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今年年末,人們結束一年的疲憊工作,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想著和親人們一起辭舊迎新,歡度春節的到來。但意外總是突然而至,一場波及全國的疫情讓許多人的腳步停了下來。人們也只能呆在自己的小家裡面等待這場疫情的渡過。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中國不是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2003年非典突然襲來,當時的中國技術水平不足,甚至對於冠狀病毒的瞭解都十分有限,但好在政府的有效領導以及醫護人員的努力,人們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讓中國儘快渡過了這場災難。不得不說非典的成功抗擊是一個奇蹟,在一個人口大國,要控制這樣的大規模疫情本身就是一件難事。

而2020的我們又經歷一場新的冠狀病毒。但是疫情雖然可怕,但好在仍有真情,一線的醫生護士第一時間著實治療,國家緊急尋求方案,爭取儘可能的先快速控制傳染,然後再集中有效的治療。因此,我們見證了一次中國速度與中國奇蹟,也許只有在中國,這樣的抗疫故事才會讓人那麼感動。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除了武漢當地的醫生護士外,還有全國許多地方的醫療隊伍趕赴支援,因為疫情最終,病人最多,所以醫護人員資源不足,需要其他省份兄弟姐妹的幫助。許多人都是瞞著家裡人參加支援隊伍,因為他們也明白,這一去並非能夠百分百的全身而退。而這一次疫情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大國人民的責任心。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因為病人數量大,而醫院的床位有限,為了避免感染到其他病人以及加重他們的病情,專門設置了方艙醫院,把一些較輕的病人集中治療,保證他們的生活以及安全,這無疑是中國的一份大智慧。

方艙醫院是機動醫療場所,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種功能。其最初被應用於美軍,後被廣泛運用到各種應急救治場所。醫療方艙及由醫療方艙組成的方艙醫院,是方艙的其中一種較為人們熟悉的類型。方艙醫院的發展始於1960年代,當時美軍為適應越南戰爭之需,率先將自給式可運輸野戰醫院投入戰場使用,成為野戰醫院方艙化的開端。但這種方法也被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習,以期望能夠幫助更多的病人。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可能很多人一開始聽過那些醫生院士們的感人故事,因為他們身處一線,每天都可能在感染的邊緣徘徊,他們也確實值得讓人尊敬。但是要知道,同樣也有許多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在為這場疫情做著自己的努力,有卡車司機、建築工人、小商販以及環衛工人等等,各種在社會上很普通的職業群體人展現了自己的一份大愛,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的凝聚力。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而今天要說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清潔工人,說他們普通,是因為相較於高學歷的醫生們,他們沒有什麼知識底蘊,沒有多少文化基礎,但他們也是一線的工作人員們,尤其是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們。他們每天也需要和病人接觸,更是要負責方艙裡的衛生。

很多人可能覺著清潔工人不值得稱道,甚至於覺著這份工作誰都可以幹。也許確實是這樣,但又有幾個人低下身段去幹這個呢?很多人覺著打掃衛生髒,尤其是給公共場所打掃,會讓自己覺著不舒服。但是這份工作總得有人幹,要不衛生不好,也是會有許多問題出現的。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在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他們也是在方艙醫院完備之後,就投入了工作,他們要負責整個方艙裡的衛生,並且很有可能接觸一些病人的廢棄物,也是有感染的風險的,但是他們沒有退縮。

因為進出也需要穿防護服,並且也是需要幾個小時的不間斷工作,所以他們也和醫生一樣減掉了自己的長髮,留著光頭,但要知道她們仍然是最美的,她們在維護整個方艙裡面的衛生,更是守好一份潔淨。

因為方艙裡面的地板如果撒上水或者飯菜的時候,醫生和病人們很容易滑到受傷,而她們需要時刻保持地面的乾淨整潔。而為了醫生和護士們的正常工作,方艙醫院原則上是24小時不關燈的,而這也意味著她們需要時刻在崗,儘可能的創造一個優美的環境。她們也是逆行者,因為走進去需要勇氣,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輸給畏懼。這世界總有光,護著我們前行。


最美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潔工人們,平凡人身上的責任心


這個世界的平凡人也同樣有自己的光芒,她們做著最普通的事情,但並非說他們不重要,這個世界需要穩定的運轉,需要許多普普通通平凡人的努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會有更好的明天。

這場黑暗我們一定會早日度過,迎來燦爛的黎明!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