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倒下了,但何時校園才能安靜,老師才能安心,教育不再浮躁

曾經名噪一時的名師胡紅梅,被人舉報抄襲,現在處理結果出來了。

3月6日,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官網發佈情況通報,對如意小學教師胡紅梅學術不端行為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如下:

2.撤銷其如意小學副校長職務,調離教學崗位。

3.撤銷“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

4.撤銷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

在本學年度師德師風考核中將其定為“不合格”等次

除此之外,對胡紅梅已經獲得其他相關榮譽稱號,將配合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相關規定處理。


胡紅梅倒下了,但何時校園才能安靜,老師才能安心,教育不再浮躁

看到這樣的結果,很多網友拍手稱快,也有網友表示這遠遠不夠,必須痛打落水狗,讓她永無翻身之機。

作為一個教育人,在震驚、憤慨之餘。不能不深入思考,一個胡紅梅倒下了,但教師何時才能安心從教,教育不再浮躁?

校園本應該是一片淨土,遠離塵世的喧囂,遠離世俗的紛紛擾擾,除了孩子的歡聲笑語,就應該是琅琅的讀書聲,但不知從幾何開始,校園已不再寧靜,老師也不再安心。

大多數老師沒有胡紅梅那樣的“宏圖大志”,不想到省裡、全國獲得那麼多名頭和稱號,也許大多數人也沒那種“能力”,但老師哪個消停過?


胡紅梅倒下了,但何時校園才能安靜,老師才能安心,教育不再浮躁

職稱,老師之殤

不要說老師也充滿銅臭,老師首先是一個職業,為師也是謀生之道。現在大多數老師工資在三四千元,而要想多拿一點工資,唯一的出路就是儘快評上高級職稱。一樣學歷的老師,一樣的工作經歷,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之間相差2000元左右,你說老師能怎麼辦?在現在的職稱制度之下,你讓老師都講情懷,都清心寡慾嗎?

而現實又是能折騰的早早評上了高級職稱,拿到高工資,然後在職不在崗,在崗不在教,教個副科,搞個後勤,你讓那些安心從教,兢兢業業的老師情何以堪?

老師不安安靜靜教書,還在做什麼

現在老師們除了正常上課,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考核,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總結,沒完沒了的各種活動,非教學工作,花去了老師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

除此之外,還想著各種各樣的的優質課、論文、課題研究……

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一個小學老師你讓他寫專業論文現實嗎?轟轟烈烈的搞課題研究現實嗎?變著花樣上縣裡、市裡、省裡的優質課不是勉為其難嗎?但不搞行嗎?

評職稱沒有這些榮譽證書,憑什麼評啊?你的積分上不去,就沒有名額,沒有名額,評職稱你就歇歇。


胡紅梅倒下了,但何時校園才能安靜,老師才能安心,教育不再浮躁

於是在浮躁的大背景下,教育也不再安靜。老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論文拼拼湊湊,甚至抄襲;課題不靠深入實際,靠編靠寫,都是一些假經驗、假體會;優質課成了演戲,老師、學生搖身一變成了演員……

為此還出現了一些新職業,論文寫手,約稿人,真真假假的書刊、雜誌,五花八門,花錢就能買,論文造假已是公開的秘密。

這不是老師論文造假的理由,但卻是事實。

有多少老師願意這樣做,他們也累,更怕折騰。但不折騰你就只能原地踏步!

胡紅梅固然有一定的能力,但僅憑課上的好,安分守己能這樣大紅大紫嗎?正像有人說的那樣,胡紅梅抄襲的那些原作者,為什麼就黯然失色?


胡紅梅倒下了,但何時校園才能安靜,老師才能安心,教育不再浮躁

胡紅梅只是個例,但背後映射出教育的浮躁,無數老師深受其害。

胡紅梅只是個例,走到極致的個例,但捫心自問,老師的論文有多少不是拼盤?

轟轟烈烈的課題研究,掛名的那麼多,有多少參與者甚至連課題名字都說不清?

優質課裡又有多少水分,有多少演的成分?

胡紅梅倒下了,但無數老師深受其害,胡紅梅事件其實是教育浮躁、教師急功近利的表現。

教育需要安靜,折騰不得,如何從根本上消除教育的浮躁、教師的急功近利才是根本,不然倒下一個胡紅梅有什麼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