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贴身保镖,武功有多高,只用一招就把霍元甲撂倒了吗?

大鹏侃历史


慈禧太后是晚清数十年间实际最高的统治者,这样一位大权在握的人,身边的安保工作自然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我们今天要介绍一个人,他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带刀侍卫,也算得上是他的贴身保镖,个人武功是非常高强的,仅仅只用了一招,就将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当时的霍元甲大侠给撂倒了。估计都很少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可见他为人是相当低调的,而且名气上远不如霍元甲,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作为慈禧身边的这个贴身保镖的传奇故事。

他就是清末非常杰出的武学大师,李瑞东出生于1851年,是现在天津市城关镇武清区东街人,他家祖上三代为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官二代,尽管出生于官宦之家,但是从小就是文武兼修。这又便很喜欢刀枪棍棒,7岁的时候就拜了大刀孙为师,开始正式的学习武术,到了12岁又被推荐到城东关帝庙找韩道长学习少林拳法。后来再大一点之后,又被韩道长推荐去学习了脚法。由于从小学习武术,李瑞东身强力壮,再加上平时跟着父亲学医,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内外兼修,文武双全,并且爱好江湖道义的英雄好汉。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端王府总管王兰亭在外出办事的时候途经李瑞东的府上并小住了几日,他每天都看到这个少年都在非常刻苦的练功,觉得他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代武学大师。所以就带着这位初出茅庐的少年,到全国各地去办一些非常有名的武术大师进行学习,通过广大名家武学将精髓熔炼于一身,最终通过自己学到的这些东西演化出李氏太极拳,成为了响当当的一代武林宗师。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端王府就派出了李瑞东去宫中给慈禧太后庆生,表演了一套行云流水的拳法,慈禧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不错,就将他留在宫中担任带刀侍卫,以及作为一个教练来负责后宫的安全。李瑞东在太后特别的赏识之下,他的升职之路走的是相当的顺畅。这就引起了其他的侍卫的不满,经常被其他人挑衅。毕竟这个人从到宫中之后又没有表现出他个人有多么过人之处,其他人根本不服他,所以有一次其中一个贴身侍卫张斌如就趁着李瑞东在休息时故意找麻烦,但是没想到李瑞东一拳打出去之后,瞬间就能穿透木板隔墙,可见他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这件事情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去敢找他的麻烦了。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向西逃窜,当时的李卫东作为贴身保镖一路护送。按理说他这样为慈禧卖命,等到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之后,必然会大加封赏。可是没想到只许他要迫于八国联军的淫威,就将负责支持义和团的端郡王治罪,而李瑞东是由端郡王举荐给慈禧的,所以也就因此受到了牵连,被迫离开皇宫回到了天津老家。

李瑞东回乡后,当时对他非常敬仰的霍元甲就来拜访他,想要跟他切磋一下武艺。所以他生性豁达,对于后辈都不吝赐教,跟他交手了几回合。按理说当时的李瑞东已经50多岁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已经开始退化,而霍元甲才30出头,身体状态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阶段,李瑞东跟霍元甲交手不一定能占到好处,可是没想到二人刚一交手,霍元甲就已经明白自己不是李瑞东的对手,他的一些拳法套路都被吕立东很强烈的化解,并且他还能够抓住机会后发制人,一招就将霍元甲给撂倒了,学武之人,技艺不精就只能够甘心认输,霍元甲也是如此,既然输了,那也就没得说。

李瑞东回到老家之后,除了偶尔接待社会名流和武林人士的来访,他也全心编撰自己的拳法,他深刻明白,当时的民众对于国家意识非常淡漠,以及整个民族精神的颓废,对于这样的情形,他表示出非常的担忧,为了能够凝聚民心,以武强国便创立了武德会,后来又将其改为中华武术会,联合了很多武林名门,共同来筹建。可见这样一位武林大师,不仅自身武功高强,同时还心怀天下。他的行为充分彰显出了华夏儿女骨子里面那种宁折不屈的品质以及尚武精神。


