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堡司建置· 地域· 族属考

西堡司建置· 地域· 族属考

李志高

西堡司建置· 地域· 族属考

贵州李钺摄影


西堡司建置· 地域· 族属考

贵州李钺摄影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 贵州境内已有长官司75 个, 明洪武年间建立的西堡司是其中之一。对西堡的建置时间却出现了两说, 地域叙述过于简单或不符原貌, 族属称谓也极不一致, 致使近代和现代一些史学工作者在修志或研究贵州有关历史的过程中, 不区分正长官和副长官治所的地理位置、地域范围、隶属关系变化和随之带来的民族分布定点不同等情况。凡涉及到西堡司的史料, 全放到郎岱县(今六枝特区)名下来叙述, 这必然要出现失误。为使上述问题不再错讹下去, 现考证如下。

一、关于西堡司的建置时间

西堡司的建置时间, 出现了两种说法: 一是民国《贵州通志· 建置志》: “ 西堡司, 洪武十五年三月置, 隶普定府, 十八年七月隶安顺州, 二十五年八月隶普定卫, 正统三年八月仍隶州, 后州改府隶府。” 王燕玉教授著《贵州史专题考· 贵州省各市县沿革》从上说“ 六枝县, 位贵州西部……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 在该地置西堡长宫司, 属普定府。十八年七月, 改属安顺州……” 。第二种说法有《安顺府志》、《安平县志》、《明史》、万历《贵州通志》、《黔记》(郭子章著) 等, 皆言西堡司建于洪武十九年。笔者认为前一种说法有误,后一种说法准确。从《明实录· 贵州资料辑录》的有关记载来看, 洪武十五年四月提到的只是“ 西堡蛮” , 到十九年才提到西堡司: “ 洪武十五年四月戊申,西堡蛮贼寇普定, 贵州卫指挥同知顾成出兵击败之…… ”,又“ 洪武十九年十二月已酉, 湖广保靖宣慰等司、广西金筑安抚等司、云南安顺等州、西堡等长官司及乌思藏等, 遣上镇抚·班竹儿. 藏卜等贡介物。” 从上可以看出, 如果十五年三月建西堡司, 不可能四月又叛。又据民国《贵州通志· 前事志》记载, 洪武十五年正月、五月西堡一带均有战事:“ 彭胜,(洪武) 十五年正月随本卫顾指挥征西堡, 杀级二十余颗, 擒贼五名, 获马三匹, 杀死截路贼三名……五月……螺蛳寨打粮, 生擒贼人三名, 杀死七名, 领军回所(《彭氏旧闻录》) 。” 文中提到的螺蛳寨, 已属西堡腹地, 即后来西堡十二支内的螺蛳塘。从上述记载亦可看出, 明王朝不可能在十五年三月建立了西堡司, 五月又跑到西堡的腹地去抢粮。看来, 第一种说法是把《明史· 地理志》有关西堡司与习安州的时间弄混淆了。该志在安顺军民府项下载: “ 西堡长官司: 府西北, 洪武十九年置, 北有浪伏山, 元置习安州于山下, 属普定路, 洪武十五年三月属普定府,后废。” 另外, 从《明实录· 贵州资料辑录》还可看出, 洪武十五年三月习安州还存在, 属普定府:“ 洪武十五年三月已未更置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县, 为府五十有三……州六十三: ……习安、安(永)宁、镇宁、安顺属普安(定)府. (《太祖洪武实录》卷143 页10 ) ”。

