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以前穷的时候天天吃,都吃够了的东西?现在却感觉吃不起了?

73神牛


想起小时候吃蝲蛄,都是自己在河里抓的,每回去抓都能有所收获!家里条件不好,休息时就总去河里捞鱼抓蝲蛄,一下能抓几只,回来煮吧煮吧就能当个菜吃了!有一年,蝲蛄泛滥成灾了都,一捞能捞一桶,大的人吃,小的剁吧剁吧,喂鸡!现在想想也是够奢侈的了!但那时那玩意儿市场上没人卖,因为根本就没多少人吃啊,去了壳没有多少肉,吃一回还挺费劲的!后来河水被污染了,蝲蛄就绝迹了!

今年特别想吃,上淘宝一查,150元一斤😓还是剁了喂鸡那种小的!

还是靠回忆解馋吧!


大佬汪177


这个真的有,还不老少,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烤红薯,包括所有原生农产食物。

我这里当下红薯一块钱一斤,好多年都这个价,不涨不降。穷的时候天天吃,有时还吃不饱,但是不能说吃够了。我们把“吃够”叫做吃伤。我只有一种食物吃伤了,就是包谷面和红薯面窝窝头,按说比红薯还高一级,至今不吃它。


除此之外,原生品种和种植的蔬菜瓜果,就是老品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食物类农副产品,都有吃够现象,如今吃不起。更多是吃不着,没有了,有钱买不到。譬如土鸡蛋,曾吃到满嘴鸡屎味;面面的番茄,吃到呑不进去;烤红薯,吃到闻着嘴里流酸水,反胃。

第二个,小麻虾,包括所有无污染状态下的水生鱼虾。

过去稻田里,小水沟,到处都是小青虾,我们叫“麻虾”。不像样个小小田壑里,都能一捧捧的捞出麻虾。回家和着盐菜煮了,一天三顿都是它,没有吃伤也差不多,看到就没食欲。如今不是买不到,就是很贵,都快上百块钱一斤了。


除此之外,还有螃蟹,水塘埂边都是了,基本不吃,嫌没肉。小龙虾,垃圾虾,到处爬的都是,根本不挨它,一脚踢远远的。刀鳅鱼,钓起来必须摔死不要,如今百元一斤买不到。

第三个,鸡头米,我们叫“激灵泡”。

每年夏天接上来的时候,农民采下煮熟,筐子提到城里卖,五分钱一茶盅,现在看几乎不算钱。可是如今也卖到好几十块一斤,关键还不是当年的味道。吃过当年的味道就知道,如今的水塘怎么啦?长不出来那个味道了。


普济


说起家里穷的时候所吃的东西如今却吃不起了!在小编我的记忆里那简直是太多了,下面我来说一说。

第一、作为80后的我们儿时能所记得的东西可能少之又少,因为哪个时候家里很穷。见到的物件儿包括食物都很少,然而还是有些东西记忆里留存的。比如:红薯粥、豆腐乳、大煎饼、土豆泥等等,先说说豆腐乳吧!记得在小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妈妈带着我过。由于家里没有钱买菜吃,“豆腐乳”就成了家里菜的一部分哪个时候吃起来特别香,而且还便宜。可是如今却很贵,一小罐儿就要35块钱,并且现如今的豆腐乳早已经没有当初的味道了!

第二、土豆泥,所谓的土豆泥是指把新鲜的土豆去皮后切成小块儿,放进锅内炖上加些油与调味料,等炖到八分熟后用勺子把土豆块搞成泥。在于80年代儿时的记忆,小编感觉土豆泥是最香、最好吃的、而且便宜。可是如今土豆95块钱一小袋儿,想吃土豆泥也是吃不起的。并且如今的土豆已经没有曾经的味道了!

不管现如今多么有钱,吃的好了!可却没有曾经的味道啦!而且感觉自己并不幸福,并不快乐!

望采纳!





乡野丽莉


我家盖房子那年很穷,节衣缩食的,我妈种了五大垄莴笋,天天吃顿顿吃。每天放学回来的路上都有期待,今晚会不会有别的菜?回家揭锅盖一看失望透顶,后来就习惯了,不抱任何希望,每天机械地吞着不可口的饭菜。突然有一天吃饭时发现菜变了,有白菜,有猪肉,有鸡蛋,还有一盘油炸花生米,我没反应过来以为在做梦,我妈说莴笋老了,不能吃了,这几个月可怜了你姐弟俩,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那个。说着说着流泪了,从此我不再吃莴笋,一闻到那味就恶心