小芊芊爱历史


他一招制服霍元甲,当时他已经53岁,霍元甲小他17岁,36岁。一个老者,不费吹灰之力打败年富力强的武林后起之秀,可见他武功之高。

奇人

此人名叫李瑞东。李派太极拳创始人。他父亲懂武艺,精医术,常常免费为乡亲治病。耳濡目染之下,李瑞东也自小学习医术与武术。

医术与武术,是有许多相通之处。医术的钻研,帮助李瑞东的武艺的突飞猛进。

李瑞东自小天赋极高,家传武艺娴熟。年轻时,也设下擂台,屡战屡胜。直到父亲的一位王姓朋友到来,二人切磋武艺,李瑞东毫无招架之力。

打不过的李瑞东没有沮丧,反而要拜王姓朋友为师,王姓朋友因与李瑞东是平辈,没有同意,却代师收徒,与李瑞东成了师兄弟。此人就是太极宗师杨露禅的大弟子王兰亭。

杨露禅死后,王兰亭也跟随一代武林奇人董海川学艺八卦掌。李瑞东打下坚实的武学基础。掌握太极、八卦多门武艺。

后来,李瑞东跟王兰亭入京,任职端王府。期间结识少林寺龙禅法师。互教武艺。又拜岳青山学习岳家心意六合拳。

后来慈禧六十大寿,端王载漪带着师父李瑞东贺寿。李瑞东在宴席上,表演了武功。技惊四座。慈禧大喜,当场让李瑞东任二等侍卫兼侍卫教师。

在宫中任职期间,李瑞东认识了武当大侠甘凤池的后人,108岁的甘淡然,学习武当太极拳。

李瑞东先后跟随王兰亭、董海川、龙禅、岳青山、甘淡然等当时顶尖高手人学武,博采众长,晚年创出“李家拳法”。

奇事

李瑞东一生,败过两次。一次是败于王兰亭,一次败给甘淡然。


虽经失败,李瑞东却好学谦逊,打不过你,我就拜你为师。

李瑞东任职大内侍卫时,初来乍到,有人不服。其中有个叫张斌如的侍卫,自恃武艺。与李瑞东较量。

没成想,只一招,李瑞东就把张斌如打倒,张斌如破墙而出,倒在隔壁房子里。

张斌如也不是愣头青,跟李瑞东一个心思,打不过,就拜师。

李瑞东故意刁难,想拒绝,便让张斌如拜为师爷。张斌如丝毫不犹豫,拜李瑞东为师爷。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跑路。李瑞东心灰意冷,曾孤身犯险,大战长枪短炮的八国联军。侥幸逃生后,回到老家。致力武术传承。

李瑞东在老家,是个富户。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时常接济穷苦百姓,赠医施药。

又广收门徒,传授武艺。定下戒规,约束弟子行为。创立“中华武士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比赛。

李瑞东不仅武艺高强,为人急公好义,更是为世人称道。

奇能

晚年回乡的李瑞东,名声响亮。来拜访者络绎不绝。

霍元甲就是其中一个。

面对来访者,李瑞东都是好酒好肉好招待,甚至资助回乡。甚至因此,让大富户的李瑞东,卖掉田产家私,也要让这些“外来人”不受拮据。

长此以往,李瑞东反而有些捉襟见肘。即便如此,李瑞东为从未向徒弟开过口。

霍元甲到访,与李瑞东交手,一招落败,三个回合就武力再战。

李瑞东武艺到底有多高?没人知道。但他一个徒孙曾在济南打擂,无人能敌。

若真要对李瑞东的武艺水平有个结论,那只有四个字,出神入化。

结语

李瑞东的成就在武学,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德行。

他品质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而再加上出神入化的武艺,是如虎添翼。

李瑞东武艺的成就除了自身天赋之外,与他勤奋与大度是分不开的。

勤奋让他武艺的技巧,娴熟。大度让他武艺的境界,开阔。

晚清民国时期,虽然国家动乱,可是时势造英雄,因为时局不稳,反而出了很多顶天立地、神乎其神的英雄。

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不就是个人力量铸就国家力量吗?