二、关于西堡司的地域

万历《贵州通志》在安顺州沿革项下载: “西堡长官司: 州西北九十里, 元为寨. 本朝洪武十九年置长官司, 领寨四。”《安顺府志》从上说。《安平县志》载: “ 洪武十九年设西堡长官司, 属安顺军民府, 二十五年壬辰, 授土酋卜却四寨, 明年, 尽有西堡之地(本《明史》)” 。民国《贵州通志·土司志》载: “西堡长官司, 沙氏管西堡诸寨……纵横地面六十里。”又“ (西堡)副长官……访册云: 温氏管西堡马头诸寨……纵横地面约四十里。”民国《贵州通志· 土司志》所说西堡司正副长官管辖的面积,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罢西堡正长官, 以其地并入安平县之面积和西堡副司属安顺府亲辖地的面积。正长官沙氏管辖的土地,《安平县志》载: “西堡内外十二支, 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 界居普定、郎岱、平远之间……正东乐东渡至正西阴骘渡相距七十里, 正南毕利场至正北波治寨相距六十里, 东南南安庄至西北湾寨相距六十里, 东北菖蒲塘至西南毕家寨相距七十里。”笔者考旧志和查看有关碑记,西堡司原来管辖的面积比民国《贵州通志· 土司志》、《安平县志》刊载的大得多。据万历《贵州通志· 土田》载: 旧志无顷亩, 万历九年新丈, 西堡长官司有田26 208亩7分, 贡赋1722石。可是, 不知何故, 到了清道光年间,西堡司的田土面积却大大减少了。据《安顺府志》载, 全司田地只有9299亩, 贡赋1312804 石。而《安平县志》所载的西堡司正长官沙氏并归安平县内外十二支的田地面积, 只有2880 亩, 贡赋422498 石。笔者实地考察看过六枝特区羊场谌姓祖坟上至今还立着的一块墓碑, 碑上刻写的时间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有贵州等处安顺军民府西堡恰五理羊场坝”字样, 现已作特区文物保护。此碑已明确回答万历年间羊场曾属西堡司管辖, 而羊场在西堡正司治所(今普定县沙家马场上官寨)西面, 距阴骘渡35华里, 且羊场跑马场至今还有沙土目衙门遗址。羊场沙土目与普定沙家马场上官寨沙土司家同族同宗,其管辖的土地,东至岩脚一带, 西至两路口60 华里, 与水城县交界。这数十里范围内的土地, 历史上均为沙姓土目所有, 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沙氏故绝后,贵州军阀才以绝产拍卖掉。由此即可看出, 西堡司沙氏管辖的土地,其面积应在百里以上,而清康熙五十四年裁撒西堡司正长官并入安平县的土地,只是原管辖地的一部分——即内外十二支,从阴骘渡以西至两路口90多华里的土地,实际上已划入安顺府的亲辖地, 到雍正九年(1731 年)建立郎岱厅,这90多华里的土地就成了郎岱厅北部辖地的一部分。乾隆十九年(1754 年),安顺府还在羊场设巡检司,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以后,才改归郎岱厅管辖。又,《黔南职方纪略》对西堡正长官沙氏管辖的土地说的更广, 该纪略载: “ 惟安平县西堡正长官司,地在县治之西,府治之北,有与普定定上、定下插花者,有与郎岱、镇宁、水城、威宁各厅、州地犬牙相错者,六归河之水环其外,簸朵河之水会于东,距县城远者二百余里,近者亦百六七十里。”笔者认为,与水城“ 犬牙相错” 无问题,与威宁插花可能误。

三、关于西堡司的族属

关于西堡司境内的族属,首先应弄清西堡司的地理位置, 特别是正长官和副长官分别所管辖的地理位置,才有可能把西堡司的族属弄清楚。因为民国《贵州通志》以及某些史学工作者,把明王朝建立的西堡司全放到原郎岱县(今六枝特区)的名下。其实,西堡正长官沙氏管下的内外十二支地,康熙五十四年已划入安平县,到民国四年(191 5年)贵州全省划拨插花, 十二支地才由平坝(即安平)县划入今普定县, 清雍正九年建立的郎岱厅——民国年间的郎岱县, 根本没有管辖过十二支地,只是管理副长官温氏的故地(郎岱厅境的一部分),即今六枝特区落别乡与镇宁、关岭结合“纵横约四十里” 的地面。这一小片土地,仅是郎岱厅东部辖境的一部分。而近现代的一些史学工作者往往把西堡内外十二支的民族全部列入郎岱厅,或把郎岱厅全境的民族全列入西堡司。根据《明史》、《明实录· 贵州资料辑录》以及贵州有关旧志的记载, 西堡司有“蛮”、“蛮夷”、“生夷"、“夷"、“罗罗"、“革僚”、“羯僚”、“夷僚”、“锅圈仡佬”、“苗”、“龙家”、“蔡家”等。实际上,“蛮”是封建统治者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 而西堡司境内的所谓蛮夷、生夷、夷, 实则是现今的布依族或彝族,“罗罗”是彝族, 革僚、羯僚、夷僚则是今之仡佬族;龙家现已识别为白族,蔡家正在识别。考旧志和实地了解,明初西堡司正长官治理的村寨主体民族是仡佬族,西堡副长官治理的村寨主体民族是布依族,明万历年间郭子章在《黔记》中才提到西堡有龙家,清道光年间修的《安顺府志》才提到西堡有蔡家。《安顺府志》延引《明史·地理志》“ 西堡, 十二营, 慕役、顶营皆罗罗之族”,把西堡的民族成分合视为彝族, 看来《明史》有误。

