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这两天看了一部港剧《心冤》,它改编自真实案件,虽然是奇案的角度,但用新的手法去拍,着重犯罪者及执法人员的心理,这也是剧名的来源。

今天我想说说剧中的第二个案件《父母失踪案》:案子中的哥哥石升患有白血病,为了救他,父母就生下了弟弟石晋。石晋作为石升的骨髓捐献者,小小年纪就经常被抽血,受了不少罪。

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作为父母,这点尤为明显。因为石升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他肯定就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注与疼爱,而忽略了石晋。

由于石晋比石升小很多岁,他不懂事,不会迁就哥哥,一旦他把哥哥弄疼了,就会受到父母打骂。哪怕他没做错,也照样挨打。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及缺乏沟通,让小小的石晋觉得父母只爱哥哥,不爱自己,他的存在不过是因为要延续哥哥的性命。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备胎,是哥哥的替代品。他们才是一家人,而自己更像是个外人。一旦哥有危险,父母就会毫不犹豫牺牲自己。从此,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因为心理扭曲了,他的性格也变得古怪,既自负又自卑。在父母面前是乖孩子子,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后,他就变成了具有暴力倾向的可怕分子。

最终,他策划好一切后,将父母骗到了他与智障朋友合租的住处,向他们举起了尖刀……事后,他还非常冷静地嫁祸给朋友,扰乱警方的侦查方向。

影片最后,哥哥悲痛欲绝地问他:“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啊,你怎么忍心下得了手?

石晋愤恨地大吼:“他们生下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备胎,我恨你们!

而实际上,石晋的父母是很疼爱他的,他喜欢狗,就在米国给他买了一个狗场,打算等他生日时送给他,给他一个惊喜。只可惜,他们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看完剧后,我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表。明明是疼爱孩子的,可是因为失败的教育,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灰尘,让他们在“缺爱”的阴影下生活。

别看孩子小,但他们是很敏感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给他们带去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多个孩子的家庭,如果父母偏爱一个,却轻视另一个,孩子们是能感知的。

受偏爱的有恃无恐,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爱。而另一个却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触犯父母,引来一顿打骂。

不管是父母偏爱的,还是轻视的,他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种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会伴随他们终身。

“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兄弟俩相差7岁。他们两个都很皮,弟弟总是缠着哥哥,可毕竟年龄相差太大,有时候哥哥并不想理会弟弟,这时兄弟俩就产生矛盾了。

哥哥今年才9岁,也不算太懂事的年龄,有时弟弟打他,他被打急眼就会还手。他手重,他的所谓“轻轻”打一下,都会在弟弟身上留下红彤彤的印记。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是很心疼弟弟的,因为他小,所以他是弱者,更能博得我的关爱。有一次我心情不好,刚巧兄弟俩打架,我不由分说就打了大宝一下。

他很委屈,大声哭着说:“弟弟把我的大黄蜂搞坏了,我打他一下怎么了?”

事后我冷静下来,让弟弟跟我一起给哥哥道了歉,并一起修好了大黄蜂的手。我还郑重地跟他深谈了一次,告诉他,我是爱他的,下次他们再有矛盾,我一定“秉公处理”。

那件事之后,我一再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偏心。也告诉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等心情平静些,再去弄清兄弟俩闹矛盾的原因,绝不偏袒弟弟。

“他们生我就是为了给你续命,我是替代品,我恨你们”

做父母的很难一碗水端平,但是也要尽量做到平等对待,别让孩子受到冷落。不然,有可能因为你的偏袒或不屑,给孩子们造成心理创伤,让他们憎恨你,憎恨这个世界,对你对他,都是不可挽回的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