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新冠肺炎疫情,让负压救护车这个“小众”车种广为人知。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份工信部生产任务函发至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仅23天,就有155辆北汽生产的负压救护车出现在武汉、湖北和全国疫情防控一线。

扩产、转产、新建、外采……一线缺什么,国企就供什么。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国企的自身资源优势与潜能,被充分挖掘与发挥,成为战疫的后勤保障生力军。

扩大产能 满足防疫需要

“我们急需负压救护车,什么时候能到货?”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武汉的订单,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停过。为满足源源不断的订单,北汽集团福田山东潍坊工厂、福建奔驰等企业员工放弃假期返回各自岗位,在春节提前开工。福建奔驰启动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改装厂、销售团队盘点现货,联动公司的生产、物流、财务部门和外部的北京销售管理公司、物流商,连夜协调解决现货车辆分配与发运。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北汽福田积极响应工信部下达的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

1月26日深夜,由北汽福田山东潍坊工厂抢工生产的首批6辆负压救护车,同步与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医三院6家医院组建的超强阵容医疗队奔赴武汉。这些负压救护车直抵雷神山医院,是要赶上第一批承担接诊任务。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北汽福田图雅诺负压救护车分批发运湖北等抗疫一线。

春节的北京市民采购单上,如果排第一的是口罩,那排第二的就是消毒液。很多商超货架最先被抢空的是84消毒液。北京一轻日化生产的金鱼牌84消毒液原本产销平稳,当疫情突然袭来,金鱼84消毒液突然成为北京公共服务行业和市场紧缺的产品。1月27日金鱼84消毒液的日产量快速提升为60吨,这相当于疫情之前2个月的累计产量。

产能产量瞬间大幅提升,这背后有企业的“应急反应”。作为日化行业的一名老兵,北京一轻日用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直凭着职业敏感,闻知武汉疫情后预判消毒液将可能出现巨大缺口。“84消毒液平日需求量平稳,加上保质期较短,一旦疫情来临,我们现有库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一轻日化公司工作人员就马不停蹄奔走在河北、安徽、河南等地区供应商之间,竭尽全力争取尽快凑齐生产所需的原料,还有标贴、瓶子、外箱等材料,大年初三开工前一天晚上,所有生产材料才备齐。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北京一轻日化金鱼牌84消毒液生产线。

这时候,大批订单雪片一样飞来,一轻日化至少有5万箱的订单不能立即供货。一轻日化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决定1月27日生产线正式复产,470g、900g、1.2kg和10kg四种规格产品同步灌装;全力做好泡沫洗手液、除菌洗衣液的生产保供。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一轻日化公司1月27日生产线正式复产。

当时正是春节假期,大批生产线职工无法返京,一轻日化留京人员马上组织临时青年突击队,部室人员全部下到一线参加生产。为加快生产,企业实行24小时两班倒,人轮休,生产线不停工。看到社会和市场那么急迫需要消毒液,许多员工都主动加班,甚至连班工作。那些日子生产线员工的防护服有限,许多人的工作服和鞋子溅上了消毒液,有员工的工作服甚至烧成了“迷彩服”。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一轻日化公司全力做好84消毒液、泡沫洗手液、除菌洗衣液的生产保供。

“在特殊条件下生产,我们的消毒液直接成本大约上浮了30%,但我们的出厂价始终没变。”孙玉直说。

挖掘潜力 缺什么造什么

新冠病毒肺炎,飞沫是传播途径之一。一时间,线上线下,口罩有图无货,有价无市。段子都出来了,“口罩取代猪肉成为最抢手的年货”。

口罩供不上?我们自己建口罩工厂!

作为有着十多年厂房建设经验的宋超是中建集团第一批从事建造洁净厂房的专业人员。2月11日晚九点,一通电话将在家休息的宋超“打回”工作状态。听到要被派去建设口罩厂,宋超只说了六个字:“保证完成任务”。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仅用6天将日产25万只民用口罩的应急改建口罩厂项目竣工交付。

自2月17日项目部进场,仅用6天,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就将日产25万只民用口罩的应急改建口罩厂项目竣工交付。火线上任的北京应急改建口罩厂项目经理宋超说,应急改建口罩厂项目在大兴“数字工厂”内,数字工厂是写字楼、厂房、产业园于一体的工业园区。应急改建项目所用的厂房是毛坯房,但原有设计是为办公用房,不仅墙面、地面需要装修,电力部分还必须进行改造增容。为快速投产民用口罩,甲方要求宋超团队把正常需要一个月的施工周期压缩到6天。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把正常需要一个月的施工周期压缩到6天。

