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01

做了媽媽,總會對寶寶特別上心,尤其關注寶寶的發育狀況。餵養,體重,精細動作,大運動,哪一個跟不上,都會讓媽媽們焦慮不已。


隨著天氣轉暖,每日必有的室外曬太陽時間,不可避免的成為寶寶大運動發育成果展示場。那些大運動不行的寶寶們,媽媽總會暗自緊張“為什麼別的同齡寶寶都會跑了,我的寶寶只敢慢吞吞的走?” “雙腳離地跳他這個年齡早就應該會了,可這孩子就是不會,怎麼跳都是單腳離地。” “看人家寶寶的利索勁兒,我家寶寶不是一般的拖拉,有時候真懷疑她是蝸牛轉世!”


當寶寶再大些,媽媽的焦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體育不及格!才上小學體育就總是不及格,真是愁死了!” “老師今天又點名批評她了,上操上體育總想偷懶,動不動就見習,期末評優健康獎總也拿不到!”


殊不知,這些讓媽媽頭痛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嬰兒時期寶寶沒有爬行導致的。確實,爬行可以給寶寶帶來很多好處,不但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前庭覺發育,讓寶寶可以更好的掌握平衡,還可以促進本體感覺發育,進而使大運動發展良好,甚至能擴大寶寶認識範疇,對寶寶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空間感知能力都有提高。


02

知道了爬行和大運動的關係,很多媽媽都會可惜的說:“哎呀,早知如此……”。


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曾經,小語晴的媽媽也有過這樣的遺憾。她一直沒發現女兒大運動有問題,總是崇尚順其自然,即便她跳過爬行,直接學會了走,也沒有發現任何不妥,只耐心的等待她按照自己的時間表發展。


直到上幼兒園,女兒每次體能測試都不合格,老師找家長談話,她才不得不承認,孩子在大運動上已經滯後了。


好在,這位媽媽並沒有只是停留在遺憾而已,她積極的行動起來嘗試各種方法,經過母女倆一段時間的努力,女兒的運動能力有很大提升,應付各類測試已經不成問題了。


語晴媽媽用了什麼絕招快速提升女兒的大運動能力呢?


她說,對於4,5歲大的幼兒,一上來的就實行嚴格高強度的訓練肯定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她陪女兒鍛鍊的秘密武器,就是鼓勵和手把手的教。


語晴媽媽發現,用語言指令教孩子學會這些運動技能,是相當困難的。孩子往往不能領會語言教育中的要領,非常容易就演變成媽媽氣的半死,孩子不但沒學會,還委屈的哇哇大哭。


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總結經驗,她漸漸發現,這麼大的孩子,需要不斷的鼓勵和手把手的教,才能更好更快的發揮潛力,學會運動技能。


1.鼓勵


鼓勵並不是一句簡單的“加油!”或者“你太棒了!”就有效果的。語晴媽媽會根據女兒的鍛鍊程度以及女兒的情緒狀態,非常用心的進行具體細節性鼓勵。


就拿學跳繩來說。語晴看到了,也非常想學,可是由於平衡感不好身體不夠協調,她對自己能否跳好非常沒有自信。


語晴媽媽看到後,馬上給女兒買來一根跳繩。雖然心裡格外期望女兒能跳好,嘴上卻裝作無所謂的說:“你拿去隨便玩玩吧,其他都玩膩了,這個你還能新鮮兩天。” 小語晴興高采烈的拿著跳繩去廣場玩,不出所料,果然一個也跳不出來。


嘗試幾次後,毫無成就感的小語晴就要放棄了。突然,媽媽鼓勵道:“嘿,你做的真棒!你看,剛才只差了一點點就跳過去了呢!”


得到鼓勵的小語晴又打起精神跳了起來,漸漸的,她聽到的鼓勵越來越多:

“嘿,這次又進步了呦,你看,在繩子落地的同時,你的腳跳起來了!再練練就沒問題啦!”

“呦!這次你有一隻腳已經跳過去啦!看來馬上你就會跳繩了,加油吧!”

“哇!這次真的跳過去啦,沒有白努力,你真的學會跳繩啦!”


伴隨著媽媽的鼓勵,小語晴不知不覺的進步著,努力著,終於在練習幾天之後,學會了跳繩,並且越跳越好。


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2.手把手的教


“這是幾乎每個父母都會的教育方式,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善於使用。我們更願意簡便的用語言指令告訴孩子接下來該怎麼做,然而對於鍛鍊大運動能力,這卻並不是一個好辦法。”語晴媽媽說道:“迴歸原始,手把手的教,就會讓孩子快速掌握運動要點,領悟運動技能。


語晴在一次室外玩耍的時候,嘗試玩一面攀巖牆。然而當她剛爬上第二層石塊的時候,身體就僵住了,上不去下不來,直接急哭了。

這時候,媽媽過來保護住她,然後告訴她先要保持穩定,然後嘗試兩隻手輪流向上找稍高一些的支撐點,用力抓穩。之後再向上移動一隻腳,踩穩後用力往上爬,最後再把另外一隻腳找個距離合適的地方踩穩。媽媽耐心地手把手教,陪伴練習,僅僅幾次之後,小語晴就可以非常好的攀爬了。


用了這兩個秘訣,語晴小朋友各方面大運動在很短時間內,都已經基本達標了。


03

除了這兩個教育方式,還有哪些鍛鍊內容能幫助孩子提高呢?

你的寶寶沒有爬?小心大運動滯後!補救辦法趕快收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和寶寶一起進行全身協調性的體育項目鍛鍊。比如游泳,跑步等。

2. 針對寶寶的弱項,有挑選的進項。寶寶不會排球,就著重鍛鍊排球,不會跳繩,就著重鍛鍊跳繩。

3. 可以做一些協調身體感覺的遊戲。最常見的盪鞦韆,放塑料袋做的風箏,踢紙袋,扔紙團,互相模仿可以定住的動作等。這些小遊戲簡單又好操作,都是馬上就能上手的小遊戲。

4. 適合年齡段的體力勞動。掃地,拖地,倒垃圾,收拾玩具,購物時幫忙推購物車,都是非常合適的鍛鍊內容。


總之,雖然嬰兒期的爬行錯過了,但並不是無可挽回。用適當的教育方式,結合可以鍛鍊體力和平衡的日常內容,相信用不了多久,潛力大大的小寶貝們,都會像小語晴一樣,迎頭趕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