、食指擊破甘蔗塊,收式。

  戲鈸藝人目前還掌握著鐃鈸的多種技巧:弄花、大抽、虎翻牆、單背、雙背、披翔、趕竹、過五指山、過五官、雙接竹、刀槍、弄鑼、咬鈸、上大人、軟竹等等。
  吹鼓伴奏:解放後失去流傳形式,1988年8月重新恢復吹鼓伴奏隊。
  佛門雜技之一的戲鈸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技巧較多,表面看似易懂,實為奧妙,學而艱辛,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載難成,且經濟效益甚微,幾乎無人問津,將面臨絕跡之危。為拯救中華佛門絕技戲鈸之文化遺產,應該加以搶救並扶持之,讓這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流傳於世併發揚光大。
傳承譜系
  常春巖戲鈸及雜技香花僧人和吹鼓一整套人如下:
  一世到十八世,年代久遠,歷史變遷,已不可考。
  十九世釋妙興傳順源、釋妙通傳釋清泉;二十世傳人釋妙興,戲鈸武藝精通,鏢和銅錢用手隨發出百發百中,可在幾十步遠入木三分之二,有次出請和泉州同行在海滄為謝寶珍之母做功德,圍觀觀眾人山人海,其大軸拋得太高,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把“拉鈸”(戲鈸用具)刮飛了,眼看就會落下來砸傷人的,圍觀的人都驚呆了,他不慌不忙把手裡的另一個“拉鈸”拋出,擊出後兩個“拉鈸”同時掉落在離圍觀群眾之外,消除了一場危險,圍觀群眾都拍手叫絕,謝先生看了也讚不絕口。演完之後,謝先生就對他說:師父,象你這麼好的功夫為何不到南洋去發展,如你要去南洋,只要在廈門有船要去南洋你就說要找我,他們一路會招待你的,且會直接把你帶到我那裡的。�妙興接受謝寶珍的勸說,去了一趟南洋。但他並沒有去找謝先生,有一天,謝先生遇見了他,就請釋妙興師父去做客。因謝寶珍親眼目睹他的功夫,就開始組織南洋的十三坡頭的華人跟其習武,以強身健體,並觀看他的戲鈸表演,常春巖戲鈸武藝也在南洋傳播。常春巖的秘方“男女發育轉大丸”由釋妙通監製,出口南洋,供不應求,後因當地戰亂,音信全無。

  廿一世甘清泉傳甘亞瑞(又名潘承瑞)、袁北仔;廿一世主持釋清(1917~1987),七歲時跟釋妙通師父上了常春巖當徒弟出家,師父很喜歡他,就讓他上常春社私塾學堂,後又送他到南山寺深造(跟後來的南山寺主持“傳正”同學),學業完了回常春巖。因為他“聰穎過人”習武誦經,研究醫學、天文、地理,在十五歲就可做坡度亡靈等佛事,當上“午夜卷首座”,十六歲開始被出請“戲鈸”,十八歲進“骨傷科”均可自行幫人診治和做佛事的“乙天首座”,廿二歲就可替病人看病,內外科、婦幼科、針灸等行醫濟世。寺中的秘方“男女發育轉大丸”、“千錘膏”及驗方治療效果好,後來就任常春寺主持之職。解放後還俗。甘清泉繼續在家行醫濟世,到1958年前往福建省中醫學院進修,經考核後獲得中醫“醫師”職稱,分配到榜山衛生院,1960年龍溪縣和海澄縣合併時,併成龍海縣後,因當時戶口由居民遷回老家東園大隊,後因戶口不讓遷出,大隊爭須醫務人員,就這樣在東園大隊及枋林大隊合作醫療站工作,在這段期間在東園公社衛生院培養了一批批赤腳醫生,又在建南溪橋、西溪橋、八引、卓岐等處服務民工。直至1979年福建省衛生廳召令,調往龍海縣第二醫院,恢復國家幹部醫師資格,1985年9月獲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從事中醫藥工作三十年,特授予榮譽證書。”

龍海:常春巖上鬧戲鈸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龍海:常春巖上鬧戲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