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之雙修祕籍(下)

入靜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一致的。所有的入靜方法都是求得寧靜,使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要真正達到入靜的要求,必須下一番苦功夫,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也決沒有可走。隨著修煉氣功的程度不斷加深,入靜程度也就逐步顯現出不同層次來。入靜大體上可經過三個,達到三個層次:

第一步:一念代萬念,達到初步入靜。初學氣功者最難做到的是入靜,越想入靜越是百念俱起,"心猿意馬"不知所措,閉上眼睛一切還歷歷在目。通常煉功者多選用,即一念代萬念的方法誘導人靜。如觀想法,以觀想藍天白雲,山川,森林花草等;意守法,把意念引向百會、、會陰、湧泉等容竅;數息法,默唸自己的呼吸或聽自己呼吸的聲音等;讀數法,從一到十,反覆重複數數等;還有捻珠法,念,誦等等……,通過上述方法,使煉功者的相對減少,隨著導引進行煉功,煉功中感到身體舒適,情緒安定,常出現輕微的,如輕、重、熱、涼、麻、癢、動等感覺。對於初煉者或層次較低的人來講,用一念代萬念的過渡修煉方法,它僅能使紛壇的雜念得到收斂,拴住"心猿意馬"。但進入初級入靜階段後,切不可著相執著,否則會妨礙人靜的深入發展和功力的增強,也難以達到較高層次的人靜階段。

第二步:遺其欲,澄其心。達到中級入靜階段。入門易,入化難,要進入靜境,絕非易事。煉功者經過初級入靜階段,只是一種暫時的替代法,而不能持久,仍存未純之心,這就是多妄想、多遊思。妄想生,遊思多不覺。法在於,收心人內,自慮,以心,以,斷盡煩惱,安定,關掉,直至進入。這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修到無我方是法,行到無心方人道。修煉人靜,是個慢功夫,長功夫。往往一念剛息,雜念又生,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要"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要獲得的解脫,就要做到見景不,見物不動心,也就是說心不要被景物所牽,解脫就是你找到永恆的生命。所以,在,要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眼不斜視,耳不旁聽,人耳即流的態度。《》上講:"遺欲自靜,而自清。"滅欲自然清靜,神凝氣聚,真氣足而神自靈,凝神聚氣,全在清靜。無所求無所欲,妄想也就無能為力了。氣不清而神不安,神不安而無成矣。寧心無一事,少思必定神安,功夫就在不知不覺無私無慾之中,漸臻上乘。

第三步:修德行貫全程,達到高級入靜狀態。入靜到高級階段,煉功者主要是陶冶情操。涵養道德和引發特殊效應。是氣功修煉的根本原則,煉功的,從根本講,就是看道德修養得如何。有志求功學道者,不但應修身,更應修德。古人曰:"三千內功易成,八百外行難圓。三千內功,修身也,八百外行,修德也。"修煉者只煉功不,像一邊蓄水一邊開閘,只養不煉則切斷活水,無以濟事。功從德上來,德為功之源,作為修養的德,從它的含義上講,德就是得。養德則功進,則功損。道德是的力量,道德能彌補的缺陷。簡而言之,修德不煉功,到老一場空,煉功不修德,心定要著魔。道門名聯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嗎。  養德的關鍵在上,只有想法還不行,要有去行德。《禮記》: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因此煉功要和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整個結合起來,每時都要想到並且做到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乃至全人類,至少做一件好事,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修德還要遵紀守法,助人為樂,淡化名利,講究社會公德。只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也就"人若慈悲何須讓,心本平和不用忍"了。行道在,行德在善命。德增功進,高層次境界時,生命靈通與宇宙交換信息的靈敏度增強,智慧廣大,使人"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運轉同步,獲得宇宙間的更多的信息,包括宏觀信息和信息。善德其實質是調整體內能量的過程,由此純淨身心,喚念本性,消除本性。德高能轉化為透明的精妙體,的本性,同化為宇宙特性和的真正高尚的人。  遺欲澄心,這既是人靜的好方法,也是功力的一個飛躍。修煉到這個層次,煉功者就會一念圓融是太空,立清*之玄要,心身飄浮,一靈獨存,真氣勃發,會不斷出現各種景象,即由熱到光,由光到象,美景現前,在動,超出,返觀內照,內景外現,可見到眾象。如閃電、流墾、長虹、旭日、鉤日或五彩繽紛的,嗅到奇異的香味,甚至看到。出現,或聽到有人在講話等等。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景象,都是下,人體所為,本性的反映。煉功者,對一切景物要不驚不奇、不追求、不貪戀,以防人魔。一切特異現象都是物質、能量、信息相互轉化和作用,切不可神秘化、更不能宣揚封建迷信,才能達到真正的的解脫,得到的。


道教養生之雙修秘籍(下)

最後再講一下,雙修秘籍。

陰陽雙修是必修的,那是在陽神修出以後,陽神與陰神合修,同時修得清淨之身。

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清淨無慾是陽性的,繁雜的慾望心念是陰性的。這是古人的陰陽理論。陰陽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男女只是陰陽範圍中的一個概念。修煉最基本的是讓人心平靜下來,不讓人執著,有貪心心念。舉這個例子講那個道理,都是讓人明白道理,最終讓人平和的安靜下來。不抱有任何目的的潛心修煉。

修成陽神後,陽神的魔性是先天的罪業,識神的貪心妄想執著慾望是後天的罪業,都需要克服掉,才能獲得清淨之身,才能修成正果。陽神識神一起同時修煉,識神是陰性的,又叫陰神,所以又叫陰陽合修。這個陰陽可不是男女。陽神由仙師接走,養育修煉,消去魔性。識神陰神,就是後天的凡人,也要在人世間修行心性,明白道理。

陰陽修煉,陰神與陽神的心性要一樣,才能合一。如果陰陽二神的心性不同,意見不一,一個要這樣做事,一個要那樣做事,二人就會爭鬥起來,必須真正的一心才行。就是外靈附體也是的,剛開始上人體時,要把人的靈魂控制住才行,不然也無法利用人的身體。

要打敗人的靈魂,人的精神,身體就會產生變化,大病一場,就有了神通了。而有的人沒有感覺,是因為從小就開始附體了,只是年齡小,沒有開始行功。或者是自己的靈魂丟了。人的靈魂陽神修成之後離開身體,再回來,等於自己的靈魂附體自己。陰陽二神要一心,首先要捨去自我才行,這就是修心性的原因。清淨心,安心。

能讓人安心靜心的方法很多,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又比較穩當的。男女雙修也許行,但是,那也只是適合極極少數的幾個人而已。且是偷偷的,心底坦蕩蕩的,不抱有目的的。如果變成了淫亂,連自己的一點點精炁正氣都損耗了,談何修成正果。

有的人講這樣做是教人捨去尊嚴,放下架子。但是別的方法也不是沒有。在單位、家庭、社會上,處處低人一等,忍讓,打罵不還,不執著臉面、尊嚴,名利。不是一樣有效嗎??又有人講,叫你捐錢是不讓你貪財,如果一開始就不爭豈不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