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隋文帝楊堅於581年建立隋朝,很快他就立著他的嫡長子楊勇為太子。按照一般的情況,太子楊勇將會在隋文帝去世之後接任隋朝的皇帝之位,可惜楊勇沒有那麼好的命,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最終被隋文帝給廢掉,在自己的弟弟楊廣登上皇位之後,還將他賜死。那麼楊勇為什麼沒能夠一直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最終反而使得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廢掉呢。

史書上大都說是晉王楊廣在謀奪太子之位,暗中陷害楊勇雖然確實有楊廣的因素在裡面,但這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首先是楊勇在一些大的事情上沒有做好,最終導致了父親隋文帝的猜忌,同時又在自己的私生活方面不夠檢點,引起了自己母親獨孤皇后的不滿。楊廣是在看到機會之後才開始謀奪太子之位,並非主要原因。正是這些諸多的因素,最終導致了楊勇後期的悲慘命運。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大隋太子楊勇,可惜命不好,未能登上皇位

隋文帝楊堅非常的刻薄,對自己的太子楊勇也是非常的猜忌

在很多史書上,都非常的稱頌隋文帝楊堅,甚至很多史書都把隋文帝楊堅稱作是千古一帝,不得不說隋文帝楊堅的功勞確實非常的大,他結束了自三國以來數百年的戰亂,重新統一了天下,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是功莫大焉。但楊堅本人也是一個非常苛刻的人,他對自己手下的臣子也是相當的苛刻。楊堅的這種苛刻,有時候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有時候甚至讓臣子感到楊堅有些喜怒無常。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隋文帝晚年和太子不和,導致太子被廢

不過楊堅保持這種苛刻的作風,很多時候主要是為了借題發揮,同時為難自己手下的臣子。例如史書上曾經記載楊堅非常的節儉,但這只是一方面而已,事實上楊堅在很多時候也是相當的鋪張,亂花錢,只不過他在某些方面做喜歡做戲表現的節儉而已,甚至他讓把這種節儉的作風用來要求大臣也跟他做的一樣,大臣一旦也鋪張浪費,他就會非常的不高興,甚至以此為理由來治罪大臣。

要說楊勇的才能應該還是不錯的,在公元581年隋文帝剛剛奪得天下之後,就立了他為太子,把軍國大事都託付給他,當時的楊勇可以參與絕大部分軍國大事,可謂是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之一。史書上說楊勇本性善良,也不耍心機,並且非常的愛好文學。至少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楊勇還是非常勝任大隋太子這個位置的,如果假以時日楊勇登上了皇位之後,應該是能夠做個好皇帝。

可是自古以來,皇帝和太子就是一對矛盾,這個矛盾很難解決,楊勇從581年開始當太子,到了公元600年的時候,已經當了將近20年的太子,時間算是相當長了。這麼長的時間,隋文帝楊堅對太子的意見越來越多,兩人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不小,主要源於以下幾點。

  1. 隋文帝楊堅到了老年的時候,變得非常的古怪,變得非常的刻薄或猜忌人,連太子楊勇也很難倖免。事實上不止是皇帝,很多普通人到了老年也是變得性情古怪。很多事情,楊勇覺得並不是什麼不得的事情,楊堅卻會非常重視,難免讓楊勇感到父皇小題大做,久而久之父子在很多事情上有不一致的意見,讓楊堅對太子有看法。
  2. 隋文帝楊堅一直刻意塑造自己聖君的形象,所以他一直打著為江山社稷著想的名義要求手下的臣子勤儉節約,拒絕奢侈,甚至要求自己的兒子,包括太子楊勇等人都做到這一點。楊堅因為是打天下,所以他能夠理解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但是楊勇年紀輕輕的就當上了太子,一直享受著榮華富貴,對楊堅所要求的勤儉節約不是很認同。
  3. 太子是帝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在身邊聚集起來強大的實力,有時候甚至令皇帝都感到忌憚。在歷史上被皇帝廢掉的太子可不少見,一切都因為太子和皇帝之間是一對天然的矛盾體,隋文帝楊堅和太子楊勇之間也逃不出這個怪圈。

楊堅和楊勇父子之間出現猜忌,自然對大隋朝不利。後來的滿清王朝採取不立太子,只是在臨終前宣佈皇位繼承人,看起來似乎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一矛盾產生。因為沒有立太子,自然也就很難在他身邊聚集起強大的力量起來,自然不會對皇帝產生威脅,皇帝自然可以和兒子之間父慈子孝。

