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申辦奧運會為什麼被拒絕?

阿道


眼看2020年奧運會舉辦地落在了日本東京,2024年奧運會舉辦地落在了法國巴黎,2028年奧運會舉辦地落在了美國洛杉磯,印度急迫的想要成為2032年奧運會舉辦國。不過,印度的申請再次被國際奧委會拒絕。事實上,奧運會早已經不是香餑餑,北京奧運會以後,倫敦奧運會與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都賠了錢!2024年奧運會與2032年奧運會,還是國際奧委會決定由當時競爭2024年奧運會的巴黎與洛杉磯舉辦。那麼,為何印度如此積極的申請承認奧運會的舉辦國,卻遭到拒絕?

印度人口已經突破了13億,是僅次於我國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佔到世界人口比例的18%左右。但與人口數量眾多不對稱的是,印度的體育發展水平實在是太落後。印度在整個奧運會歷史上,總共獲得了9枚金牌,其中8枚還是在1980年以前獲得的!在1984年、1988年、1992年三屆奧運會,印度一塊獎牌也沒有獲得。在1996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印度才重新獲得了一枚銅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印度時隔28年,獲得了一枚金牌。在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印度僅僅獲得了一枚銀牌與銅牌。如此體育水平,印度好意思申請主辦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也不放心交給印度主辦。

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教訓,也是導致國際奧委會拒絕印度的重要原因。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堪稱近30年來最差的一屆奧運會。在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奧運會開始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比賽場館才修建結算。在奧運會開始前三天,里約熱內盧才完成地鐵專線的設立。在帆船比賽的海域,漂浮著大量的垃圾,無人清理;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進駐奧運村以後發現,房間內竟然出現衛生間漏水、牆壁裂縫的現場。印度的綜合國力與巴西相差不大,國家管理水平可能還不如巴西。即使是巴西都能夠將奧運會辦成了笑話,更何況是印度?以印度的綜合國力和管理水平,如果主辦一屆奧運會,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就得讓賢,成為倒數第二。

里約熱內盧

從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4年巴黎奧運會、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可以看出,經過了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以後,國際奧委會更趨向於由發達國家、體育強國主辦奧運會。印度想要主辦一屆奧運會,應該多多從自身做起。第一,印度應該重視本國的體育發展,多拿一些奧運會金牌,至少每一屆奧運會都得拿幾塊金牌吧;第二,印度應該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辦成歷史最差,很重要的原因是城市管理水平太差;第三,印度環境汙染情況比較嚴重,應努力改善,提供一個乾淨的城市主辦奧運會。

印度孟買貧民窟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印度還能夠贏得一次奧運會主辦權嗎?


美國觀察室


奧運會曾經在中國被認為榮耀無比。北京當年申辦2000年奧運會兩票之差惜敗悉尼,讓無數中國人耿耿於懷,視為極大的恥辱和失敗。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佈: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消息傳來,可謂舉國歡慶,“我們贏了”響徹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已經無法理解,區區一個奧運會主辦權,有啥值得激動的。

短短不到20年時間,奧運會在中國基本已經引不起大的關注。成功舉辦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人發現奧運會也就那麼回事,不再把奧運會看的神聖無比。年輕人對奧運會不再當回事,本身也是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最好體現。

奧運會本身現在也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像當年中國一樣追捧奧運會的國家大為減少,奧運會本身面臨著無人舉辦的尷尬境地。2024年奧運會申辦期間,到最後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磯兩個城市願意申辦,2017年7月,國際奧委會害怕2028年奧運會到時沒人願意辦,乾脆一下子2024年和2028年兩屆奧運會分別交給連個城市舉辦,巴黎辦2024,洛杉磯辦2028。要是90年代為中國未能申辦到2000年奧運會耿耿於懷的中國人知道奧運會有朝一日落到無人舉辦的地步,國際奧委會看到有城市願意申請就每個城市攤派一屆,唯恐將來沒城市申請,不知道該如何感想。

奧運會雖然已經落到沒人願意舉辦,有個靠譜城市願意申請國際奧委會都能喜不自勝的地步,但印度申辦奧運會,卻被國際奧委會婉拒。奧運會雖然已經不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的香餑餑,但對舉辦城市還是有很高要求。

