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月薪4000元相當於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

紅伊豆


題目第一眼看來是一道當今4000元薪資能換算成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的問題,但如果我們簡單粗暴的使用現值思維進行轉換則欠缺考慮。

我們現今強調“量化標準”,但是並非所有的問題都能用簡單“量化”的數據思維進行一刀切的解釋。

作為一名並非生於80年代的職場人士,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想到的是薪資比較背後的前提,以及對於個人職場價值的深入思考:

一、薪資水平的比較前提

① 城市差異

首先,在同一年代背景下,北京等大城市的薪資水平也會與二三線城市的薪資不同;

舉例子的話,一位80年代北京教師每月的薪資收入,也會與在非一線城市授課的教師拉開差距。

② 職業種類差異

職業差異會帶來薪資的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新媒體小編月薪可能會在8000-14000之間(數據來自於前程無憂)。但同樣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抖音小紅人單月帶貨收入可能會在20000以上。

單純用金額比大小的方式跨職業進行比較欠缺妥當。

③ 技能層次差異

從崗位的發展層次來看,就算是同樣類型的職業,初級會計與高級會計首先直觀的就是職業技能的差異。薪資自然也會不同。

④ 年代差異

瞭解前面的幾個方面後,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在開始比較前再次重申:

A 是否已基於同樣的地區,崗位進行不同年代差異的考慮?

(北京地區的鋼鐵工人過去與現在)

B 是否在比較時已考慮當時特定的社會/政治環境?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重大政治事件)

二、為什麼單純的薪資數值比較欠缺全面性?

① 不同年代出生人群消費習慣不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打卡各種網紅美食景點,就像有一陣子大火的“深坑酒店”,即使每晚單價高達2000元以上,小夥伴們仍然樂此不疲。

但父母一輩大多從小受到的教育倡導節儉持家,他們不一定願意追隨網紅效應進行消費。

② 比較結果對現實的參考意義

就算你的薪資換算到過去少得可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你也仍然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上,將自己擁有的每一分資產發揮最大效用。

③薪資制定的基本規則

薪資的制定並不是一個隨便就能拍板的數字,背後也有一些考量:

A 行業內同崗位的薪資水平

B 公司的經營及盈利情況

C 個人崗位對於企業目標的重要性,價值

簡而言之,在看待問題時,我們不能抓住一個數字就想著開展分析,而是需要考慮薪資背後的種種因素。

三、如何跳出薪資比較的格局,擴寬自己的思路

① 明碼標價的市場競爭力-對標

想知道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在市場上的平均薪資麼?市場上試試便知。

最直觀的體現是,根據自己心儀的企業的期待崗位信息,對照對方要求的崗位核心需求,看看自己能做到多少,還差了什麼技能。

② 市場對於優秀人才渴求的一致性

國家剛恢復高考的時候,大學生是極其稀缺的,所以他們不僅能夠享受更好的工作資源,薪資上也能夠予以體現。而截至2018年年底,高考人數已經翻了40倍(數據來自於網易新聞)。

雖然高校擴招,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一般性人才增加了,但各領域的精英人才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趨勢。

③ 保持對“成長”的敏感度

這是個考驗個體是否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條件下快速適應,突圍的時代。

所以,我們都需要保持“成長型思維”,而不是滿足於目前的薪資,以及已經取得的成就。

在衡量自己的薪資水平時,也不要執著於:拿多少錢,做多少事。

畢竟很多事情帶來的價值,並不僅僅只用貨幣資產進行衡量。無形的成長經驗,教訓,收穫的人脈等等都是能夠幫助我們衡量遠期收益的重要指標。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如今的月薪4000元相對於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大道理我不說,咱就對比一下,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是1979年參加工作的,剛參加工作月薪30.06元,一年後月薪40.88元,40.88元我一拿就是八年,而那時我們這裡一個雞蛋兩分錢,一斤羊肉0.37元,也就是說,我的月薪40.88元能買110斤羊肉,而現在我們這裡一斤羊肉38元,也就是說4000元,能買105斤羊肉,故,得出現在的4000元約等於八十年代39元。


GSLX藍天


1979年我在北京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單位是國營電子大企業。學徒每月工資18元。單位食堂小炒,宮保雞丁,木須肉,紅燒帶魚之類的0.2元一份。大鍋菜,肉炒的,一般0.15元,素炒的,西紅柿炒雞蛋,素溜土豆絲等,一般0.10元。涼拌菜0.05元。熟豬頭肉0.4元一斤,醬排骨0.45元一斤。至於早點,更便宜。一般一頓中午飯,不會超過0.25元。