可惜楊勇當了20年的太子,一直處理軍國大事,可以說雖然不是皇帝,但是已經具有了很多特徵。而且因為隋文帝楊堅已經年老,隨時都有可能去世,所以朝中的大小官員很多都會有意無意的倒向太子這一邊,把太子當做真正的皇帝,這一切都令真正的皇帝楊堅感到無比的忌憚。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太子楊勇未能處理好與父皇的關係,是被廢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一年過冬至節,大家都成群結隊的前往太子宮,給楊勇送祝賀,場面可謂是相當的壯觀。因為隋文帝已經年老,所以大家都看好太子楊勇,甚至完全將楊勇當成了帝國的皇帝來對待,非常的恭敬。楊勇可能也是在太子之位上當久了,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反而在宮中擺起了非常正規的禮儀,堂而皇之地接受了文武百官的祝賀,和正式的朝拜簡直沒什麼兩樣。

楊堅當時非常的惱怒,就把所有的大臣召集起來問話,問他們為什麼到集體跑到東宮去朝拜,大臣們辯解說他們不是去朝拜,而是去祝賀他稀稀拉拉的過去,而不可能如此整齊的前往太子宮,而且他們群起向太子下跪也不是祝賀應有的禮儀,而是朝拜,現在我這個皇帝還沒有死呢,你們就把我扔在一邊,集體去朝拜太子,這像什麼話。

這事實上是隋文帝楊堅和太子楊勇之間最後決裂的導火索,後來楊堅在其他幾個因素的合力下,最終廢掉了太子楊勇,而立了次子晉王楊廣為太子。楊廣看到了楊勇所受到的遭遇,自然是吃一塹長一智,在當了太子之後一直低調行事,並且和大臣議事的時候完全是平等的關係,從來不敢搞君臣之間的禮儀,就是害怕無意中又犯了楊堅的忌諱。

太子楊勇的母親獨孤皇后對太子的私生活非常的不滿,更是從中做梗,最後導致楊勇被廢

隨文帝楊堅有一個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他在很長時間內只有一個女人就是獨孤皇后。楊堅的5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楊堅和獨孤皇后曾經說過,其他皇朝的兄弟之間會自相殘殺,是因為他們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我們這5個兒子都是同父同母,所以應該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般王朝廢太子的時候,都是皇帝力主推動的,而被廢太子的母親都會極力懇求皇帝不要這樣做,但是到了楊勇這裡卻不是這樣,因為楊勇被廢,不僅有父親楊堅在推動,連自己的母親獨孤皇后也在一旁推波助瀾。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獨孤皇后是歷史上最強勢的皇后之一,也是推動楊勇被廢的主要推手

獨孤皇后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皇后,她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勢的皇后,因為她的家族獨孤家族是西魏時期的八柱國之一,比楊堅家族地位還要高,楊堅能夠取得後來那麼大的成就,獨孤家族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所以楊堅非常的感激獨孤皇后,獨孤皇后在世的時候,楊堅根本就不敢碰其他的女人。楊堅當上皇帝之後偶爾臨幸了一個宮女,被獨孤皇后知道後,很快就把那個宮女被打死了。楊堅知道了之後也完全無可奈何,只敢騎著馬狂奔幾十裡,當然最後還是被大臣楊素等人勸回。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獨孤皇后對楊勇怠慢正妃元氏,寵愛小妾不滿

獨孤皇后不僅以這樣要求自己的丈夫楊堅,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儘量也要做到這樣。但是在那種年代,一般大戶人家的男子,擁有幾房妻妾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更何況是貴為皇室子弟的太子楊勇。所以太子楊勇的私生活也令母親獨孤皇后感到不滿。

