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700 青春与梦想的寄予

中国航空报讯:对28岁的韩嘉威来说,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这段时间打乱了他以往的生活。

2015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韩嘉威加入的就是“新舟”700研制工艺团队。在航空城长大的孩子,对飞机带着天然的亲切。从小就爱看飞机的韩嘉威,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充满遐想与期盼。师傅们和父母都说,一工作就遇到新型号研制,机会难得,对长辈说话的认同, 让他在期盼中又多了自豪、急切。

“新舟”700 青春与梦想的寄予

五年的时间,“新舟”700型号研制历程伴随着韩嘉威人生的每一步。工作上,28岁的他已成长为“新舟”700总装现场五站位工程师、工艺团队主管;生活上,与同是参与“新舟”700研制、中机身工艺员的妻子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家。

春节前,韩嘉威没有像大多数年轻人那样早早就做好了假期旅游或者如何放松的计划,他的规划是初四要开始加班。团队里,几个家在外地的年轻人回去过年了,韩嘉威要在整个假期里担负起团队的工作,仅有的一个在阎良的同事,因为妻子在孕期,韩嘉威早早就“告诫”他:“假期不许加班,在家陪媳妇儿”。

新冠疫情打乱了西飞民机假期加班的安排,也打乱了韩嘉威的计划。疫情会持续多久、对首飞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即便知道自己没有答案,他心里还是一遍一遍地盘算着。

随着各地防疫形势的严峻,小区、企业、地方政府开始招募志愿者。韩嘉威第一时间报了名。怕家人担心、阻拦,他对父母、妻子说:“我保证先保护好自己!这样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我觉得我就该干。”他的任务是在高速路口对人员、车辆按不同单位进行记录、登记。工作不算繁琐,但是要面对的是每个人未知的健康状况。“以前也做过多次志愿者,但这一次最不同,感受到不同以往的责任重大。我应该担负起这种责任,站在前面,让更多的人不用直面危险。”

或许是父母对男孩子从小“英雄主义”教育,又或许是在大学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培养起来的勇于担当的责任心,韩嘉威总有“自己就是应该多担当”的自觉,总想照顾好周围的人。复工之后,有同事身处疫情严重地区无法返岗,韩嘉威主动担负他们的工作任务;因疫情延长的假期影响了一部分研制进度,他反复琢磨着该怎么干才能把时间抢回来。

2月10日正式复工后,部分人员尚未到岗,但静力试验机交付节点迫在眉睫。想到自己五站位的工作眼前还没到最忙的时候,韩嘉威主动请战,担负起总装二、三站位的工作, 为短舱安装和整机划线提供技术保障。这十几天来,只要现场条件允许, 韩嘉威基本就“长”在了生产现场, 一天下来,在型架上上下下无数个来回。

防疫特殊时期,比以往多出不少事。每天早晚,韩嘉威还负责组织办公场地消杀。消毒液浓度高、现场面积大,刚开始,每次作业的时候刺得眼睛格外难受、透过口罩依然呛人,消杀完场地之后,韩嘉威半天才从各种不适中缓过来。每天, 防疫信息收集、上报,安排外地返工人员隔离、联络等大量繁琐的工作, 韩嘉威都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磨炼,不厌其烦地记录、核实,打起全部精神要拼完这场“双线作战”的特殊时期。

“你知道吗?我刚工作的时候, 这个厂房还仅仅是一个框架,什么都没有。我全程参与厂房的建设, 除了规划生产线建设这些工作之外, 我还搬过砖、动手搭过架子……这些年一点一点看着厂房完工、参与的生产线建设规划实实在在出现在眼前、看着“新舟”700飞机从一张张图纸变成现在这样触手可及的产品,我好像感受到父母就是这样看着我一点点长大、成材。”

虽然疫情袭来得猝不及防,但“新舟”700冲向蓝天的步伐没有因此停滞,每一个为它的成长倾注了心血的航空人都在期盼,期盼着亲手将它放飞,在蔚蓝的天空尽情徜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