2010年,印度舉辦了規模遠小於奧運會的英聯邦運動會,期間已經暴露出諸多問題。離運動會開幕只有兩天,運動員村裡卻是一片狼藉;開賽後沒幾天,卻有運動員接連出現腹瀉等症狀,來自英格蘭的541名運動員中,居然有8%的人患上某種腸道疾病,被感染的運動員主要是游泳和曲棍球選手;運動員村髒亂差,陽臺的空調旁邊全是積水,一些電線乾脆直接被浸在了水裡;樓道外隨處可以看到雜亂的磚塊堆。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雖然被吐槽地方很多,但比起印度算得上很靠譜了。2010年的英聯邦運動會,可以看出印度對舉報奧運會這樣的大型活動還是力不從心。

當然,要是2032年或者2036年奧運會最後面臨無人舉辦的尷尬局面而印度願意申請的話,國際奧委會恐怕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支持印度舉辦。


仁勇校尉


是的,印度打算申辦2032年奧運會了,但是被巴赫給拒了。其實印度的雄心不止於此,他們還準備將2030年亞運會、2020年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2020年代表大會以及2021年國際奧委會全會都要“一起辦”

但是對於印度的這些好意,即使在現在奧運會的承辦國越來越不好找的情況下,巴赫也不領情,而且巴赫也說的非常明確:“印度的基礎設施設備都不行,在2010年承辦的英聯邦運動會。因為骯髒、惡劣的居住條件,一百多名運動員集體宣佈退賽,這一事件堪稱體育史上的奇蹟。而且印度的體育實力實在是不敢恭維。”

還記得印度承辦的英聯邦運動會嘛?

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在印度舉辦,結果印度的承辦水平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連接主體育場的天橋坍塌,造成27名工人受傷,結果是印度軍隊用5天時間修好了坍塌的天橋。運動員村花費1.5億英鎊建造,但是環境骯髒,記者甚至拍到床單上有流浪狗爬過留下的腳印,更不要提印度讓全世界女性都望而卻步的社會治安和性侵事件。對了,那次為了舉辦英聯邦運動會,新德里市甚至發生了強拆導致貧民凍死街頭的事件。

承辦一個英聯邦運動會已是如此,不敢想象如果把奧運會這樣的工程放到印度人手裡,那將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景。

除此之外,印度的體育人口和體育水平也是個問題。先不說如果印度承辦奧運會,到時候那獎牌榜得多難看,即使有東道主優勢,那也不可能把印度的金牌榜位置提升到“第一頁”去。這個倒還是小事,面子問題而已,要命的是經濟問題。東道主這個項目不行,那個項目不行,普通印度人民自然不會熱情高漲的掏出鈔票走進體育場,去看別的國家運動員慶祝嘛?


小球天地


就算印度不怕丟人,國際奧委會也輸不起,就印度那軟硬件,不把這100多年的國際運動玩砸了才怪!

要怪只能怪印度自己,2010年印度好不容易舉辦了英聯邦運動會,運動員村的建設花了1.5億英鎊,但卻被指責為“是不安全和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房間髒亂差到讓運動員無法忍受的地步,100多運動員集體宣佈退賽,堪稱體育史上的奇蹟。

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還不錯,但畢竟底子薄,又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國家,中央政府能投入到體育中的資源和資金極為有限。在體育事業發展上,中國建立的是從地方到國家緊密的舉國體制,體育發展有著強勁的後勁。歐美國家的體育職業化和商業化也極為發達。這兩條路,印度都沒有走上去。

能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奧運會成績不能差,印度人每一屆奧運會,儘管也派出規模龐大的代表團,但是能獲得一塊金牌就是謝天謝地了,和體育強國動輒幾十塊金牌遠遠不能比,這樣一個在奧運會上沒有存在感的國家,國際奧委會無論如何都沒法答應讓他們申辦。

舉辦奧運會還需要完善的交通、通信等各類基礎設施、規模龐大的體育場館建設、複雜的後勤保障體系建設,這些方面,以印度世界知名的工作效率,恐怕20年都完成不了。


雲中史記


呵呵,印度申辦奧運會就是一個鬧劇,國際奧委會要是交給他們,會放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好像都說過:“印度的基礎設施都不行,2010年承辦的英聯邦運動會因為骯髒、惡劣的居住條件,一百多名運動員集體宣佈退賽。”你看到這句話,還用想為什麼嗎?

記得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大家都很擔心,2018年冬奧會在韓國,2020年奧運會在日本,2022年要是在中國的話,與當初說五大洲輪流辦的潛規則有點衝突。但是國際奧委會對中國申辦有這麼一句評價,交給中國辦,放心!

這下,你明白了吧!放心,代表什麼?這是對中國的放心。

回顧08年奧運會,賽程過半,國際奧委會的協調會都懶的開了,為什麼,因為沒必要開!