嘉靖《贵州通志》卷之三:“ 西堡司,旧志部落皆仡佬, 有三种, 日红仡佬、曰花仡佬、曰打牙仡佬, 其名虽殊, 其习无异……”万历《贵州通志》:“ 景泰二年, 西堡夷徐作乱……”《明实录· 贵州资料辑录》: “成化十四年十月已丑贵州总兵官署都督金事昊经等奏: ‘西堡、狮子孔等处羯僚蛮贼,四散屯结,不下万余……”又载: “贵州西堡阿得、狮子孔、阿江三种皆革僚也,初据抢浪六寨,不供常赋……”笔者于1985 年赴西堡司正长官治所沙家马场上官寨考察, 正长官沙氏系仡佬族, 土著, 世守其土, 沙氏后裔仍住寨中。笔者看过沙姓的祖宗牌,他们都把沙卜格(旧志府作沙卜却)称为始祖,把清康熙二十三年(1674年)承袭的沙天祥称为—世祖。再根据旧志向上追朔,元朝建的习安州,系授沙氏为知州。《安顺府志· 纪事志》: “习安州, 唐宗之始安县也,初为谢氏所有,久之并于普里,至是置州,以其酋为州。明初罢州,授其酋沙卜却为西堡长官。” 从上可以看出, 西堡司正长官沙氏管辖的村寨,主体民族应为仡佬族。

《明实录· 贵州资料辑录》:“天顺五年正月丙辰, 湖广、贵州总兵都督佥事李震奏: ‘统兵征西堡夷贼……’” 又“天顺五年的六月丁未,贵州右参将都督佥事刘玉奏: 臣率官军进剿西堡夷贼,兵至阿果,擒贼首楚得(《安顺府志》作楚得隆),斩从贼三十九人, 降吕墨等寨……” 又“ 成化十五年十一月辛丑……西堡蛮夷之叛,盖由署都指挥佥事管立不能先事防御,长官温恺姿意贪黩……”

以上提到的“ 兵至阿果,擒贼首楚得隆”以及“西堡蛮夷之叛……长官温恺姿意贪黩”事, 均发生西堡副长官温氏辖境,且当地人历来都把落别(今六枝特区的布依族彝族自治乡)、扁担山(今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一带布依族居住的村寨称“四十八大寨”, 这四十八大寨也就是副长官温氏主要管辖的村寨。据此, 副长官温氏管辖下的主体民族应是布依族。

至于温氏,则是汉族。民国《贵州通志·土司志》: “访册云: ‘温氏管西堡马头诸寨,其先有温伯寿者,江西南昌人,明洪武十二年以功授长官,累传至体端,见承袭’”。笔者曾到过西堡副长官最早的治所落别和温氏后来迁徙的官寨(今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考察, 温氏后裔均言其祖先温伯寿是汉人, 是朱无璋“调北征南”时来的,因立有战功,便当了西堡副长官。由此看出,访册与温氏后裔的说法是一致的,温氏确系汉族。

作者

李志高,原系六枝特区政协文史委主委,著有《郎岱县志长编》。本文原发表于《贵州文史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