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三體2》黑暗森林,是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之第二部,是電影《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的作品。作者劉慈欣目前已發表三十幾部短篇小說,出版六部長篇科幻小說,連續8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

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小說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三體人利用智子鎖死人類的科學技術,同時派出三體艦隊直撲太陽系,企圖消滅人類。面對危機,人類組建了太空軍,同時行星防禦理事會(PDC)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定了“面壁計劃”,羅輯作為一個普通的學者被選定成為第四位面壁者,三體人自身並不能識別人類的計謀與偽裝,但是他們利用地球上的背叛者,從這些人中挑選出“破壁人”來對付面壁人。最初的羅輯是抗拒做面壁人的,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只懂得及時行樂的人,並沒有能力承擔這個重任,可是一旦被選定成為面壁者,他是無權拒絕的。當三體世界派出一個小小的水滴探測器全殲太空艦隊,人類陷入危機時,羅輯終於悟出黑暗森林法則:他以向全宇宙公佈三體世界的位置,迫使三體艦隊改變航向,撤離對地球的入侵,人類的太陽再次升起,人類獲得希望。

一個玩世不恭、一週換一次女朋友的普通學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擔當起挽救人類的重任,又是如何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解救人類被毀滅的命運。

1.起因:一次談話,被三體組織ETO追殺,被PDC組織選定成為面壁人。

羅輯與楊冬是高中時的同學,楊冬報考了天文物理學,可是羅輯認為天文專業就是鐵板一塊太深奧,他選擇了社會學,他認為自己胸無大志,比較浮躁,這個專業好混。

楊冬的母親葉文潔,建議羅輯學習宇宙社會學,她告訴羅輯宇宙社會學的公理: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的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並在兩條公理下推導出兩個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正是因為羅輯與葉文潔的這次談話,被智子捕獲到,三體組織ETO對羅輯進行了追殺,三體世界對羅輯的重視,引起了行星防禦理事會PDC的重視,他被選定為:第四位面壁者。在這四個面壁人中,只有羅輯是一個普通人。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面壁計劃:

由於智子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可以超速閱讀印刷文字以及計算機為介質存儲的信息,人類對於三體世界沒有秘密,但是智子唯一不能理解的是:人類的思維。

人類需要一批戰略計劃的制定者和領導者,而這些人必須依靠自己的思維制定戰略計劃,他們不能與外界交流,計劃真實的戰略思想、步驟和最後目的只能是藏在他們的頭腦中,我們稱這樣的人為面壁者。

面壁計劃的目的:是製造一種假象,迷惑敵方和我方,把敵人帶進迷宮失去判斷,為我方贏得實施真實的戰略計劃的時間。

面壁者被授予最高權利,他們可以調集和動用地球戰略物資,為了保證面壁計劃的連續性,面壁者需要藉助冬眠技術跨越時間,直到決戰時刻的到來。當然,面壁者可以自己選擇何時甦醒。

2.既然別無選擇,那麼接受現實,把注意力轉向自己擁有的權利

羅輯被糊里糊塗的帶到了聯合國會場,成為第四位面壁者,他拒絕抗議。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擔此重任。可是抗議無效,因為面壁者的身份和使命一旦被賦予,是不能拒絕和放棄的。

既然抗議無效,羅輯選擇了接受現實,面壁人的身份賦予他很多的權利,他使用這些資源無須向任何人解釋,而他的職責和行為就是讓人無法理解。既然有這奇特的權利,幹嘛不用呢?

他想象著自己夢想的伊甸園,夢想中的情人,因為面壁者的身份,PDC組織滿足了他的願望。真正的面壁者的行為,就是讓人迷惑。

3.愛讓人幸福快樂,也讓羅輯懂得了責任和擔當。

夢想中的她,像一朵潔白的百合花純潔嬌嫩,你見到她的第一眼就是保護她、呵護她,為了不讓她收到傷害,你願意為此付出一切代價。

這就是羅輯夢中的情人。他能清楚地向大史描述她的長相、身高、表情、形態等等,他甚至能描述與她在一起時的每一個場景,彷彿這個人就真實的存在。

世上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世界上就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女人,只是在我們自己眼中她最美。

難以想象羅輯以前是生活隨意,一週就換一個女朋友的人,那些女友有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

當莊顏來到羅輯身邊,羅輯不敢相信:這不就是自己夢中的情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個女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體會到了愛情,也明白了愛的終極奧秘。

如果全人類都不幸福,我們能幸福嗎?親愛的,你的責任就在於,在全人類都不幸福的時候,是自己幸福,還有孩子。你們的幸福快樂多一點,面壁計劃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一點。