小朋友OR大朋友


奧運會是人類運動事業和文明進步的盛宴,印度之所以申請不成功是因為他們在世界人民眼裡的形象太差了,國際奧委會考慮一個國傢俱備承辦奧運會的能力不僅僅是經濟那麼簡單。根據《國際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取得奧運會的舉辦條件主要有:

1:經濟實力足夠

2:政治局勢穩定

3:社會安定

4:舉辦城市航空港口、城市交通、火車站、電視、通訊具備滿足抗壓條件。

以上條件印度也只有經濟實力足夠了,其餘的都不達標,印度雖然這幾年在努力改變國家形象成為一個大國形象可是情況依舊糟糕。我總結了一下印度申奧失敗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衛生問題。印度人喜歡手抓飯,右手抓飯和朋友握手,左手擦屁股,印度賓館裡的手紙都是外國人用的,他們喜歡用手直接擦屁股,擦完屁股用手一洗就行了。


2:城市設施。印度政府的財政支出大多用在了軍事上,城市設施特別差,比如印度的廁所大多隻有富人家裡有,平民都是隨地大小便,更別說健身器材什麼的。


3:犯罪率高。印度也是一個男權社會女性地位很低,印度強姦案世界第一,搶劫謀殺都是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國家。

4:文化普及率低。印度學校少、教育質量差、輟學率高,所以國民素質很低。


5:國家開放程度低。印度民營企業比較活躍,但是外國人去印度國內經商限制和稅收都比較高,國民的思想也比較保守,所以國家發展程度比較落後。

6:好戰。印度是一個愛挑事的國家和鄰國關係都不好,動不動就尋釁滋事。


7:宗教。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宗教號召力比較強對政府不滿就號召教徒遊行抗議,高僧還養性奴。


8:世界媒體。世界人民都是從自己國家媒體裡知道的印度,民生問題在媒體的放大鏡下醜態百出。


9:醫療。印度醫療環境差,醫療衛生差,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差。

10:通訊。印度國家的通訊普遍率很低,很多地方都沒有信號,因為貧富差距的問題窮人也很少有自己的通訊設備。


老天請睜眼


印度當然希望它能申辦奧運會,越多越好,甚至如果可以的話他都想把這個世紀的全部奧運會給承辦了,就是這麼自信,然而世界人民顯然傷不起,所以無情的拒絕了,這對印度人的打擊相當巨大,整整持續了一天才恢復過來,然而奧委會出於什麼考量傷害了印度人舉辦奧運會的感情的呢?

1,印度財力不足

北京奧運會讓人印象深刻,據2009年北京奧組委透露花費差不多在420億美元,倫敦奧運會花費150億美元,里約奧運會花費了46億美元,歷屆奧運會平均花費52億美元,這可是不小的數字,都需要民眾去負擔,而印度每天日收入在1.5美元之下的人達到4.6億人,印度的中產階級也只能維持生活。印度財政年收入只有2000多億美元,這本就已經捉襟見肘,就算有多餘的資金,外國武器商還排著隊等著呢,那還能有餘錢來承辦奧運會。

2,印度基礎建設低下

雖然近幾年印度也在進行城市化,然而基礎建設卻一直沒有跟上,幾億人還在戶外排便,即便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裡,貧民窟也以百萬計算,正如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向我們展示的一樣,難道運動員以及遊客也要入鄉隨俗,感受印度的傳統文化?當然了這是一句玩笑,遊客肯定會選擇酒店住宿,但酒店外就是貧民窟這情形也太令人難受了。

不但如此,印度各方面基建都完全無法達標,無論是能源設施,還是交通設施,或是通信設施和防災設施都相當落後。

雖然舉辦奧運會能極大的促進基礎建設,但以現在印度的基建水平和速度,顯然不能滿足需求,這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萬一到了舉辦奧運會的那天,連場館都沒有建設好,那樂子可就大了,根據印度的以往表現,這不是不可能的事,2010年印度舉辦的英聯邦運動會,主體育場外的一座天橋就垮塌了,它建立的運動員村,被其他國家指責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如果奧運會也這樣國際奧組委的臉全都會被印度人丟盡了。

3,印度的奧運會表現

與我國一樣,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人口超過13億人,然而奧運會上的表現卻天壤之別,近三十年以來,它分別在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一枚銅牌,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取得一枚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取得一枚銀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一枚金牌和兩枚銅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取得兩枚銀牌以及4枚銅牌,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取得一枚銀牌一枚銅牌,與蒙古並列第67位。