  • 楊堅和獨孤皇后為太子定了一門親事,女方來自於北魏元氏皇族。雖然當時魏國早已經不在了,但是元氏家族在朝中還擁有舉足輕重的實力,所以楊勇的這樁婚姻事實上是一個政治婚姻,主要就是為了籠絡那些擁有強大實力的大戶豪門。此外,晉王楊廣也一樣,他娶了當時梁國蕭氏皇族的女子為正妃,楊廣和蕭皇后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的不錯,但是太子楊勇一直不怎麼喜歡父母給他指定的太子妃元氏。
  • 為了皇室的開枝散葉,獨孤皇后也允許太子楊勇擁有幾房妻妾,所以楊勇娶了元氏之後,又納了雲昭訓等好幾個女人。只不過獨孤皇后認為可以取妾,但是必須把元氏當作正妻來對待,不能冷落了她,可是楊勇不知為何就是喜歡雲昭訓,討厭元氏,甚至都不怎麼去碰元氏,而和雲昭訓,高良娣,王良媛等幾個女人都生下了兒子,而元氏一直得不到臨幸,自然也就無法生下兒子。
  • 元氏甚至經常到獨孤皇后那裡去訴苦,這更令獨孤皇后感到非常的不滿,因為在獨孤皇后看來,妾就是妾,地位是不能夠和正妻相比的,如果小妾所生的兒子到後來都能夠登上皇位,到時候讓自己的子孫向這個卑賤人之人所生下的孩子下跪,這在她看來是完全無法忍受的。獨孤皇后幾次將太子楊勇召來訓斥一番,只不過太子楊勇已經長大,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主見,不會輕易聽獨孤皇后的話,獨孤皇后訓斥他,他也就當耳邊風聽聽。
  • 後來元氏去世了,為什麼去世不得而知,但是有小道消息說是太子楊勇縱容寵妾雲昭訓等人怠慢甚至虐待元氏而死,這更是令獨孤皇后感到怒火中燒。這件事情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過如果是真的話,太子楊勇做的就非常的不好了。即使獨孤皇后有點過於敏感,但是嫡庶之分在古代還是非常嚴重的,縱容小妾害死正妻,這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小的罪名,別說太子這個國家未來的皇帝,現在的儲君,就是一般大臣犯了這種事情,都會遭到其他大臣的彈劾,惹上大麻煩。

所以獨孤皇后越發對楊勇感到不滿,久而久之,她就在隋文帝楊堅面前說起這件事情。楊堅雖然對楊勇寵幸其他女人沒多大意見,但是在其他方面對楊勇也感到諸多不滿。所以夫妻倆人聊著聊著,後來甚至認為楊勇已經不夠資格接任大隋的江山,應該廢掉他,重新再立其他人為太子。

如果只是楊堅一個人想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還有相當的難度,因為獨孤皇后本身在大隋朝擁有相當強大的實力,楊堅甚至非常畏懼獨孤皇。如果楊堅想廢楊勇,而獨孤皇后努力為楊勇爭取的話,楊堅即使在不喜歡楊勇,也很難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可是楊勇在自己的私生活這方面,令獨孤皇后感到極其的不滿,所以最後連自己的母親也參與到廢掉自己的行動中來,自然是很難再保住自己的太子職位。

晉王楊廣看到太子楊勇的形勢不妙,也參與到了多敵的鬥爭中來

晉王楊廣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嫡次子,要說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也不可能,不過嫡長子楊勇已經被封為太子,而且在大隋朝開國初期地位相當的穩固。隋文帝在建立隋朝之後,給其他的兒子也都封了王,次子楊廣被封為晉王。而且楊堅給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封了王之後,就將他們派到地方上去鎮守,其中楊廣鎮守晉陽,除了晉王之外,他還有幷州總管等頭銜。只有最小的兒子楊諒,因為是幼子,被皇帝皇后視為心肝寶貝,所以留在都城長安陪伴父母。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楊廣比太子楊勇更加優秀

而且被分封到地方上的楊廣也並不是完全自由,只能夠待在自己的封地,沒有詔書的話,是不能夠輕易回長安的。事實上,從隋朝剛剛開始建立,楊廣被封為晉王之後,他主要的時間就是在地方上坐鎮,在長安的時間屈指可數。而楊勇作為皇太子在長安城和父母待在一起,同時幫助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為將來登基做準備,地位看起來也相當的穩固。

所以這種情況下,楊廣即使有野心也是無可奈何,久而久之可能楊廣也接受了這種狀態,暫時並沒有謀奪太子之心。至於很多史書說楊廣一直在謀害太子,謀奪太子之位恐怕不是實情。

但正是因為長期坐鎮地方,所以楊廣的才能得到了很大的施展,以至於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都感到非常的滿意。起初楊廣坐鎮晉陽,幫助皇帝處理山西河北等地方事務。後來他又作為大軍統帥,滅掉了南方的陳國,統一了天下。本來滅陳之後,楊廣繼續回到他的晉陽,只不過因為南方時有叛亂,最後楊堅因為對楊廣非常器重,讓他坐鎮揚州平定南方,楊廣也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這些任務,由於楊廣屢立戰功,聲勢非常的浩大,在朝中的名聲甚至不在太子楊勇之下。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楊廣和正妃蕭氏關係一直非常好,令獨孤皇后深感欣慰

而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感到不滿,要重新挑選繼承人的時候,他們首先自然就想到了晉王楊廣。而楊廣自然也就注意到了京中太子的情況不妙,自然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進行了諸多的努力,最終成功的取代了太子。