黑白历史说


1894年11月7日,慈禧在宁寿宫举行60大寿庆祝活动。本来在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的精心筹备下,这场铺张的庆典原计划在颐和园隆重举行。可是由于这年的7月,甲午海战爆发。正在战事紧张的时刻,慈禧不得不缩减了庆典规模,改为在宁寿宫为自己祝寿。在这次庆典上,皇室的贵族王公们都带来自己的“节目”为庆典助兴,以讨慈禧的欢心。

其中,端郡王载漪(其妻为慈禧之侄女)带来王府的一位拳师登台表演。只见他身轻如燕,穿梭于宫殿顶梁之间。慈禧观之不禁叫绝,称这位拳师宛如神鹰。事后,这位拳师被慈禧留任宫廷侍卫兼武术教官。他就是李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李瑞东。


李瑞东祖籍山西,家族于明朝永乐年间迁居河北武清。李家世代经营药材、粮行等,富甲一方。李瑞东的父亲李小莲曾在县衙做过小官吏。

李瑞东生于咸丰元年,在他七岁时,家人便为他延请武师教习武术。李瑞东也有习武天赋,特别是他在师从李老遂学习九番鸳鸯腿8年后,武艺大有长进,碗口粗的木桩被他踢中应声而断。

此后,李瑞东在武界开始崭露头角。他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先后跟大刀王五、王兰亭学习腿法、太极拳等。

王兰亭是杨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的徒弟,尽得杨露禅真传。王兰亭当时在惇王府任总管,他非常看重李瑞东,认为李瑞东文武兼备,是可塑之才。日后,他结伴李瑞东先后向岳青山学习岳家拳、向八卦掌大师董海川的徒弟尹福学习八卦掌、向少林寺海川大师学习少林功夫。


后李瑞东又师从江南大侠甘凤池的后人甘淡然学习武当金蟾派。

李瑞东虚心结交武学人士,或结友或拜师,博采名家众长,加之自己的潜心琢磨,渐成为一代武术大师。

从光绪六年起,李瑞东在恭王府、端王府等多个王府任过武术教师,直到光绪二十年被慈禧召入宫中。

李瑞东入宫三年后,很快晋升为正四品的二等侍卫。李瑞东的快速晋升也引来其他侍卫的妒嫉,不少侍卫对李瑞东也是心中不服,多次与李瑞东单挑,但都被李瑞东几招挫败。

李瑞东虽然身为慈禧的侍卫,但他深明大义,对在维新运动中被捕的谭嗣同等人深为同情,并积极营救。


谭嗣同被捕后,大刀王五会同李瑞东设法营救。李瑞东利用自己在宫内任侍卫的便利,买通狱卒,欲用调包之计营救谭嗣同,但没有成功。

随后,李瑞东等人又想在法场劫走谭嗣同等,但却无法靠近谭嗣同。眼睁睁目睹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害。

1900年,为截断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之路,李瑞东率弟子赴武清参与破坏联军必经的铁路,并在武清城南,趁联军抢修铁路之际,杀死大量联军。

