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目前湖北外的地区已经基本控制疫情,社会重心从防疫转向恢复经济。而湖北内非武汉区域也已经大为改善,武汉也取得积极进展;虽然武汉战胜疫情指日可待,但疫情对武汉经济尤其是楼市的影响日趋显现。武汉楼市即将面临大考,尤其是库存或将重回2015。此外,从房价、供求、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将产生新的变化。


房价短期下跌压力增大

武汉楼市库存重回2015


预计下半年,武汉新房房价短期下跌压力增大,各楼盘和房企间的价格战将是大概率的事件,但从长期来看,武汉房价仍将趋于平衡,大涨大跌的可能和基础均十分薄弱。实际上,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排除产品结构因素,武汉房价涨幅仍在继续回落。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从理论上说,决定房价的因素主要有供求关系、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和开发成本变化等。


从供求来看,2020年尤其是下半年武汉楼市供大于求是肯定的。虽然因疫情积累的购房需求会在下半年有一波集中释放,但积累的供应量更大。


亿房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新房住宅供略大于求,截止2019年末,武汉新房住宅存量1284.03万方(含政府团购房),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新增供应约2769.11万方,加上2019年结转的存量,2020年预计总供应4053.14万方(含库存和政府团购),以2019年月均销量算预计去化周期超24个月。从未来总供应来看,已经达到2015年去库存之前的水平。尤其是下半年大量供应集中释放,价格战将难以避免。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此外,各片区分化加剧;其中东西湖片潜在供应高达527万方,此外,黄陂、古田片、蔡甸等区域去化压力剧增;而四新、青山、二七后湖片、光南湖等片区仍面临供应不足问题.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从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和开发成本变化来看,因目前房地产政策并无根本性变化,加上因疫情影响市场和购房者对市场和房价的变化表现出消极预期。但另一方面,随着开工的延期和恢复时间的延长、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可能也在增大,用来对冲楼市负面冲击。


最后,从开发成本来看,作为刚性成本的地价涨幅低于房价涨幅 ,总体刚性成本减小趋势不变。今年武汉住宅类土地平均楼面地价同比上涨9.6%但仍低于房价涨幅。今年武汉地价 /房价占比总体继续降低至37.7%,表明武汉房价趋稳基础牢固,房价刚性成本减小趋势不变。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从片区来看,青山、 关山、汉口中心区、黄陂、汉阳中心区等地价/房价占比超过50%,这些区域房价承压较大。但从刚性成本增幅来看、光谷东、沌口、新洲、南湖、二七后湖片、蔡甸和汉南等片区上升较快。东西湖、古田、江夏等区域大概率回落。


因此,在下半年因供大于求、价格战和以价换量及市场预期等多因素作用下,武汉房价短期走跌的可能加大。但从长期趋势看,大涨大跌的可能和基础均十分薄弱。武汉房价长期稳定趋势不改。


城市规划及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购房需求分化扩大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武汉房地产市场供求、价格等产生直接影响,也将对武汉城市资源配置区域优化 、规划、购房者诉求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从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看,未来将继续核心区+多中心发展、并且加速推进街区制发展;在此次疫情中不难发现,医疗、交通、物流等资源和城市要素配置及使用效率对应对突发灾难尤其是早期灾情的价值至关重要,武汉三环线建成后,多中心格局转为城市核心+功能组团模式。此次疫情,城市资源过度集中的弊端较为明显,造成过度的拥挤和混乱。而多中心的分级结构更利于灾情的防控,如后来的分区方舱模式。


预计在疫情后,东西湖、蔡甸、黄陂、江夏、光谷、白沙洲、四新的新城区所规划的医疗、教育、商业和交通等规划会加速推推进,而此前,除东西湖、蔡甸、光谷等区域外,其他新城组团建设进度有所滞后。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重回2015?战疫后,武汉楼市将如何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