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營羊坊楊氏家族

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揮使張文始築城堡,名張家堡。張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東南各開一門,東曰“永鎮門”,南曰“承恩門”。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馬營羊坊楊氏家族

張家口也稱東口,有別於山西殺胡口,也稱張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歷史文化厚重,尤其是張庫大道歷史文化,承載著蒙元察哈爾歷史文化的重心,也是晉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近代史不可缺少的一頁,因為張庫大道是從草原通往新疆和俄國的重要通道,是大商道也是重要軍事驛站。


清光緒年間山西省太谷縣惠安村楊氏“走東口”,來到馬營羊坊。這一支楊氏便為馬營羊坊楊嵩山家族的先祖。


楊嵩山父親楊玉山


楊柱(?-1942),字玉山,綽號楊二鎖子。不識字。河北省赤城縣馬營鄉羊坊村人。早些年當過土匪,被土匪張心猿收編當了連長、 馬營保衛團團長。“七·七”事變後,投靠日軍,充任赤城縣日偽警務科長。1940年後,多次與日軍一起到抗日根據地掃蕩。1941年,在其子楊嵩山的影響下,漸漸地,楊柱的思想發生了微妙變化,開始以養病為由,多次迴避進山“掃蕩”,暗地裡與八路軍交換俘虜,秘密為解放區饋贈緊缺物資。鬼子擔心楊柱被“赤化”,1942年的一天,邀請楊柱赴宴,不久楊柱便在赤城去世了,據傳是鬼子在他的酒裡下了毒。


楊嵩山(1914-1946),1914年出生於原察哈爾省(今河北省)赤城縣馬營鄉羊坊村的一個地主家庭。中學就讀於張家口。1938年10月經時任36大隊政治處主任鍾輝琨介紹,他和另一位同鄉光榮入伍,參加八路軍四縱隊,成為赤城最早加入八路軍的青年之一。從此,楊嵩山隨軍先後在鵰鶚、蔡莊子、大海陀一帶活動了半個多月,打了十幾個勝仗。之後部隊開往平西,被編入挺進軍,他很快由戰士升為司務長,參加了隨軍學校培訓班,不久就擔任了代理營長。

馬營羊坊楊氏家族

平北抗日根據地開闢後,領導派他與排長連雲潛回赤城,聯合各界愛國人士抗日,爭取其父日偽赤城縣警察大隊長楊玉山。後被日偽特務捕入獄,之後又押送到偽蒙疆張家口監獄。8個多月後出獄,出獄後繼續做地下抗日工作。為爭取其父、營救區委書記孟憲民、解放赤城做了大量工作。在極其困難條件下,為我軍從敵佔區搞到武器、彈藥、白酒、藥品、衣物、馬掌、手錶、辦公用品等物資。1946年2月18日涉嫌叛徒罪被錯殺,終年33歲。1989年赤城縣為其平反,恢復名譽。


楊嵩山三子楊春


楊春,1943年10月生,河北省赤城縣馬營鄉羊坊村人。畜牧科學家。1961 年畢業於山西晉中農校,同年參加工作。歷任山西省祁縣繁殖站站長、畜牧局副局長、晉中市人大代表,祁縣政協常委。2000年晉升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出席山西省第七次黨代會。承擔過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3項。獲農業部及省科技進步獎7次。

馬營羊坊楊氏家族

在國家及省刊物發表論文22篇。參加全國學術大會6次。 1998年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記一等功。 1997年獲省模範知識分子稱號。 1996 年被中國畜牧獸醫學會授予重大貢獻獎獎章、金鏡。 傳略被收入《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等六部典籍。2003年10月退休,受聘內蒙伊利集團畜牧顧問。


楊嵩山的子女作為革命先烈的後代心繫家鄉,無私奉獻。

曾將落實政策款捐獻給羊坊小學,用以改善家鄉小學的辦學條件。

馬營羊坊楊氏家族

2005年陰曆七月十五前後,為了豐富家鄉文化生活,子女們請張家口青年晉劇團唱了5天(9場)大戲,周圍幾十裡的鄉親們都來觀看,十分熱鬧.平時他們還經常給村裡郵寄晉劇唱片,供老家的人們分享。

2012年9月26日,在“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落成揭幕儀式上,楊嵩山的子女專程從山西趕來捐資,以示祝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