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6)

前面說了肥水,今天接著把幾種特殊的水色單列出來寫一寫。比如現在常見的水質混濁,或是水色發黑,或是水面出現大量泡沫。

水色是藻類的體現,不同的藻類有不同的特點,藻類的生長又與環境相關,如水深、光照、流動性、水溫等,而且藻類與菌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有句順口溜“有藻缺菌,水質不穩定”。從池塘生產力的角度,那藻類就是池塘的初級生產力,如果更進一步,那菌就是這個初級生產力的基礎。肥水的目的就不僅僅是定向培育優良的藻相,還是在增加各種營養物的濃度,以及各種微生物的濃度。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6)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混水,這些混濁水大體可分以下幾種情況:

(1)浮游動物過多,大量藻類被浮游動物吃掉後,水體溶氧下降,所以這些浮游動物就往水體表層聚集。浮游動物有一個特點,就像人憋了一口氣臉會漲紅一樣,它們的身體也會發紅。用二元同構的方法去認識這些浮游動物,就是因為氧氣不足,才引起了這些浮游動物發紅。它們之所以往水體的表層聚集,還有另外一個猜測,不過有待證實,那就是身體發紅是否也是這些輪蟲繁殖的需要,為了吸引異性過來交配;就像有些鳥,用唱歌跳舞或是用做巢來吸引異性,最典型的就是孔雀,留著一個長長的尾巴。

要處理這些過多浮游動物,可以用海光輪蟲滅無蹤在清早沿著塘邊施整塘面積的四分之一,一袋用一畝半到兩畝;值得注意的,鱖魚無鱗魚不能用,這些魚可以用濱陽車輪指環殺,一袋用2.5畝。

(2)水比較淺

,魚又比較多,藻少菌少,水體自淨能力差;再加上水少,養殖戶投料不足,或是像一些農村的魚塘,幾十公分的水深,根本就沒有投料,魚在泥裡尋找食物,水色就是一塘的黃色混濁水。另外就是有些魚塘,魚身上長有寄生蟲,躁動不安,攪動底泥,引起水質混濁。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6)

這種情況就是培藻加補菌,增加水體的自淨能力。

(3)當反覆地使用一些殘留時間很長的消毒劑或是殺蟲劑,還有一些重金屬,它會長時間的抑制藻類的生長,或是微生物菌群的恢復,導致水質白濁。最常見的就是晶體硫酸銅,以及三氯乙氰脲酸,特別是三氯乙氰脲酸,如果在同一池塘裡,一個月只要是反覆大劑量用上三次,要在短時間再把水培肥,那是非常困難。

處理的方法可以上午改底,下午使用解毒,第二天再培藻加補菌。

除了上面這種情況,還有一種水色,水體中藻類也比較多,水還比較活,一天中還能出現不同種顏色,但就是顏色不好看,比如出現早綠午黑、早紅夕綠、早黑午綠等現象。這是由於藻類的特點引起的,池水中的藻類,有的是能主動運動的,像在顯微鏡下看到裸藻,運動速度還很快;而這些能運動的藻類大多具有鞭毛,像裸藻和隱藻。

由於這些藻類能運動,可以不斷調節在水體中的水層位置,以不斷適應接收適宜的光照,所以這些藻類即使處於水比較深的靜水區,也能生長得很好,而其他藻類在這樣的水體裡,生長就會受到限制。

就拿能通過調節假空泡,來實現在水體中運動的藍藻來說,比起有鞭毛的藻類,它的運動速度很慢,但比起其他沒有鞭毛的藻類來說,其運動速度就算快很多了,但藍藻仍然喜歡在靜水中生長。

正是由於這樣水體中,有像以裸藻或是隱藻佔優勢種群的藻類,裸藻是綠色,當以裸藻為主時,水就是綠色;隱藻是黑色,當以隱藻為主,水就呈現黑色。這種現象,全年都可發生,尤其是一些水位較深的老塘,有機質含量較高,耗氧量較大,底質容易酸敗,應該經常改底,在水溫適宜,藻類豐富的情況下殺藻,第二天用有機酸解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