沒錯印度的體育是在進步,特別是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表現還是很醒目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英國和印度特殊關係成就了這一點呢?雖然進步了,但三十年只獲得了一枚金牌,這明顯的顯示了印度並不十分重視體育,前些日子看《摔跤吧·爸爸》男主人公想為女兒申請一塊摔跤墊子,卻被無情地拒絕了,讓主人公十分生氣,我想這就是印度體育的真實表現,那麼如果都不重視,怎麼可能會在你那裡舉辦奧運會呢?這完全沒有意義。

忘記說一點,印度板球很厲害,舉國都在玩,可遺憾的是那不屬於奧運項目。

4,印度沒有舉辦大賽的經驗

在我的印象裡印度似乎只舉辦過1951年的亞運會以及1975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除此之外恐怕就是英聯邦運動會了,那次簡直就是運動員與遊客的噩夢,來先看看他們給運動員使用的衛生間,我都接受不了。

總之,印度想申請奧運會並不是因為體育精神,而是為了自身的考慮,希望藉此刺激印度的經濟,然而希望是希望,能力是能力,說實話印度當務之急是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去承辦自己無法承擔的奧運會。


煙雨醉逍遙


因為舉辦奧運會勞民傷財,很多國家都拒絕申辦奧運會,但是印度不一樣,印度是多次申請奧運會都被奧委會拒絕,奧委會寧願花錢求別的國家申辦都不同意印度申辦。


第一個原因是印度文化一直以來缺少對體育的認可,印度政府想舉辦奧運會不過是想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讓印度更有“大國風範”。這也就意味著印度想舉辦奧運會並非為了發揚體育精神,而是把奧運會當做展現國家形象的工具,這一點不符合奧委會的評估。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印度的環境質量太差,尤其是空氣質量,容易損害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之前印度舉辦過一場馬拉松比賽,結果比賽還沒結束,就有十多個運動員中毒,環境問題成了印度申奧的巨大阻礙。



還有些人說印度申奧不成功,是因為印度廁所少、印度用手擦屁股,這些都是客觀原因,屬於大環境,不在奧委會的評估範圍之內。印度想要申奧成功,就必須改善國內的環境質量,降低空氣汙染,不然國力再強也沒人願意去印度參加奧運會。


國際視角淺說


這應當是指2015年印度嘗試申辦2024年奧運會,去年又嘗試提出申辦2032年奧運會,兩次都被奧委會婉拒之事。

為什麼會被婉拒?不妨看看2015年印度媒體自己當時的報道所介紹的情況。

2015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到訪印度一天,與印度總理莫迪及印度奧委會主席分別會面。此前,傳出印度奧委會希望申辦2024年奧運會。印度媒體非常期待巴赫與莫迪的會面結果,希望得到正面肯定的消息。

“印度是否會申辦奧運會,完全取決於巴赫和莫迪總理的會談”,新德里電視臺稱。不過,當時印度的實際工作也僅僅是才起草了20多頁的申辦情況說明,遞交到總理辦公室。

結果讓印度上下相當失望。巴赫雖然委婉但也是相當直接地勸莫迪打消了這個想法。

巴赫稱,“現在,印度需要做的是培養運動員,加強團結,在里約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印度重返國際奧委會才一年,舉辦2024年奧運會,為時尚早。”

此前,2012年12月,因為選舉過程涉嫌腐敗,印度奧委會被國際奧委會暫停會員資格,2014年2月才恢復資格。

巴赫還指出,“儘管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在奧運會歷史上的成績非常可憐。”

而2010年還發生一件非常難堪之事。那一年,英聯邦運動會在印度舉辦,結果100多運動員集體宣佈退賽,這要是也論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話,肯定又創造了,將來也恐怕很難再被打破。原因是運動員村之髒亂差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了。

這一件事,巴赫也在公開場合提到了。去年,印度的確又嘗試申辦2032年奧運會,為此與奧委會溝通。具體情況不知如何,但結果基本上也是等於否定。

實事求是地講,印度現有的軟硬件水平、組織經驗、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及自身體育競技水平,的確都不適合舉辦奧運會。

按照奧運會現在這種規模與越來越高的要求,除了中國,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辦得起,做到基本不留後患妥善消化;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來說,還是不宜不自量力去辦。像希臘與巴西這兩屆奧運會都給主辦方事後留下了較大的難題。而印度的綜合管理能力與巴西相比,起碼又有兩三個檔次以上的差距。


建章君


不要笑話人家 中國不是也才舉辦過一屆奧運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