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自在地待一天,是人生幸福

一个人舒舒服服、安心自在地待一天,人生的幸福不过如此。

南怀瑾说:“最好的果报是福报,最好的福报是清福。”清福,就是清净的福。像做减法,卸掉名誉财富的重压后,享受身心灵的恬淡和轻松。

享清福者,不仅有钱花,还有大把时间赋闲休养。

“禅七”是禅门的重大活动安排,小禅七是七天,大禅七是四十九天,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时间,有的人连七天假都请不出来。在禅七期间,手机没收,七天止语,每天打坐八小时。

我们有一期学员对打坐一点概念也没有,出门住不习惯就心烦,稀里糊涂地被朋友忽悠来香庐书院打禅七。朋友们觉得他肯定第二天就得逃跑,没想到,他竟然能静下心,整个七天都坐下来,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李鸿章作自勉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即成地上神仙。”

鲁迅认为: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明朝孙能传《剡溪漫笔》记载:金溪胡九韶家甚贫,课儿力耕,仅给衣食。每日晡焚香,谢天赐一日清福。其妻笑之,曰:“一日三餐菜粥,何名清福?”答曰:“吾幸生太平之世无兵祸,又幸一家饱暖无饥寒,又幸榻无病人,狱无囚人,非清福而何?”

他说大环境安定是可享清福的根本。日有一餐,夜有一宿,衣食无忧,心有所安。家无病榻之人,身康才能心悦,心悦自然生机勃勃。家人遵纪守法,一家安乐。若有牢狱之灾,身心皆苦,外有邻人之口舌,强颜欢笑,内有羞愧在心,全家不得安宁。

社会安定,衣食无忧,心康体健,家庭和睦,生活充实快乐,就是享清福。

具体而言,少年,心康体健,学习尚可,家人精心呵护,就是享清福;中年,父母健在,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就是享清福;老年,子贤孙孝,老有所乐,拥有幸福天伦,就是享清福。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不愁吃穿、有钱用、游遍世上美景,一生无病无灾,无疾而终,这样的神仙之福,则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享了。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一个人舒舒服服、安心自在地待一天,是很享受的,人生幸福不过如此。

人年轻时忙碌奔波,身负重压,有操不完的心和烦恼。辛苦一辈子到了晚年退休,本来可以在家享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就想早点死,因为一旦无事可管,觉得生不如死!他害怕寂寞,不会享清福。所以,清福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享不了就是痛苦。

很多穷人有时间,可是享受不了清福,心烦待不住,坐在那里就跟鬼催着似的,屁股着火一样,宁愿到处乱跑,窜来窜去。

能静下心来的人,都是有清福的人,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得的。假如不知安心、定心、净心的道理,人生始终是烦恼、悲哀的。

选自《福慧之道:积福积慧的方法》

孙一乃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安心自在地待一天,是人生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