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貧困並不是因為一個人的財產減少了,而是因為他的貪婪增加了。”


這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句話,說得很在理。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它。


一是人類的慾望總是無窮無盡的,那些喊著自己窮的人,很多隻不過慾望裝不滿罷了。


二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不切實際的貪婪往往導致最終的貧困。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總有人幻想著快速抄底然後大賺一波,最後淪為資本遊戲下的新鮮韭菜。


2020亦是如此,疫情突如其來和不斷加重,使人們對資產價格的預期發生了諸多變化。


許多人深信巴菲特“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名言,加以一些網絡上零散的預測觀點,妄圖疫情結束後抄底一波樓市,期待自己就是在最低點買入的那個人。


然而他們都忘了黑格爾的那句真理: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從沒有從歷史中得到過教訓。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這句話可以用在吃野味的人,可以用在負責這次疫情消息處理的人,當然也可以送給滿腦子只想著抄底的那一群人。


以史為鑑,中國多少人曾想著在危機上抄底,然而但凡有這種想法的,絕大多數最終都會錯過。


03年的SARS,疫情過後立即反彈,根本沒給人反應時間;


08年的金融危機,四萬億計劃一出臺,樓市迅速回暖,完全在大家一致悲觀的意料之外。


這其中,有多少人抓住機會的?恐怕大部分都是等房價開始復甦,甚至開始暴漲後才反應過來。


這裡並不是想說這次疫情會帶來迅速的樓市回暖,而是想表達所有的看似準確的預測、推斷、斬釘截鐵的結論,都可能在瘋狂的市場情緒下不堪一擊、出人意料。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沒有誰能夠準確地預見到這次疫情下樓市的短期走勢,更沒有誰能夠足夠精準地判斷整個市場對資產價格預期的情緒。


抄底這個詞,本來就是針對大起大落的。而大幅起落的價格,大多由於市場情緒導致。


抄底,即在所有人都一致看空某種資產導致短期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可所有人的想法,又有誰知道呢?


的確,這次疫情的來臨會使資金鍊斷裂的高槓杆房產投資者斬倉救命,會使手握多套房產的受疫情影響企業主賣房求生,會使資金鍊緊張的開發商降價回籠資金。


但投資者何時斬?企業主何時賣?開發商何時降?這些要爆發就集中爆發的情緒性節點,我們很難判斷。想要做到完完全全的抄底,幾乎不可能。


但是,有一種東西,在投資領域是可以做出有效論斷的。


那就是,價值!


想要在投資中獲得穩妥的收益,通過價值來判斷標的物進行長期的持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房產,也亦然。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疫情之下的短期內,最依賴線下成交的房地產行業必然不好過,大部分城市房價下跌5-10%,是個大概率事件。


但核心城市房產的價值,長期來看並沒有下跌。


我們知道也許國家會出臺相關政策刺激樓市,比如繼續放寬限購、降準降息、放寬二套房的限貸比例等,但什麼時候出來,出來的力度又有多大,我們無從判斷(不過2月20日LPR下降力度可以做參考)。


但是,我們能判斷的是隻要城市基本面沒有變化,該城市的居民需求就只會延後,而不會消失或減弱。


所以,核心城市以及其都市圈的房產依然是我們置業的方向。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包括武漢在內,只要其電子、汽車、醫藥等成規模的產業集群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不改變,其大學生群體超百萬及近年留漢人數遞增之勢不動搖,武漢房產的長期價值還是存在。


那麼,等到疫情緩和,一些價值區域的大開發商也開始打折,不失為一個購房的機會。


但是,我們不必去篤定買入的就一定是最低點,因為疫情結束後,樓市在市民情緒和政策調控的影響下,必然有不可判斷的短期波動。


也不要妄想著疫情來襲,部分資產價格下跌,就可以短期內在樓市收穫紅利,因為即便是黑天鵝事件,國家對樓市主基調仍然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不要妄圖幻想著抄底這波樓市,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總之,凡是以抄底思維來做資產配置的,往往放大了短期的價格變化,忽視了長期的價值考量,導致決策失誤。


所以,請把眼光放長遠,以價值投資的角度來審視房產。挑對城市,選對區域,在疫情完全平息前,在2020延後的需求釋放前,在樓市可能出現反彈前,進行樓市佈局。


畢竟,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當然,這棵樹得有價值。


三瘋長期堅持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並轉發,有問題的小夥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關於南昌房地產行業及市政規劃的優質內容,近期有置業打算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三瘋,三瘋會盡量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