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分析?-----先“分”、再“析”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析?-----先“分”、再“析”

昨天晚上的中級讀書課,我和孩子們一起研讀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中級讀書課與初級讀書課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偏重整體感知,落實閱讀與生活的感知鏈接,但後者側重精讀能力的訓練,是針對理解分析思維的培養。從整體感知到理解分析再到綜合認知,正是我們進入“精讀”的三大步。那當我們瀏覽完一本書,基本完成整體感知之後,我們能深入的對文章進行思考和分析,才算進入了深度閱讀的層面。

那麼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重要問題,談一談什麼是分析?以及在精讀過程中如何建立起分析的思路。

分析,百度百科中定義為,是在頭腦中把事物或對象由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或屬性。其中核心詞,是分解。

在我們深度閱讀文章的時候,我把這個“分解”,稱為拆分。一篇文章是由字詞句段標點組合而成,當我們分析文章的時候,要會將文章有目的地拆分成字詞句段,甚至標點,且必須逐字逐句逐段地拆分,這才叫精讀。

下面以昨晚我們的課堂討論問題為例來看:

學習主題:分析小說中的人物

學習進度: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透視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分析惠安館中的一處描寫英子的句子。

妞兒,我第一次是在油鹽店裡看見她的。那天她兩隻手端了兩個碗,拿了一大枚,又買醬,

又買醋,又買蔥,夥計還逗著說:“妞兒,唱一段才許你走!”妞兒眼裡含著淚,手搖晃

著,醋都要灑了,我有說不出的氣惱,一下竄到妞兒身旁,插著腰問他們:

“憑什麼?”

就這樣,我認識了妞兒。

學生說:我認為這一處寫出了小英子很有正義感。

老師說:說得非常好。你跟其他同學分析一下,為什麼你說小英子有正義感。

學生說:妞兒去買醬,夥計讓她唱戲,英子就一下子衝過去說憑什麼。

老師說:嗯,接著說。

學生說:就這樣可以看出來,有正義感。

老師接著問:那其他同學同意這位同學的看法嗎?你們有沒有自己的看法,或補充。

其中一位學生答:我說不出來,反正就是同意這位同學的看法。

(孩子們多半就停留在這個感知的層面,有感覺了但是說不出來的時候,老師來引導學生學習分析)

老師說:同學們說一說,這一處是對英子這個人物的什麼描寫?我們一處一處的來找。

學生答:動作描寫。

學生答:語言描寫。

老師說:我們先看動作描寫,請大家找一找動作是哪些詞?

學生答:竄、插著腰問

老師提示:好,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兩個詞。首先,剛才我們來感受下“竄”這個詞。看見這個詞,你們眼前浮現什麼情景呢?

學生答:就是小英子小小的身體,但很快的速度,到了妞兒旁邊。

老師說:說得好。那你們想一下,為什麼要很快呢?

學生答:因為英子急不可待地要去保護妞兒。

老師說:好,急不可待和保護這個詞,說得好。那插著腰呢?大家有什麼感受?

學生答:感覺英子很有氣場。

學生答。感覺她特別有氣勢。

學生答:感覺她很勇敢

老師說:沒錯,同學們分析得很好。

那我們來總結一下,小英子的這種正義感是怎樣描寫出來呢?

學生再次回答:通過對小英子看見夥計欺負妞兒的反應來體現了英子特別有正義感,打抱不平的。這裡有兩個動作,一個是“竄”字,一個是“插著腰”。 “竄”字體現出小英子很快的到妞兒身邊,動作很快;插著腰,體現她很勇敢,不怕夥計這樣的大人,替妞兒來打抱不平。

老師說:這次分析得非常詳細。同學們,你們看,這樣說就能把自己的觀念表達的很清楚。大家接著來分析下這一處的語言描寫。

(此處省略)

最後,老師總結,分析的思路是:

第一步:先注意判斷這是一處什麼人物描寫。

第二步:拆分關鍵詞,並對關鍵詞的效果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

第三步:再用自己的話來標的自己的觀點。

(以上實錄完結)

可見,對於深度閱讀來說,老師要帶領孩子們逐步瞭解,精讀與略讀不一樣,需要逐字逐句的定位關鍵詞,拆分出來,再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而重要讓孩子們知道:分析,一定要“分”,再“析”。

微信公眾號可搜siwuyaduxie北京思無涯,獲得更多有用的讀寫思維教育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