一年後,考上大學了,國家每個月還給32元。吃飯也便宜。1982年前後和我老婆談戀愛的時候,去北展莫斯科餐廳吃西餐,紅菜湯,罐燜牛肉,奶油雜拌,拌沙拉,烤肉串,兩個人花9元多,絕對吃好。在東四路口吃瑞珍厚涮羊肉,兩個人花10多元,吃撐了。。朝陽門小街路口,有一家小店做的門釘肉餅,0.1元一個,太好吃了,是我最喜歡吃的小店。現在北京好幾家店做的門釘肉餅,味道絕對差遠了。那個時候,夏天游泳,露天游泳池,0.05元3小時。看一場電影0.05元至0.10元。

所以說,現在的4000元和那個時候沒有可比性。那個時候掙錢太少,太可憐了。。





wq5692


你所提的問題,涉及到八十年代間的十個年頭。每個年份的月薪也就不盡相同。

我是1986年元月參加工作的,當年的月薪是基本工資45元,加4元洗理費,合計49元。也就是說,如今的月薪4000元,約相當於我1986年月薪的80倍。

其他年份在此就不再列舉了。

祝新年快樂!


龍棟文苑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我的記憶中,七六年那時候工業產品很貴,可能是工業沒有那麼發達的原因吧!我們先從農副產品說起,大米0.11元一斤,麵粉0.18元一斤,雞蛋0.6元一斤,豬肉0.78元一斤,羊肉0.46元一斤,應季蔬菜最貴的不超過0.1元一斤,絕大多數在五分錢左右,工業產品比較貴,上海牌手錶120元,自行車120元左右,進口手錶梅花牌羅馬牌都在180元左右,大眾消費的香菸0.2-0.35元一包之間,最好的大熊貓香菸2元一盒,茅臺酒8元一瓶。

在這裡要提到的是看病不花錢,掛號三分錢,住房不花錢只要結婚分配房子,三十平米左右房子月租金2-3元,

綜上所述,你自己可以計算一下,上述都是我親身經歷的,沒有半點虛假。


老海手工制漂


4000元也就是當年的一級工的水平吧!我八二年結的婚,五十元錢買了個三五牌坐鐘,一百二十元買了個星海牌收音機,自己是木工做了需要的傢俱,完婚後手裡剩下幾元錢,我們夫妻倆在工廠都是38.6元錢,一年後自行車黑白電視機都有了,一年半後又有了我們孩子,孩子是找接產員來家裡接生的,開了出生證兩元錢的接產費,物質條件雖說沒有現在優厚但是生活過得很開心!現在的年輕一代哪個不是壓力山大?如果夫妻倆都是4000元的話還敢要孩子嗎?應該確切的說有多半年輕人的家庭是在靠父母幫襯過著的


老王11883


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多少錢?我也沒有換算過。那時候,我工資33塊錢。每個月吃喝之後還能攢5塊錢。可現在呢?我那天到樓底下買了倆白油餅三塊,兩個糖油餅四塊,兩個煎餅12塊。4兩包子8塊。還買了三碗豆腐腦12。差不多就花了小30多吧。也就是說把我80年代初,一個月的錢現在一天早點就花沒了。具體多少錢留給年輕人去換算吧。


op-1918


本人是一九七九年進工廠上班,歸屬建工系統,回城屬帶級學徒,月工資40、5元,那時在廠宿舍樓住,每月最底生活費不到IO元錢,中等15元左右,每月下三、四次飯店也不到20元(一盤炒菜葷、2碗散啤酒🍺、一碗肉片湯、一個4兩饅頭),是當時相當不錯的生活水平。我不知道怎麼跟現在4000元比?我40、5元還養兩人(妻子和小孩),生活每個月留有餘地,每月下一次飯店…。


馬喜久


有兩位朋友說如今4000元等於80年代工資100元。我姑且認同(因為80年代十年,我平均工資不足每月100)。

我們這樣算:現在4000元可以買普通大米2000斤。

當時100元可以買多少大米呢?算2角1斤(80年代初,每斤大米1角幾分,但是後來也上調價格了,算它平均2角吧),可以買500斤。注意!這裡沒有加上先決條件:買大米一定要憑糧票!

當年有黑市大米每斤1元,可以買100斤。

其它就不談了!


用戶8867297994372


如今的4000元,應當是比較低的了,在當下相比。如果就購買力而言,相當於八十年代200元左右;就與八十年代整個社會而言,不到20元。

八十年代,我尚未工作,在上大學。班裡有一特困生,助學金大致25元,要管他一個月的吃飯,買日用品,看電影等消費,他還能節餘5元。我們畢業那年,八十年代末,月工資102元,算比較高了,。當然還有福利,累計120元左右。工人們一般五十~六十元。

所以,就生存而言,現在4000相當於當時的200元左右,因為吃2000,穿,娛樂等2000在現在是沒問題的,前提是你有住的,八十年代可是免費住宿。

但就當時的整個社會而言,現在的4000可能只能相當於當時的20元錢。因為當時即使有名望的教授,也就200元左右。現在的985學校教授60萬年薪都是小菜,所以平均50000元月薪,與4000相比,大致12.5倍。這樣算下來,你在八十年代,連20元都掙不到,屬於社會最底層,也就是當時的進城打工一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