联军攻破北京后,慈禧携她的另一个侍卫宫保田西逃,李瑞东留京与市民坚持与联军抗争。

1901年,慈禧由西安回京,主战的端王载漪被发配至新疆。受载漪的牵连,李瑞东也被迫离宫,隐居在北京设堂授武,二年后回到家乡武清。


回乡后的李瑞东专注于研究武学,李瑞东创立的李式太极拳也是在这时趋于成熟。

霍元甲与李瑞东比武事件就发生在李瑞东归隐家乡的这段时间。

当时霍元甲在天津法租界怀庆药栈海河码头做脚夫。由于霍元甲精通家族的秘宗拳,身体又强壮有力,在脚夫当中很有名头,做了脚夫们的带头大哥。

在脚夫当中还有一位叫金达官的大力士,因与霍元甲比试输给了霍元甲,就激将霍元甲与李瑞东比试,赢了李瑞东才是真本事。

于是,霍元甲赴武清与李瑞东会面。霍元甲先与李瑞东比试摔跤。可霍元甲先用脚用力踢李瑞东的腿,李瑞东竟纹丝不动。


而后,霍元甲用秘宗拳与李瑞东比试。李瑞东只出了一招,霍元甲就跌倒在地!霍元甲因此对李瑞东非常折服,而当时不知因何原因,在津门却误传霍元甲战胜了李瑞东。

1910年,胸怀以武强国之梦的李瑞东在天津创办武德会,讲授《道德经》、授习武术强健体魄。后天津武德会改称中华武术会。

1917年正月初一,66岁的李瑞东因煤气中毒在家中去世。

李瑞东自幼习武,遍访名师,集名家之长,练就高乘身手。入皇宫任侍卫,抗击八国联军,营救变法志士,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岁月是一条河流


慈禧的贴身保镖是御前头等侍卫,武状元出身。武功依然很高。据说子弹都打不到。


一招撂倒霍元甲那不一定。首先慈禧活着的时候不可能比武,慈禧死后,这位保镖就被张作霖请去做保镖了,张作霖死后就基本半隐居了。有没有见到霍元甲也不知道。就算见了也不会一招大败霍元甲,因为霍元甲那也是清末五大高手之一,已经很有名气了




梦想努力乐观


慈禧太后身边不叫保镖,当时称呼为贴身侍卫。慈禧身边侍卫很多。他们高大强健而机警,不是普通的人。慈禧太后的头等贴身侍卫是武状元叫张蜀锦,身材魁梧,武艺精人,在全国会试中,张蜀锦过关斩将轻松获得会试第一,被推荐到殿试,殿试中张蜀锦马步箭连连命中,12力的强弓拉满3次。300斤的重石轻松提起,120斤的大刀连续舞花,震惊了所有人,得到了慈禧的认可,慈禧把他定为贴身侍卫。霍元甲的功夫练的叫迷踪拳,又称燕青拳,是燕青拳的高人曾在霍家居住过,将此拳法传下来的,很少外传。真实生活中的霍元甲是天津人28岁在码头干装卸有一身力气,在家排行最小,实际情况功夫不如其父兄,他就是当时敢于出来与洋人比武的事迹被当时所赞扬歌颂。从两人的实际情况比较来看,慈禧身边的侍卫是全国选拔的精英,二人要是比武过招儿的话,张蜀锦可以一下撂倒现实中的霍元甲。



心海云花开


众所周知,慈禧作为晚清实际掌权者,加之其作为“保守派”代言人。因此想将慈禧除之而后快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要除掉了慈禧便可以改变一切,其实这是一个荒唐的观念。因为慈禧,只不过是满清守旧权贵嫩的代言人而已,除了一个慈禧,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慈禧站出来。

不过,为了防止这样子的事情发生,慈禧的身边有着一群武功高强的“贴身保镖”。就如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代武学宗师李瑞东,作为慈禧太后贴身保镖的他武艺高强,仅用一招就将霍元甲撂倒了。

不过李瑞东虽说武艺高强,但为人却十分的低调,以至于我们今天谈起李瑞东,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反观霍元甲、黄飞鸿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么这个李瑞东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李瑞东于1851年,生于今天津市城关镇武清区,祖上三代为官,是一个典型的官三代。但是李瑞东岁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却没有那种官宦子弟的纨绔之气,而是自幼喜欢舞刀弄枪,在7岁的时候就跟着“大刀孙”开始习武、12岁跟韩道长学少林拳、随后又与李老遂学腿脚功夫。

不过最重要的人还是王兰亭,王兰亭曾携李瑞东向岳青山、董海川还有包含嵩山少林寺的海川高僧等众多的武术大师学习。李瑞东也因此能集百家武学于一身,其后更是根据自己的所学创出李式太极,终成一代宗师。

在慈禧60大寿时,李瑞东因机缘巧合之下又有载漪的力荐,便入宫当了四品带刀侍卫,成为了慈禧太后的贴身保镖。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受到载漪的牵连,离开了皇宫,回到天津老家。