斗战圣姑如花姐


这个还真有,印象最深的是河蟹,上海人称之为大闸蟹。

本人1978年出生在上海(家中祖籍宁波镇海),1-5岁之间跟随父母上山下乡支援内地,住在安徽黄山,当时父母都是安徽小三线兵工厂的工人。

一般说孩子3岁开始记事,在我印象里,住在黄山时,每年有一个时段(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9-11月期间),家里餐桌上都是在吃大闸蟹。清蒸大闸蟹那是最常见的,妈妈还会变着花样做面拖蟹、葱姜炒蟹、醉蟹、咸蟹、酱油蟹等等,反正这段时间家里主菜就是跟大闸蟹较劲。当然那个年代普遍物资匮乏,餐桌上除了大闸蟹之外,只能搭配一些蔬菜,很少见荤腥。十多年后回想起这段“拿大闸蟹当饭吃”的经历,问父母当时哪里来那么多大闸蟹?父母说,每年9-11月期间,每月初兵工厂领导都会派厂里的车队去安徽巢湖和苏州阳澄湖集中采购大闸蟹,然后运回来发给工人当福利,每人每次能分到一箩筐,父母2人自然能分到2筐大闸蟹,那个年代没有冰箱,一般就把大闸蟹养在家门口的大水池里,每天捞几只上来吃。那时候大闸蟹便宜,兵工厂集中采购就更便宜了。


1984年初,小三线兵工厂完成历史使命,我们全家回到上海。印象中,回到上海以后一直都没有再吃到过大闸蟹,偶尔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见过有卖,问妈妈为啥不买,妈妈说大闸蟹太贵了,要50元一斤。80年代父母的月薪估计只有200-300元吧,50元1斤的大闸蟹,那是天价了!

一直到1988年,我过生日那一天,我家才再次吃到了大闸蟹:爸爸特地破费买了4只,为我庆祝生日,晚餐时父母、我和哥哥一人一只;爸爸还特地把他那只大闸蟹的蟹黄留给我吃,印象深刻!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舍不得享用。之后还陆续吃过几次,都是妈妈去买菜时,看到卖鱼的农民有一只大闸蟹,问了才知道捕鱼时额外捞到的,农民想带回家自己吃,我妈软磨硬泡问他低价买来,回来给我和哥哥一人一半,父母自己是舍不得吃的。


到了90年代中期,大闸蟹产量上来了、价格也便宜一些了(好像20-30元/斤),父母工资也涨了,那时候我们每年中秋节或者国庆节家里餐桌上都会重新出现大闸蟹。去外婆家玩,二舅和大舅也会特意去菜场买很多大闸蟹,基本可以做到一人吃2只。但那个时期,大闸蟹依旧属于比较昂贵的硬菜。


2000年以后,我大学毕业工作了,大闸蟹也已经不算很稀罕的食物了。现在每年秋天,公司都会组织中高层去一趟阳澄湖吃大闸蟹;我们这些小领导也会带上自己的团队每年去2次阳澄湖搞团建;从阳澄湖返回时,我都会买上10只最好的阳澄湖大闸蟹送到父母家,让他们尝尝鲜。我记得,去年买的是140元/对。这个价格我们已经完全承受得起了,当然大闸蟹依旧属于高档菜品。



对于我们上海人,大闸蟹永远是高档又美味的硬菜。不管在物资匮乏的80年代、还是相对改善的90年代、还是物质很丰富的今天,家人团聚一起吃大闸蟹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金秋时节宴请亲朋也是必须有大闸蟹这道菜的。

对于我来说,大闸蟹就是我穷的时候天天吃、曾经一度根本吃不起、现在能吃得起但依旧比较昂贵的食物。


Byron体育


吃够倒没有,只是没当回事呢,平常的东西突然高贵起来了~

首先是红薯叶子,原来只用来喂猪啊,怎么会想起来吃它啊,现在到馆子里你点一盘试试。原来分文不值的猪草,现在简直高攀不上!

