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樹的漁村“網事”

緊靠松花江的榆樹五棵樹劉家窩棚,是一個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屯,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以種田為生。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的許多村民種地是把硬手,捕魚也是把好手,農閒時就去松花江上捕魚。把捕到的魚拿到集市上去賣,換點零花錢補貼家用。所以家家都有木船和漁網,人人都會織網和捕魚。

手工織網的時代

計劃經濟的時代,社會封閉,物資匱乏。捕魚買不到現成的漁網,只能用手工織網。那時,織好一張網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半載。而且網的種類很多,有大網、二大網、拉網、張網(也叫呆河網)。這些網都是用洋線(即線繩)織的;還有以魚種命名的網,如白漂網、皇姑網,還有以網的特點命名的,如三層網、底掛網等,統稱為掛網,這些網都是用蠶絲織的。

入冬以後,家家就開始織網了,姑娘、媳婦是主力,孩子、老人是幫手,有時一家人齊上陣。製作一張網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程,織網首先要準備工具,織網的工具一是梭子,二是織板子,當然還有倒絲線用的鬧子,纏絲線用的逛子。這些工具一般的家裡都有,如果沒有也可以動手製作。根據所織網的規格,用竹片刻成梭子,削成織板。把絲線備齊了,由熟練且有經驗的人起頭開始織網。織網每次只能織半個眼,如果織一寸的網眼,織板就是半寸的。既可以一個人織,也可以兩三個人織,大型的網也有五七個一起織的。網眼的大小根據網型來定,比如大網是三寸的網眼,拉網是四分的網眼,還有張網開口處是四五寸的網眼,逐漸縮小,到網的尾部變成四五分的網眼。捕魚的人常說:網是給魚織的,魚不是給網長的,魚過千層網,網網都有魚。

織網速度快的人織網,只見織網的梭子在手裡翻飛,往往把一旁的人看得眼花繚亂。村子裡有姑娘織網織得好的,適齡的小青年們往往有事沒事去看織網,有話沒話地搭訕,也有去找姑娘拜師學藝,在幫忙裝梭子、倒絲線的過程中,兩個人逐漸熟悉,成為情侶而最終結婚的也有。

代代相傳的祖輩智慧

網織完後叫網片子,還要上網綱,有句成語叫“綱舉目張”,就是從這裡來的。上網綱那也是有技術含量的活計。根據網的種類,選擇不同的網綱繩和網漂子。大網、二大網、拉網一類的網綱繩要使用小手指粗細的三股繩,網漂子要使用黃玻璃樹皮。白漂網、皇姑網、掛網一類的要使用線繩,網漂子使用笤掃糜子的細秸稈。首先把網綱串好,提前做好網漂,準備好鉛墜,根據網片的高度,算出網漂的距離,便開始裝網了。裝完網後,還要把網塗上桐油或豬血。這道工序叫油網和血網,蠶絲織的網要上桐油,把油好網的上綱和下綱用根杆子拉起來,就像現在的單槓一樣,上綱拴在支架上,下邊沉上石頭。這樣吊上幾天,一是晾乾桐油,二是網結更加結實。線繩織的網就要用豬血血網,因為網大繩粗費油,所以就改用豬血。那時候豬血不值錢,到副食採購站隨便要,把豬血均勻塗抹在網上,再把網放進一個大鍋裡蒸。蒸網時放出很臭的味道,非常難聞。油網和血網的目的就是防腐和固結,以延長網的使用壽命和固定網眼不易鬆弛,這也是祖輩傳下的智慧和創造力。

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膠絲、尼龍繩和泡沫問世,織網就不再用桐油和豬血防腐了,裝網綱的漂子也不再用黃玻璃樹皮和笤帚糜子稈,改用泡沫了,線繩網和蠶絲網逐步被淘汰了。這種新型材料織裝出來的網既輕便又好用,也算是漁具的一場革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