  • 首先,楊廣時刻不忘向父皇和母后表達自己思念雙親之情,而楊勇和父母的關係都不好,雙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其次,楊廣暗中聯絡和自己關係不錯的大臣楊素等人,讓他們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說自己的好話,久而久之,楊堅夫婦要立新太子時,第一個就想到了楊廣
  • 還有,楊廣和自己的正妃蕭氏之間關係非常的好,這讓獨孤皇后看在眼裡,自然感到非常的欣慰,因為太子楊勇甚至把自己的正妃元氏都給弄得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當然史書中都提到楊廣這一切都是裝給他們看的,但是其他的不說,楊廣登基之後,和蕭皇后之間的感情依然非常的好,一直到他死亡。而且楊廣的幾個兒子都是和蕭皇后所生,這是不可能一直裝下去的。但正是因為如此楊廣的子嗣比較少,所以在後來大隋出現大亂的時候,隋煬帝楊廣能夠用來坐鎮地方的兒子實在不夠多,只能夠把晉陽那種重要的地方,讓表弟李淵鎮守,結果便宜了李淵,李世民父子。

楊勇太子之位被廢,可謂是多方合力的結果,但是和楊勇本人有很大的關係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多種因素綜合下,楊勇最終被廢

楊勇的太子之位被廢,可謂是大隋王朝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對隋朝的影響可謂是自相當深遠的。無論是對楊勇,還是對楊勇的家人來說,被廢掉太子之位都是一件相當悲哀的事情,因為楊勇日後被賜死,也是因為太子被廢事情的延續,楊勇被廢事實上是因為他犯了很多不該犯的錯誤。

  • 首先楊勇在太子位置上沒有掌握好分寸,以至於今隋文帝楊堅都感到不安。因為當了20年的太子,楊勇本身處理了很多的軍國大事,有很多大臣都看好他,自然投靠他的麾下,聚集起了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楊勇也許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是他忽視了他當時還不是皇帝,卻在很多事情上做起了皇帝的派頭,而且他的權勢當時的確已經不在皇帝之下,這更是令隋文帝楊堅感到不滿,最後就有廢了他的念頭。
  • 其次,他在對待自己正妻元氏確實做得有點太過分。要知道元氏出生高貴,並且是他父皇母后給他指定的正妻,他就算不喜歡,也應該認真對待。但是他喜歡自己的小妾雲昭訓,甚至縱容雲昭訓欺壓正妻,最後元氏甚至不明不白的死去了,這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個小事。而獨孤皇后向來非常重視嫡庶之別,甚至主張一個男子最好只娶一個妻子,面對楊勇的所作所為,她自然感到非常的惱火,結果在關鍵的時候,也主張廢掉楊勇。
  • 楊廣雖然在廢掉楊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說實話作用並不是很大。因為楊廣長期不在京城,初期對太子之位並沒有多大野心,只不過後來楊勇太子之位不穩之後,楊廣就積極動作。說到底還是楊勇給了楊廣機會,而楊廣本身也足夠優秀,和妻子蕭氏之間關係相當的和睦,與楊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楊堅夫婦就廢楊勇,而立楊廣。
隋朝的太子楊勇,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為什麼會被廢掉?

楊廣能力雖強,但是做了太多的事情,過度消耗了國力,導致隋朝二世而亡

楊勇的太子之位被廢掉,對隋朝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為後來隋朝短命而亡也與此有很大的關係。倒不是說楊廣的能力不行,光從能力上講,楊廣的能力強楊勇實在是太多,不過正是因為能力太強了,所以楊廣過於好大喜功,在短短的皇帝任上就做了太多的事情,例如修大運河,三徵高麗,建洛陽倉等,極大的消耗了當時隋朝的國力,導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最終都揭竿而起,推翻了隋朝的統治。如果楊勇當上了皇帝,雖然能力較為平庸了一些,但是他不會去做太多的事情,以當時隋朝的國力,如果不是像楊廣那樣過度消耗國力的話,平穩的傳承下去,應該還能夠存活很多年。

結語

楊勇作為隋朝的第一個太子,本身還是非常稱職的,他的才能雖然不如楊廣優秀,但是他本性善良,文學方面的素養很不錯,在協助父皇處理軍國大事上,也是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可是他當太子的時間實在是有點長,將近20年,那隋文帝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刻薄猜忌的皇帝,到了晚年的時候,更是性格怪異,連自己的兒子楊勇都猜忌得非常厲害,而楊勇在很多事情上又沒有韜光養晦,最終反而讓隋文帝感到不安。而楊勇在自己的私生活方面又做的不夠好,因此得罪了獨孤皇后,使得本來應該成為他助力的母后,反而成了廢他的急先鋒。而晉王楊廣看到機會來了,又暗中推波助瀾,最終導致了楊勇的被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