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这一年中国必定走独立行情,美股这次想重新走牛有点难


张忆东:这一年中国必定走独立行情,美股这次想重新走牛有点难


“接下来的海外市场,大概率今年是一个震荡的小年,小概率才是一个大危机、大熊市因为大危机、大熊市往往都是资金面的问题,才会产生这种自我强化。”

“海外的old money,包括中国国内的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代表的长线资金,更愿意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优先配置中国的优秀的、有分红能力的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

这些恰恰又是中国指数的权重股,所以中国指数下面是有底的,只要不出现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今年的指数大概率就不是一个熊市,而是一个震荡市.”

“对于价值型的投资者是可以逢低买的,对于静态估值偏高的科技股可以等一等,不是说等它的估值能回落多低,如果所谓的科技股估值回落到很低的时候,即大幅回落,反而要小心,有可能它被证伪了。”

“再往后面看3~5年,中国资产将跑赢发达市场,最主要的机会在核心资产。从进攻的角度来说,未来三五年要看成长,要看经济发展的主脉络,方向就浓缩在以中国制造2025为特征,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的一些科技型核心资产里边,这些公司每一次的调整都是选择最优秀的公司的时候。”

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今天2020年高金E讲堂一场对话中,发表的最新精彩观点。

近期美股市场调整频繁,张忆东对海外市场未来的走势给出了独到的分析,明确指出美股这次调整后想重新走牛有点难。而当全球资产下行的时候,中国A股反而是一个避风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几个领域可以产生大机会,甚至出现增长十倍以上的公司。

但同时,他也提醒,短期的倒春寒可能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要留一半清醒。今年虽然会放水,但不会是水牛,中国指数下面是有底的。




美股这次调整后重新走牛有点难 今年大概率是小熊市或震荡市

张忆东:这一年中国必定走独立行情,美股这次想重新走牛有点难


我先讲一下海外市场,再说一下中国资本市场。

海外市场我们偏谨慎,因为在两周前我们写的策略报告,名字叫《西风冷,东风暖,顺风而行》,西风冷指的是我们提示的海外估值跟它盈利是不匹配的,因为从2019年的三季度开始,美联储不断降息扩表,导致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引发全球大的资产都涨了一轮,A股很有意思,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一起涨,美股、美债、美元以及黄金一起涨。

这个情况到了2月下旬,我们就觉得不对劲,因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我们打了一个问号,特别是疫情对于海外的影响,到了2月下旬,明显提升了,韩国、日本以及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情况恶化,所以我们当时判断避险情绪,risk off将会主导海外市场,结果也被我们言中了,所以2月底跌得很凶。

现在,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初始的时候,可能比较像2018年的2月份,估值偏高,再叠加了交易拥挤,一旦有了黑天鹅,2018年的2月份也是有了黑天鹅,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踩踏,踩踏以后是盘了两个月,慢慢又开始重新走回牛市的途径。

这一次我们觉得有点难,很可能调整之后,美股今年在一个弱势震荡中,星期一、星期二大家有点担心,会不会走向2008年?所以这是我今天跟大家想分享的。

特别是礼拜二美联储大幅降息,这是历史上都比较罕见,因为3月18号就要开美联储一期会议了,他等不及了,就说明什么?情况很危险,所以他要降息做一个对冲。

因为历史上来看,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流动性突然干枯所引发的,就好像说一个人不能够心脏猝停,心脏一旦供血不足,很可能就导致个人的死亡,资本市场也是一样的,像2008年如果美联储及早出手,雷曼可能不会倒掉,雷曼不倒掉,就可能不会产生金融海啸。

所以我想美联储吸取了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和教训,这一次及时出手。

我们在2月底写的报告,就明确提醒,美国的一些风险指标,VX指标已经差不多50了,50什么概念?2008年差不多80,历史上几次的恐慌,有数据以来的VX指数也不过就50左右。

另外一个就是高收益债的利差达到了5.8,2月底,跟2018年四季度最恐慌的时候也比较像。所以我们前面说美联储要加紧开始行动起来。

周末我对美联储的声明是有点小失望的,它只是表达了会采取措施,并且美国经济还不错,到了周二美联储就出手了,我认为这个反映了美国金融的精英层还是比较理性、理智,他知道不能让这种恐慌自我蔓延,它应该是开启了无限开火权的危机模式。

所以大家不用觉得50个BP降了以后后面没有了,现在因为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到了1-1.2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降到了1以下了。