回到天津老家后,霍元甲便慕名前来拜访,并非要跟李瑞东切磋比试武艺。就这样50多岁的李瑞东和30岁的霍元甲交上了手,虽说霍元甲正值壮年,在年龄上占据了优势,不过显然霍元甲不是李瑞东的对手,他所出的每一招都被李瑞东化于无形。待到霍元甲出招结束后,李瑞东瞅准时机,仅用一招就将其撂倒了,霍元甲也是输得心服口服

回到老家后的李瑞东,还创建了“中华武术会”,以凝聚民心、以武强国,在普及中国武术与增强人民体质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像素说


现在的中南海保镖,都是要求在几秒解决问题的。不可能出现打过去打过来的问题的。

一般现在再高的高手同时面对二三实力同等级别的时候基本都是跑。同时上来三个人一个抱你的头,一个抱你的一边一支手,那你就差不多完蛋了。绝没有你挣扎的余地。

有一次抓一大佬,直接在机场停机坪抓,大佬带有二保镖,我方开邮政运货车伪装。经过的时候同时跳下二战士,一人控制一保镖,保镖想反抗,哪有那么容易。因为是突然袭击,不可能让你有第二招发出来的。基本就是一招就得手了。剩下的就很顺利的抓住大佬了。开始保镖想反抗,一用劲,就像遇见了铜胳膊一样被锁得紧紧的。基本一招得手,再加上说是国安的。就放弃挣扎了。所以基本上一招得手也是应该和必须的。

如果真是国家保镖遇见霍元甲这样的高手也应该是一招得手才对,只不过不可能只安排一位国家安全人员,起码会安排3-5人。要的就是一招制敌。绝不可能让其跑掉和还手的时间。


A姚云勇


民国初期的霍家拳是非常有名的,特别是霍元甲更是那个时代非常厉害的一个武术家。而且霍元甲曾经打败过外国来华挑战的大力士,为当时常受凌辱的中华民族出了口气。

但是据传,晚期时期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御前侍卫李瑞东,曾经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贴身保镖,曾经和霍元甲秘密切磋而一拳将霍元甲打败。不过,李瑞东是因为给遭人唾骂的慈禧太后当保镖,所以名气不如霍元甲大。

这个李瑞东是晚清直隶武清城县人,出生于1851年,名树勋,字文侯,号瑞东,别号“烟霞逸士”。她性格豪爽,为人慷慨大方,素有“小孟尝君”之称,因为鼻子扁长,所以又有“鼻子李”的绰号。

李瑞东出身富裕家庭,父亲是一名县衙官吏,而且精通医术,家中有几十亩良田和80余间房屋,而且还开了一间“济生堂”药房,生意十分红火。所以李瑞东5岁便随塾师诵经,7岁开始学武术,12岁就随道长练习少林功夫。后来,李瑞东又先后恭拜甘淡然、大刀王五、河北饶阳戳脚门大师李老遂、八卦掌大师董海川、杨露禅的大弟子王兰亭和六合拳大师岳青山。

出师后的李瑞东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有一次,听说一大户人家养有4条藏獒,专门吓唬过往行人,甚至咬死过人。李瑞东知道后决心铲除这四条藏獒。当李瑞东经过这户家门口时,4条藏獒立刻冲出来凶猛地咬住他的腿。李瑞东大吼一声,4条藏獒立刻嚎叫着逃走了,据说,是李瑞东凭着深厚的内功,震掉了藏獒的牙齿。

当时清廷里的端王载漪听说李瑞东的高强武艺后,于是将李瑞东请入宫中,要拜他为师学习武功。慈禧太后60大寿这天,载漪带上李瑞东一同来庆贺,并要求他当场露两手给慈禧看,以增加喜庆气氛。

只见李瑞东表演了一套拳术后,又施展出绝世轻功,像白鹤一样在颐和园顶上飞来飞去,更像样子般穿梭于殿梁之间,并向众人行拱手礼,赢得众人阵阵喝彩,慈禧太后更是说道:“真乃神鹰也!”并当场授予他二等御前侍卫官位。

八国联军入侵时,李瑞东没有随慈禧太后西逃,而是留下来参与了抗击侵略者。有一次他被包围在一所四合院内,李瑞东以缩骨大法钻进了一口水井,那些外国士兵找来找去,最后往井里打了一顿乱枪,李瑞东竟然贴着井壁躲过了子弹。

霍元甲和李瑞东到底谁厉害?