為了讓羅輯儘快進入工作狀態,PDC組織帶走羅輯的愛人莊顏和孩子,對她們進行了冬眠,莊顏留下紙條與羅輯約定:在末日相見。

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4.做一個人類的拯救者:因為在全人類,你是唯一一個三體文明想要殺死的人

由於第一位面壁人泰勒的自殺,面壁計劃陷入困境。羅輯和其餘兩個面壁人都選擇的冬眠。

危機記年第205年,羅輯冬眠醒來時,他冬眠了185年,他發現自己在冬眠前感染上的輕流感已經治癒了。現在的人們吃得是合成糧食,住在一千米以下的地下城,衣服、鞋子只要放在一個平面,就可以當作一臺電腦使用。更有一個驚人的好消息是:人類的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太空艦隊發展到兩千艘,比三體艦隊還多一倍多。現代社會人是自由的,已經沒有了婚姻和家庭的束縛,國家也不存在了。人類世界分為:傳統的地球國際和新出現的艦隊國際。

現代人的舉止是高雅的,人與人之間是親切友好的,人們的目光流露出自信,他們穿著絢麗的衣服。自在而又個性。

面壁計劃被終止和廢除。因為面壁者泰勒沒有意義地消耗了大量的戰略物資,目的是消滅地球艦隊,面壁者雷迪亞茲的水星墜落計劃是把整個地球生命做人質,面壁者希恩斯的思想鋼印,在太空軍中的使用也是犯罪的,面壁者羅輯利用公共資源為自己營造享樂生活,向宇宙發送咒語譁眾取寵。

面壁者被賦予的特權不再有效,面壁者恢復普通人身份。羅輯重新做回了普通人。

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三體世界派來一粒水滴探測器,這樣一艘孤單的飛船,獨自闖入擁有強大的太陽系,如果說是入侵那不是送死嗎?由於這顆水滴的外觀是那樣的唯美,根本不具有攻擊性。所有的人都認為它是:來和談的。可是就是這樣一顆水滴它擊穿了太空艦隊的兩千多艘戰艦,除了7艘戰艦逃脫,太空力量全軍覆沒。

這7艘戰艦因為燃料和配件的問題,為了生存他們相互廝殺。最後“青銅時代”號飛向了金牛星座,“藍色空間”號飛向了太陽系。

“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來自一個人類光明世界,卻變成了兩艘黑暗之船。

羅輯找到了人類勝利的鑰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森林間,輕輕撥開擋路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樹林都處都有與他一樣的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羅輯以向宇宙發佈三體世界的位置脅迫水滴和三體艦隊改變航線,撤離太陽系,太陽重新升起,人類世界與三體文明得到了暫時的平衡,羅輯與家人得到了團聚。

羅輯作為一個普通的學者,他並不出色,他的研究完全不是因為興趣,他只是把職業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憑藉一己之力,成為力挽狂瀾拯救人類命運的人?

小說《三體》中,享樂主義者羅輯:如何力挽狂瀾挽救人類命運


一、高人點悟。源於與葉文潔的談話。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很多高人,這個高人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本書,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件事。通過這些經歷,我們被點醒,被啟發。就像《遙遠的救世主》的肖亞文的對丁元英評價:

認識這個人就是為你打開了一扇窗,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領悟。

所以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這些高人,認真思考自己到底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閱讀是與高人相遇最便捷的方式。在這裡你能與世界不同地區的高人相遇。

二、愛讓一個人有擔當有責任

羅輯當初是一個只懂及時行樂,一週換一個女友的人,可以自從心中有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夢中情人成了自己的愛人之後,他變成一個有擔當的人,他能忍受孤獨、痛苦,只因為能與愛人:末日相見。

作為一個普通人,首先是要有小愛才能有大愛,沒有愛的心靈是荒蕪的。是沒有根的,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中張國榮扮演的旭仔,就是一個沒有根的人,從小被生母拋棄,被養母困住,當尋找生母被拒,他感到絕望,最後自殺了。他說自己就像一隻無腳鳥。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的飛呀飛,飛累了就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三體中的葉文潔,是一個天文物理學家,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她和旭仔一樣都是一隻無腳鳥,她有愛自己的丈夫,還有愛她的鄉親,在她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全村的人排隊等著給她輸血,孩子出生沒奶吃的是百家奶,可是這些愛依然感動不了她,她無法忘記過去也

無力去愛,最終成為人類的背叛者。

心中沒有愛的人,是不可能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心中有愛的人即便是一個普通人,在關鍵時刻,也能成為一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