面对危机,不能用平常的角度来看,它可以降到0、可以扩表,而且真正的大杀器是扩表,是QE。

所以面对接下来的海外市场,我们说基本面依然受到压制,很难重新走回像2019年的牛市,它应该是震荡调整,受到基本面的一个压制。

但是我们专业性的判断,认为大概率今年是一个震荡的小年,小概率才是一个大危机、大熊市,因为大危机、大熊市往往都是资金面的问题,才会产生这种自我强化,甚至从资本市场蔓延到债务,从债券市场蔓延到整个经济,就不可收拾了。

我们知道的事情,美联储也知道。美国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它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总体债务率偏高的问题,只是转移了债务杠杆,从居民部门转移到了政府部门,美国整体的债务率还是非常高的。

如果说美国这一次的资本市场以及信贷环境、信用市场出现了大的调整,很可能引发美国的主权债务的危机,进而引发美国的大萧条,伯南克经过了过去的将近20年的实践,已经让美联储驾轻就熟了,对于对冲这种大萧条、对冲危机模式,他们是有经验的。

基于美联储带领的新一轮全球大放水,2020年全球,特别是美国出现30%以上的大熊市的概率还是偏小的,而在20%左右这种小熊市,或者说10%左右的震荡市的概率更大,这是从资金面的角度来说。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就算没有疫情,美国水牛的状态今年也会受到影响,不只是资本市场,因为它的经济,不断的放水导致消费的虚假繁荣,而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到了历史高位,有点盛极而衰,本身在没有疫情的时候,2019年年底和2020年的年初,美国的标普500盈利的一致预测已经开始下调了,最近一旦股市大跌了以后,调整的更快了。

而且今年有一个问题是民粹主义可能会泛滥,特别是大家小心的是什么?民主党的左倾倾向,人均贫富、要求加税,美国民主党,特别是桑德斯、沃伦为代表的,对华尔街非常不友好,他们的竞选纲领是要提高资本利得税。

如果美国今年出现超预期的黑天鹅,我倒是倾向于不是在于疫情,而是要关注民粹主义会不会捆住美联储的手脚,让美联储该放水如果他不放水,反而有可能是出现了大危机,否则按照美联储现在在周二就能够及时出手,而且后续我倾向于说它应该是有一个无限开火权了,是应对危机的。

总体来看,基本面差、又大放水,所以大家的风险偏好也不会太高,所以海外市场今年要留一半清醒,要有谨慎,但也不用过度悲观

什么叫过度悲观?如果大家觉得美国、欧洲今年是个大熊市,是一种过度悲观,如果说他们是个大熊市,一定会引发全球危机的,如果是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全球资本市场都是一条船上的,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可能说美股是个大熊市大危机,而中国能够独立走牛。

还是和平为好,要理性一点,多希望美联储能够把烂摊子稳住,这是我们对海外的看法,总体来说海外性价比不好。




今年会放水,但不是水牛 中国指数下面是有底的


张忆东:这一年中国必定走独立行情,美股这次想重新走牛有点难


看中国资产,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我们倾向于说叫有惊无险。中期乐观,短期倒春寒,有惊无险。

在2月中旬我们就提出来A股市场有倒春寒的风险。海外只是外因,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自身基本面的原因,以及春节以后上涨幅度特别陡峭以至于获利盘很大,局部出现泡沫,出现了钱多人傻速来的水牛亢奋。

所以我在2月中旬就提出来,今年会放水,但不是水牛。我们把中国2020年的上证综指调低了幅度,因为在去年底,2019年11月12号开年度策略会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全球资产荒和中国核心资产牛市新主角”,当时觉得2020年的指数先抑后扬,有可能有个20%的上涨。

但是现在2月中旬,我们觉得逆势,跟大家的那种亢奋完全不一样,我们调低了,叫做平衡式结构性行情。

这种行情全年上下10%,如果从1月的高点来看,到年底很可能叫弱平衡市,涨幅很难有10%。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清醒的是海外困难对中国是有压制的,因为它可以透过全球风险敞口的收缩,进而(导致)新兴市场的资产可能都会受到减持,从而阶段性会有一定的压力。

第2个就是如果全球的基本面都弱,靠放水还是有隐患的。所以不要期待着2015年水牛的重演,既不要太乐观,但是也不要太悲观,留一份理性,也就是下有底。

你可以看到咱们的一堆价值股,无论是金融地产和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经过了2016年至今4年的供给侧改革以后,行业竞争格局有非常大的改善,所以行业呈现出优胜劣汰,赢家通吃,胜者为王。