霍元甲在码头当脚力时,与一位叫金达官的汉子比试摔跤。结果金达官败给了霍元甲,于是对霍元甲说,假如能够胜过“鼻子李”,就确实算你霍元甲厉害。霍元甲听说后便来到李瑞东家想见识见识一下。

这时的李瑞东已经53岁多了,比霍元甲大17岁。见霍元甲到访,于是热情款待。两人聊过之后,李瑞东问霍元甲练的是什么功夫,霍元甲便说摔跤。李瑞东走到院子里,让霍元甲用脚踢他几下,霍元甲使劲踢去,却见李瑞东纹丝不动。李瑞东要他使出绝招,霍元甲使出迷踪拳,几招过后,霍元甲最后被李瑞东打得跌倒在院子里。

但是另有一种版本,说是李瑞东被霍元甲打败,而据李瑞东先生的后人描述,这场秘密比试并没有分出胜负。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不喜欢吃白菜


慈禧作为太后她的贴身保镖当然也不只一个人,其中有两个特别有名气的,一个叫李瑞东,另外一个叫宫宝田。

题目中说的与霍元甲比武的应该是李瑞东,李瑞东其实比霍元甲还要大17岁,他确实曾与霍元甲交手,而且取胜了,但说是一招取胜还是有些夸张了。

其实李瑞东并不是慈禧贴身侍卫中最厉害的一个人,慈禧的贴身侍卫中有一人可以与李瑞东匹敌,此人就是宫宝田。

宫宝田最开始是光绪皇帝的侍卫,后来成了慈禧的贴身保镖,清朝灭亡后,宫宝田又被张作霖找去了,并且被重用。那么这个宫宝田真的会武功吗?别说,这事还真有记载。

宫宝田27岁进入皇宫,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就是侍卫首领,在当时是四品官员。那么为什么慈禧和光绪开始就重用宫宝田呢?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文章。

古代皇帝从小起,就要学文习武,尤其是到了清朝,皇帝更是要勤加练武。因为清朝是满人统治,清朝的天下也是从马背上得来的。

光绪皇帝小时候有位教拳的师父,这人叫尹福,是当时有名的武术大师,而宫宝田就是这位大师的徒弟。尹福见到宫宝田后,觉得他是练八卦阵的奇才,所以就将八卦阵传授给了宫宝田。

这样来看,宫宝田也可以算是光绪皇帝的师弟,光绪自然清楚尹福的本领,所以他相信宫宝田肯定也不错。

那么宫宝田在当侍卫时表现如何呢?有没有辜负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厚望呢?

平时宫宝田在皇宫里也就是操练一下侍卫,显示不出他的厉害。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慈禧太后向西逃到了西安,在身边护驾的就是宫宝田。由于宫宝田办事得力,被慈禧亲赐黄马褂。慈禧能顺利到达西安,宫宝田真是功不可没。

清朝灭亡时,宫宝田也只有四十来岁,那么他的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呢?

清朝灭亡后,宫宝田也曾十多年无事可干。直到1922年,此时的宫宝田已经52岁了,东北军阀张作霖想要招募宫宝田。

宫宝田一身本领也不愿意虚度光阴,所以就答应了张作霖。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当侍卫肯定是不行了,他就负责训练士兵等。

李瑞东和宫宝田作为慈禧身边最得力的保镖,都是当时身怀绝技的高手。


斯幽说历史


李瑞东出生于清末官宦之家,家境殷实,自幼聪明好学,喜好拳脚棍棒。早年的时候,他就去到少林寺学习功夫,整日勤学苦练,渐渐地在当地开始崭露头角,与人切磋武艺时从无败绩,已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功夫高手!

