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的愛


《叔·叔》的愛

導演楊曜愷的新作《叔·叔》本月 27 號即將在臺灣上映,最近發出了前導預告。


《叔·叔》主要講述兩位老年男性晚年的愛情故事,兩位奮鬥多年,都曾擁有一個世俗意義上完整美滿家庭的男性,在退休後遇上了彼此,陷入了一種在遵從自己內心慾望、揹負傳統道德壓力、對家庭負責與否的困境裡掙扎的狀態。


這部電影於去年 10 月在釜山電影節首映,其後又獲得了金 ma 獎和金像獎的多項提名,在柏林電影節上也獲得了專為參選各單元中反映 LGBT 題材電影設立的泰迪熊獎的提名。


《叔·叔》是楊曜愷的第三部作品,在過去將近二十年裡,楊曜愷的電影從業生涯一直跟 LGBT 議題和身份認同這件事緊密相連。


2000 年他和電影製片人博偉達(其公司曾製作、發行《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藍風箏》等片)一起接管香港同志電影節,這個電影節最初由導演林奕華和博偉達共同策劃,於 1989 年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了第一屆,2000 年他們將其更名為香港同志影展,並創辦協會,解決了因票房和資金使影展陷入停滯的問題。


到今年,香港同志影展已經有了二十多年曆史,在亞洲算是最長壽的 LGBT 電影節之一。


除了支持同志影展外,楊曜愷本人在創作上也一直以此為母題,2005 年他的處女作《我愛斷背衫》,主要講述了三位生活在倫敦的華裔同性戀面臨的種種挑戰和壓力,到第二部《封面有男天》又以生活在紐約、並且極力想融入美國社會的華裔設計師和來自北京的男演員在觀念、身份問題上的碰撞作為線索,講述移民二代、同性戀、身份認同等問題。


拍完這兩部作品後,楊曜愷回到香港,決心以香港人的身份來拍攝跟這個城市有關的故事,他在尋找題材的過程中讀到了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江紹祺的《男男正傳:香港年長男同志口述史》。


《男男正傳》是第一本聚焦於老年同性戀群體的作品,文中記錄了十二位 63-89 歲男性的口述史,所述的內容不只關於 LGBT 群體,也帶出了香港獨居老人的生活處境,基於此,楊曜愷在準備劇本的過程中又實地訪查、拜訪多家老人院,花去一年半時間寫完了《叔·叔》。


在這部電影裡,他想通過兩個家庭的剖面,呈現老年同性戀群體面臨的掙扎:


一方面是東亞傳統看中“家庭”這個整體,身在其中的人也對“家庭”負有責任,同時傳統觀念裡也對老年人對愛情的心理、生理需求採取迴避態度,更不用說是老年同性戀人;另一方面這些老人在年輕時為生活打拼,強迫自己逃避內心、壓抑自我,到了晚年這種衝動和寂寞又難以抑制。


除了這條主線,片中也涉及到了養老院存在的社會問題,“這些被社會遺棄的老年群體,應該怎樣去面對他們餘下的生活。”


在電影裡,兩位主角的處境串聯起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最後他們的選擇是怎樣暫時還未知。


通過對這一群體的接觸,導演本人目睹了一些殘酷的晚年現狀,把這些描述出來雖然令人喪氣,但它也有被展露出來的意義,老年人的情愛慾望、給家庭帶來的變動、早年出櫃給晚年生活帶來的影響……這些其實都是可以攤開來聊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