宋超连夜联系技术人员,拉了一个20多人的微信群,大家无法聚集,便网上进行讨论方案。“当初我们感觉最大的困难是材料供应不足。”可是宋超说,听说要建设口罩厂,许多日常联系的供应商连夜就把开关元器件送到项目现场,有些供应商把配件放下,连钱都不收,说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得到许多供应商材料供应支持。

市民盼口罩、医护盼防护服。疫情袭来,全国医护人员对防护服的需求可以形容为“望眼欲穿”。“我们已经把最新研发的3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全部捐赠给医用物资生产企业,投产后将极大缓解防护服生产供应不足问题。”做这个捐赠决定的,是北方车辆集团。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北方车辆集团把最新研发的3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全部捐赠给医用物资生产企业。

平谷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防护服生产车间,一台由北方车辆集团捐赠的医用防护服压条机正全速运转。据介绍,2月26日设备运抵企业投入生产后,一直运转正常,使用效果良好。

北方车辆集团所捐赠的三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从设计到生产仅用了7天时间。2月13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下达紧急任务,要求由兵器第一研究院和北方车辆集团联合研制生产3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作为专业生产大客车、房车的北方车辆集团,生产研发医用防护服压条机还是第一次。面对全新的领域、陌生的产品,北方车辆集团技术部门克服人手不足,在10小时内就完成第一版工艺路线与材料定额编制,期间共校核图纸1022张,制作三维模型515个。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北方车辆集团在完成第一版工艺路线与材料定额编制期间共校核图纸1022张,制作三维模型515个。

压条机的装配调试,是研发是否成功的关键。由于研发生产只给7天时间,负责压条机装配调试的北方车辆集团工具液压分厂第一时间与科研单位和物资部门对接协调,克服部分职工处于隔离期未能返岗、一线生产人员紧缺的困难,组织所有一线职工和后勤人员加班加点,全力拼抢生产任务。经过7天夜以继日奋战,终于在2月21日凌晨3点,完成3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机械部分装配,设备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接力运输 让防疫品畅行

疫情爆发,北京防疫物资短缺。为了将16万余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及时运抵北京,2月13日,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与首都机场集团天津机场、天津航空、海南航空货运公司、大坂机场、天津航空GS7978机组人员克服万难,开始了24小时接力运输。

那天,市供销社在日本福井县农协、日本友人和服务公司帮助下,采购到16万余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当物资运抵大阪机场,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由于疫情发展,日本当地飞往中国大陆的航班数量减少,仓位紧缺。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紧急联系首都机场集团天津机场、天津航空和海南航空货运公司,得到对方大力支持后,这批防疫物资被安排在GS7978航班上。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市供销社采购16万余只口罩等防疫物资,与多家公司24小时接力运输。

由于时间紧、物资量大,所有参战人员来不及多想,就全力把物资搬上飞机,货舱、客舱、行李舱等可用的空间都被塞满了防疫物资。就连天津航班GS7978机组人员也自发加入搬运行列,排成一队,一箱一箱地传递物资。这样,所有防疫物资终于都上了飞机并在当天下午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在滨海机场等待提货的市供销社所属世欣佳兴集团工作人员早已摩拳擦掌,卸货、办理出关手续、把物资搬上大货车,然后大货车司机不顾高速路大雪弥漫,连夜将这批物资运抵北京。各家单位通力协作,终于跑赢了这场为北京抢运防控物资的接力赛,为北京防疫物资增加了一份保障。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天津航班GS7978机组人员自发加入搬运行列,排成一队,一箱一箱地传递物资。

防疫保障的“变形金刚”

大货车司机不顾高速路大雪弥漫,连夜将这批物资运抵北京。

而首都航空在疫情爆发后,专门开启医疗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免费承运境内外抗击疫情物资,境内外营业部积极联系,保障防控物资第一时间顺利前往疫区支援。到2月5日,首都航空已免费从莫斯科、伦敦、济南、重庆等境内外城市运输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化帽、空气消毒机等医疗物资超84万件10吨。而这免费运输的背后,他们要克服物资运输需求多、体积大、时间紧的困难;要积极协调航班;要提前做好配载平衡;要沟通跨国运输涉及的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但所有的困难他们都战胜了,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援。

记者:刘偶

企业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