当然了,李瑞东的成功也自然离不开师傅的指点,在李瑞东的一生中一共经历了六位武学大师对他的教诲。这样如此千载难逢之机会可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

从青年时期与大刀王五深交习得山东教门弹腿开始,到后来结识杨露禅的大弟子王兰亭习得杨氏太极拳、与嵩山少林寺掌门龙禅法师进行武术切磋时领悟到了少林正宗功夫、到北京拜会董海川学习八卦掌、拜岳青山(岳飞后裔)为师学习岳家心意六合拳法、拜甘淡然为师学习武当金蝉派太极功真谛。

李瑞东在众多武术家的指点与教会之下,使得他逐渐成长为一代武术大师。

进宫贺寿,成名立腕

虽然此时的李瑞东已经是小有名气了,但是其本身还没有真正的成为“大腕儿”,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894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期间,为了讨好这个大清朝的一把手,各路高官争相赠送贺礼,端郡王载漪除了赠送贺礼之外,还邀请来李瑞东在宴会上表演武术助兴。在宴会上,李瑞东以其精湛的武艺震惊了在座的高官和外国使节,赢得满堂喝彩。

而在这样隆重的场合之上,李瑞东的精湛武艺为大清朝挣得了荣誉,使得慈禧太后心情大悦,于是便将其留任在皇宫中,担任二等侍卫兼武学教练。李瑞东初来乍到就赢得了慈禧的好评,并许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不免引起了宫廷众多侍卫的不满,因此不断有人前去找他切磋。

而其中对李瑞东的突然到来反应得最为激烈的是当时宫廷里的一等侍卫“张斌”,他多次对身边的人说要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李瑞东。最后在一番“密谋”之下,两人终于约定在宗人府进行比武。

在对战中,张斌摆好了架势,但是李瑞东却坐在椅子上,对张斌不屑一顾,张斌见到李瑞东如此轻视自己,顿时心中暴怒,随后便开始拳脚相加向李瑞东打去。

李瑞东起身顺势给张斌一脚,张斌被狠狠地踢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随后,张斌便起身拜李瑞东为师,一开始李瑞东是拒绝的,但实在经不住张斌苦求,于是便答应收他为徒。

辞官回家,为民除害

庚子事件发生后,李瑞东已经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不对它抱有任何希望了。虽然此时的李瑞东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保镖,有着较高的名望和地位,但是在面对这样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他实在是没有任何信心继续坚持下去了。于是,他便辞官回到自己的武清老家,潜心研究武学。

李瑞东不仅武艺高强,而是还有着较为精湛的医术,在他回乡之后,经常都有人来请他为家人看病。有一天傍晚,李瑞东正在与家人吃饭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找他去帮家人看病,李瑞东放下碗筷便和此人一起前往他家中。

但奇怪的是,从出了李瑞东家门走了不远之后,那人便绕道走了,李瑞东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绕道走呢?”那人回答说:“前面有一大户家养了四条恶犬,经常跑出来危害乡邻,但大家都只敢怒不敢言!”

李瑞东听后非常生气,于是便让此人带路,去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等到他们行至此人家时,只见四条恶犬张着大嘴向李瑞东二人直扑过来,李瑞东将那人推开,随后左右两拳相继出击,就将两条恶犬给击飞了出去,另外两只已经扑到跟前,紧紧咬住李瑞东的大腿不放,李瑞东爆喝一声,只见这两只恶犬满嘴是血掉头就跑。

此事过后,此条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皆对李瑞东的义举颇为赞赏!

声名大噪,众人来访

李瑞东回乡后,因为其武术高强、品德高尚,引得很多人来访,其中霍元甲就是众多来访者之一。在面对来访者,李瑞东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不仅与他们切磋武艺,甚至还资助他们返乡。其中霍元甲来访的时候,便与李瑞东切磋武艺,但怎料仅一招,霍元甲就被撂倒了,三个回合之后,霍已无力再战。由此可见李瑞东武艺之高强。

小结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李瑞东做的一个简单介绍了,实际上让李瑞东成名立腕的并不仅仅只是他高超的武学,更重要的是他那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优秀道德品质。而这样的人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你们说呢?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