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應向生物學習(原創)

人類應向生物學習(原創)

(圖為烏江拍攝)

一天,在吊完單槓後,在校園的足球場(不標準的)邊做放鬆練習。不經意間一株不起眼的不知名的小植物(似乎有點像小時在農村那種菜園子的餵豬用的大人們叫的“鵝蔫草”,災荒年成大人們用來當飯食用過的。)進入了我的視線,我不慌不忙地俯下身子去觀察,葉子小圓形,綠綠的,長勢還好,向四周分散長著,顯得十分陽光。它長在兩塊透水磚之間狹小的縫隙裡,就像一根細線一樣的縫。四周都沒有泥土,左邊是打了水泥再鋪上綠色塑料的足球場邊緣,其它三面全部鋪的透水磚。不知是風還是什麼動物把它帶到了這個環境一極其惡劣和艱苦的地方,我揚天嘆了口氣,生物太偉大了。我為它強大的生命力而慨嘆,很多時候我們人類連一根不起眼的小植物都不如。我拿出手機,打開照相機,轉來轉去給它拍了幾張照。我心裡默默地為它強大而折服。


人類應向生物學習(原創)




其實在此接近二十天了,但每次都沒有發現它。不。不是沒發現,而是沒有“心”而已。每次總是匆匆而過,沒有發現身邊或腳下竟然有如此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羨慕平和敬畏。


在校園悠哉悠哉地閒逛著,來到開放書吧上方的小花園。看看雕刻著“琢玉成器,止於至善”的雕石,我佇立在那兒,要去看的不是那幾個醒目的字,字於我而言比較熟悉;我是在剛才小草的折服下來看看那兩株小柏樹長得怎麼樣,近二天沒來看過了。這塊石塊是從校外一個山林搬遷而來。安家到這兒已經有近三年了,在這塊石頭搬來時在石縫裡(石凹裡)長著幾株小柏樹,準確說是三株,其中有一株不知什麼時候被什麼人折斷了,現在還剩下兩株。你簡直不敢相信在天然的石縫裡居然還能生長小柏樹,泥土可能有半捧泥,水份只能靠天然的降雨供給。我把眼睛湊近觀看,它挺直地努力地向上生長著,大枝小枝向三面舒暢地伸展著,有的已經長出新綠了,深綠的老葉百般呵護地牽著淺淺的新芽,顯得何等自由。我告訴大家,不管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都沒有人去照料它,它都是這樣健康,陽光地生長。


閒來無事,每每路過都去看它一眼。感覺它堅強、偉大至極。


其實,這塊石頭上的小柏樹,在搬來時根本沒注意還帶了幾株小柏樹,安裝好久了,自認為高傲自大的人們才發現石頭還長著它。一直到現在長得非常好。


我又拿出手機轉來轉去從不同角度為它拍照,應該說我拍了很多次了 ;只是技術不行,沒有拍出它的真面目而已。我還會繼續拍下去的,而且從今往後,我會不定時去看望它,更會在酷暑的夏天好好地去照料它。


人類應向生物學習(原創)


有些時候,我真覺得我們人類自愧不如大千世界的各種各樣生物。我們要與自然和諧,親近自然,敬畏萬物。這也是作為教育人應該講給學生的基本常識。


(烏江撰於2020年3月3日晚10點至11點於火陋 3月4日下午43點至4點10分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