这些传统行业的优质核心资产分红的能力大大提升,盈利的稳定性也大大提升,抗风险能力更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如果海外经济不容乐观,又要放水,那大类资产配置上,全球会有一个风水轮流转(现象)。

过去的10年是跨在市场持续的强于新兴市场,但是反过来当海外有压力的时候,中国最优秀的这批资产的性价比就凸显了。海外的old money,包括中国国内的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代表的长线资金,更愿意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优先配置中国的优秀的、有分红能力的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

这些恰恰又是中国指数的权重股,所以中国指数下面是有底的,只要不出现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今年的指数大概率就不是一个熊市,而是一个震荡市,上下10%这样的震荡市,下有底,上面可能也是有天花板的。




全球下行中国反而是避风港 这些领域未来能产生大机会


然而中国的亮点在结构,因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也是未来延续多年的主脉络,这样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中国高质量的发展,能够推动中国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是劳动生产率,是科技管理模式的更新,是效率的提升。

浓缩在一个方向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一条主线就是数据化、信息化改造我们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走向智能制造。

所以中国制造2025将会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也是所谓新基建的重要核心。它包括10个领域,比如说硬的有新能源车、5G、半导体等,软的有信息服务、智慧城市,还有类似于云、大数据、互联网,包括各种互联网的应用、5G的应用,以及这次疫情中反映的一些短板,就是高端医疗和生物科技。

这些领域都是未来能够产生大机会的,甚至能够产生一种上涨10倍或者更大空间的优质的公司,这是机会的沃土。

在全球都遭遇到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反而是避风港,因为我们无论在疫情的控制,还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武器库、工具箱里边的工具其实是全球最给力的,执行力最强的,而且我们的工具空间、政策空间也是最大的。

所以中国在全球动荡中间,人民币资产恰恰形成了避风港的效应,这是从中期的角度,短期还是会受到海外不确定性的影响带来倒春寒。

短期的倒春寒可能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要留一半清醒。也许到了3月中下旬,特别是随着海外的疫情变化,看看欧洲的数据能不能见高回落,美国的疫情情况会不会有一些缓和。

再看3月18号,如果美联储议息会议上有进一步的宽松,包括提到扩表QE或者说进一步的降息(情况)。那时候可能全球的风险偏好risk off阶段会有有所缓和并告一段落,对于中国资产,无论A股还是港股,底部也会更坚实,而且政策的落地能够开始产生一些效果了。



静态估值偏高的科技股可以等一等 未来三五年要看成长


从短期的角度来说,不用着急,千万不要追高,宁可怀着怜悯的心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低买有高分红能力的价值股,这叫做“便宜是硬道理”。对于价值型的投资者是可以逢低买的,对于静态估值偏高的科技股可以等一等,不是说等它的估值能回落多低,如果所谓的科技股估值回落到很低的时候,即大幅回落,反而要小心,有可能它被证伪了。

像当时的乐视网一样,以前以为它是一个科技股,后来发现是伪科技,那它的估值一下就下来了。

所以科技股看的不是它的静态估值贵还是不贵,更多的关注它的成长性是不是真正有高增长,看的是远期的估值,看他的PEG,看他的市值空间,在三四月份,随着年报、一季报披露,大概就知道这些最优秀的这种公司是不是符合大家的预期,是不是真的是一个高增长的公司?如果它是,那个时候恰恰趁着市场波折的时候,应该是勇于买入。

所以倒春寒之后,中国资产依然是春天,虽然春天有的时候时不时有各种的疾病,但是离夏天还远。

所以我们讲的中国资产过去的4年,甚至是从2015年至今,我们在全球跟发达市场相比,我们是跑输的。

但是

再往后面看3~5年,中国资产将跑赢发达市场,最主要的机会在核心资产。而这核心资产不只是说大家看到的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那是过去4年做减法的时候最受益的。当然了,现在全球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时候,它也是有防御性的。所以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它是作为盾牌、作为防御。

从进攻的角度来说,未来三五年要看成长,要看经济发展的主脉络,是要做加法、做乘法、做效率的提高,所以这一块的方向就浓缩在以中国制造2025为特征,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的一些科技型核心资产里边,这些公司每一次的调整都是选择最优秀的公司的时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这种全球不确定的背景下,我们倒是觉得要耐下心来,勇于在贝塔波动的时候去精选最优秀的中国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