其次是小龙虾,现在回想都要落下泪来!我上初中那会儿,家境很差,还得住校。所以周六周日回来,得自己想法子挣点儿零花钱。农村的孩子就去野地里找嘛,捞鱼摸虾。我很不擅长这些,跟着叔叔去徒手捉虾着实可怜。叔叔能抓十多斤,我被夹得满手伤却只能抓三四斤,抓回来还不是自己吃,是卖给下乡收购的虾贩子。红鳌大钳的虾啊,才2块一斤,我辛苦大半天就挣个五六块。收购走的虾贩到江南,虾贩子挑剩下的青壳虾、体型小的虾或者脱壳中的虾才拿回家做了吃。

后来发明的这种钓虾我倒是很擅长,蛤蟆肉配网兜,一抄一个准~

那是遥远的90年代初期了,现在北京的小龙虾高大上得不行,点一份怎么都两三百。正因为这巨大的落差,导致我很少下馆子吃小龙虾,因为一看价格我就会想起那段窘迫的岁月!所以,要么买网购满减的成品,要么菜场买活虾回来蒸,要么就是回老家的时候多吃,老家还是便宜很多。

最后是水蜜桃。以前家里有桃树,树上现摘的桃子很好吃的,但结很多就很不当回事,结果昨晚买了4个水蜜桃人民币40元,十块钱一个!!!我家那颗早夭的桃树啊……我想你了!


不入流的大刘


以前天气热的时候别说是天天吃,基本上都是一天两顿吃小龙虾,而且只吃虾尾。那时候放暑假,早上写完作业,就到小河沟边,随便弄几根树枝,逮两只青蛙,撕开拴在树枝上,搭在沟边,小龙虾一个劲的往上提,有时候一个杆子上好几个小龙虾。

钓上来小点的小龙虾直接扔了(小点的我感觉也比现在我们这边卖15块钱一斤的大),最多一个小时就能逮一水桶的姨小龙虾,回家之后就把龙虾头直接掰掉只留虾尾吃。

现在可到好,不是吃不起而是如果一天两顿的这样吃,哈哈😄还真是受不了。

我们这现在大点的小龙虾20块钱一斤,买个五斤就得一张大红牛。如果再只是吃虾尾,五斤变成二斤了。

各位朋友你们呢?下边是我自己做的麻辣小龙虾




美食刘


7年上海沦陷,穷人没钱吃饭只能顿顿吃大闸蟹!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就是这张照片,

说个我身边的事,以前我们这韭菜盒子五毛钱一个,等到我上班了一块钱一个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过年的时候涨到一块五,想着过年呢不容易,结果年后一直一块五,过了几个月成2块了,我问为什么,老板说你们单位涨工资了,我想没涨啊,后来次月果真涨了300,再后来一个就两块五一直觉得吃不起,因为涨的工资赶不上物价的步伐


懒懒林子


泥鳅。小时候和玩伴一起地头田沟稻地边捉小鱼小虾,唯独不要泥鳅,为什么呢?记得有年夏天下大雨,到处都漫在水里。那年泥鳅真多,和玩伴在稻地边的小水沟里,一篮子下去就能捞到几条。老娘天天烧泥鳅,那时也没什么油,几乎就是盐水煮泥鳅,十几天下来真的吃够了,再也不想看到泥鳅啦。可现在,泥鳅几十块一斤,一般人还真吃不起。不过现在想起那时泥鳅的滋味啊,也真勾不起多少食欲!


独行侠81113666


这个还真有,知了猴很多人都吃过吧,我们那边叫“爬叉”,小时候一到夏天晚上,这东西到处都是。还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差,夏天酷热,蚊子还到处乱飞,所以很不喜欢过夏天。但有一件趣事还是让人很开心的,那就是跟着大人去树林里捉知了猴,运气好的话,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捉到一大堆,带回家,让妈妈做熟了吃,那美味至今都忘不了。


前几天在菜市场看到有卖知了猴的,上前一问,竟然70块钱一斤,比小龙虾还贵了几倍。然后就说了一句打扰了默默走开。记得小时候一晚上就能抓个几十个,那时候拿去卖也就一毛两毛一个的,一斤也就差不多不到一百个的样子,真是吃不起了。小时候一到夏天天天炒着吃炸着吃烤着吃都吃的腻歪的知了猴现在也是吃不起了。

知了猴现在为什么这么贵呢?

1.知了猴减少: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导致农村人晚上没什么事做,就去捕捉,而它的生长成熟周期很长,再加上现在的树木很多一到可以售卖的价格就去砍去买卖,而知了猴恰是喜欢老一点的树木,所以使得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挑战,导致数量最来最少。



2.知了猴营养价值很丰富,口感也很棒。知了猴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其中它体内含有的油脂,不仅增加了营养价值,还增加了风味口感。知了猴在烧烤摊上,很受欢迎,烤熟后,撒上孜然,别提有多美味了。油炸知了猴,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小时候妈妈把炸好的知了猴,一端上桌子,很快就被我们抢光了,如今,它早已成了饭店里的一道名菜。


【我是诗与枸杞,一个养生的吃货,爱好美食,喜欢烹饪喜欢吃,欢迎各路资深吃货,养生爱好者来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