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年級學霸自殺,媽媽喊“我的錯”,兒童心理健康誰來負責?


可能也就是一天前,一個小小的生命從世界上隕落了,5年級的小學生,還只是個小娃娃,選擇了從樓頂一躍而下。奔到樓下的媽媽哭喊著:都是我的錯!然而真的已經太晚了。



上海5年級學霸自殺,媽媽喊“我的錯”,兒童心理健康誰來負責?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樣一起自殺事件離自己非常遙遠,自家孩子肯定永遠不會有如此極端的舉動。但如果看過《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會發現幾組觸目驚心的數據:


第一組數據: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第二組數據:

一項在上海展開的調查顯示: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


第三組數據:

中國兒童在自殺原因的排列中,學習壓力過重佔第一位(45.5%),其次為早戀(22.7%),父母離異(13.6%)。在自殺者的年齡排列中,12歲佔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於男孩子:女孩佔(72.7%),男孩僅佔(23.7%)。


很長時間以來,兒童自殺事件發生之後,大人都難以理解和尊重自殺者的心境,“太沖動了”,“性格不夠堅強”,“太不懂事”,“完全不考慮父母的感受”等等。


但我們忘了,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些困難真的可以讓他們在某些時刻產生離開這世界的念頭。今天,物質生活已經愈發富足,相比之下,孩子的心理健康開始變得愈發重要,那父母怎麼做才能夠守護住孩子內心的平和幸福呢?


1. 釐清焦慮源頭,打破壓力惡性循環


都說中國父母太焦慮,但很多父母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捲入到巨大的焦慮網中的,哪怕原先很佛系,跟孩子相處特別和諧的,然而上了小學後,考試成績稍微有點風吹草動,老師不停地跟家長反饋孩子的種種“不佳”表現,各種公眾號,(雞娃)家長群,朋友聚會曬出牛娃的優秀表現,淡定的父母會一下子坐不住了,壓力值蹭蹭上漲,如果這種壓力無處排解,它就會原封不動甚至變本加厲地傳遞給孩子——我怎麼看你這麼不順眼?!


然而,仔細分析之後,會發現這種焦慮是不堪一擊的。


一方面饑荒時代建立的軍備競賽思維陰魂不散,

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以為只有高考這一條路可以走,因此眼裡只有輸贏,高低,排名等等,跟孩子溝通只剩下經典三問:


作業做完了嗎?

報A班還是報B班?

這次考得怎麼樣?


如果只有這三問,那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在父母心目中的最高價值就是 好好寫作業,考試考高分,如果做不到,我將一無是處。


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很多不滿來自於老師的評價。在不少學校,老師的工作壓力,或者說kpi有挺大一部分跟學生的成績及升學率有關係。因此,老師也會把這一部分的壓力傳遞給家長,關注點會特別集中在成績上面。但不要忘了,家長沒有kpi,為人父母首先要保證的是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幸福快樂的人。


2. 理解孩子大腦和成人大腦的區別



除此之外,很少有家長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大腦到底跟成人的大腦有何不同。人類大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部位:一個叫杏仁核,一個叫前額葉。杏仁核跟情緒有關,害怕、緊張、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都跟杏仁核有關,而前額葉跟理性思考有關,負責情緒調整和衝動控制。


前額葉屬於大腦新皮層,一個人長到25歲之後前額葉才可能完全發育成熟,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成熟。而青春期或前青春期的孩子主要受杏仁核控制,很容易會出現大哭大鬧、發脾氣的情況,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有什麼好哭的?!”“脾氣太壞!” 孩子需要的只不過是理性的成年人幫助他一起釐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遠不止學業,從2005年的兩起青少年自殺事件就可以看出端倪:


2005年5月24日,11歲的江川少年曉城的父母從其同學那裡瞭解到,事發前曉城犯了錯,老師批評了他,還打了他。


2005年5月30日16時10分許,新城子新興中學一名15歲的女學生從鴻運大廈15樓跳下身亡。原因是老師當學生面朗讀她的情書。


這兩起讓人悲傷的自殺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在關係中的受挫引發的,他們一方面要適應身體的劇變,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依戀對象從父母變成了同伴,很多情感在萌發,同時也變得特別敏感,需要別人更多的理解。


3. 改變含蓄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感受到關心



中國父母,尤其是父親在表達愛時,往往會有些自以為是。認為賺錢給孩子花,保證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就能自然而然感受到愛。愛的發出和愛的接收往往是不對等,真正的愛,需要一些直白的表達,以及對孩子生活狀態和情緒狀態的關心,


“學習上遇到了什麼困難,爸爸媽媽的經驗能不能幫到你?”

“學校有沒有好朋友,平時在一起會玩什麼,有沒有發生矛盾的時候?”

“在學校會被老師批評嗎?可以怎樣看待老師的批評?”

“最喜歡玩什麼?看什麼書,看什麼電影?爸爸媽媽可以陪你一起。”


這些問題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整個人的肯定

,而不是說只把目光侷限在學業成績上。我們大人也不喜歡那些只願意有利益關聯的朋友,將心比心,孩子也一樣,期待大人能夠不那麼功利,看見孩子完整的面貌。


***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同一個班 5 個小學生在一週之內連續服毒自殺。最初服毒自殺的是女孩苗苗,另外 4 個同學像被傳染似的相繼服毒。但隨著調查的深入,青春期男孩女孩的隱秘情感,細密的人性真相一點點被剝開:異性之間懵懂的好感,男孩對女孩的行動上的侵犯,由此引發的同學言語間的傷害,姐妹間的情感博弈……


節目的最後,柴靜對著鏡頭說:“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能不能打開它,可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的確,我們能送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

走進ta的世界,關注ta的內心,支持ta成為自己,給ta面對一切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