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从空间规划上实现人群集聚,解决产业兴旺?

关注三农的追梦人


1 ,并村并镇的呗,可以实现人口上的聚集。

2,产业精细化,规定哪些地方是庄稼种植,哪些地方是果园种植,哪些地方进行养殖,一旦形成规模,再把加工企业进行规划,产供销一条龙,何愁乡村不富裕,不振兴。


向阳花定会开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人群集聚、产业兴旺,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现将我县金碑村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在新村规划上,突出了巴山新居特点

金碑村幅员面积4.98平方公里,辖6个社230户939人,根据地形特点,结合群众意愿,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全村确定建设4个巴山新居聚居点,村民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以及经济实力情况,分批次进入聚居点。从2016年开始启动聚居点建设,到2019年止,全村初步建成学堂梁、陈家大院、翟家梁、磨梁上等4个聚居点,聚居农户123户518人。新建聚居点都进行了配套建设,达到路通、水路、电通、网通、广播通,建有垃圾池、化粪池等;村委会所在地聚居点,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村史馆、农耕文化馆、便民超市、农村电商,配备有远程教育,办有农民夜校等。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推行建新撤旧还耕,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县最美巴山新村。




二、在村庄建设上,抓住了政策资源整合

金碑村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快速推进,最重要的是大胆探索创新机制,迎得村民的支持。一是充分调动了村民入住聚居点的积极性,心甘情愿把自己的钱掏出来搞建设。二是研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该村争取到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土地增减挂钩资金,配套进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争取危旧房改造资金,对11户的农房进行了改造。三是争取县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套建设了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享受了与城市人一样的待遇,加之农村山青水秀空气好,更愿意留在农村,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三、在产业发展上,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

按照“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和"搬得出、留得住"的要求,该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机制,推行"返租倒包"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金碑村种茶历史悠久,现有500年以上老茶树217株,100年以上老茶树5000多株,生产的优质茶叶走俏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村紧紧抓住茶产业不放松,着力打造“金碑”牌,招引企业入驻该村,实行村企合作,建设现代茶园基地,开展茶叶加工,实施品牌打造,建起电商平台,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同时,该村因户制宜发展四小产业,养殖南江黄羊和巴山土鸡等,老百性的收入在增加,村民每年外出打工的逐年在减少,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呈现。



总之,金碑村在新村规划、新居建设、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今后能否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继续努力,扎实工作,乡村振兴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莲花传奇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既要解决农村的问题也要解决整个国家的发展结构问题!

从空间规划上来说,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群聚集的问题,二是产业兴旺的问题。农村现有村庄布局大小不均,地域差别较大,所以不能搞“”一刀切”进行规划,而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以豫东农村为例,豫东是平原,土地肥沃,是粮食的主产区,村庄密集,但是产业不兴旺。

豫东农村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合并村镇,建设美丽乡村,形成新的聚集区,配套教育、医疗、交通、超市等各种生活资源;二是整理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好国家粮食主产区的作用,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三是将合并村镇以后原村庄位置的建设用地整理合并调整,进行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规划要符合地域优势、符合市场优势,考虑市场可行性,不能盲目上马。

相比城市的现状,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聚集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大部分社会资源,但是农村发展几乎是停滞的,现在国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乡村振兴,释放了很大的国家发展空间,搞好规划是基础!





不忘初心08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进行空间规划,以带动产业兴旺。在这方面,各地要统筹布局,根据各地特色,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在农业产业方面,要围绕产业进行布局,可设计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这样一来,农民有了收入,产品不愁销路,企业有了货源,加工不愁原料,两全其美,产业必定带来兴旺。

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围绕主城区设计各个特色区域,如旅游休闲度假区、电子物流商贸区、农产品深加工区等等,以聚集人气,带动产业兴旺。



秦风热线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我谈谈普通人不专业的看法吧。

1、人群集聚相对好做。现在各地都在通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将农户从零散布局的居住状态,统一搬迁至设施齐全、配套成熟的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有的是联排小别墅,有的类似商品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大多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积极支持。

2、产业兴旺稍微较难。但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措施。总结国内比较出名华西村等地,无一不是产业发达,但在全国所有农村的大盘子中看,发达的村子凤毛麟角。对于普通村庄而已,除了农业,基本没有工业项目。还有不少地方农业生产还未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因此,空间规划必须结合实际来做,特别是在产业这一块,大多数农村仍然要以农业接二接三产业为主,推广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注重给未来产业发展留白,让农村有更大的空间。


四六成句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居住分散,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想要振兴农村,必须合村并镇,让人口集中起来,发展乡镇企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和商业的发展。

现在的规划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建楼房,让农民上楼。这种方案虽然节省土地,但是农民不喜欢,无法养鸡种菜了,农具也没地方堆放,生活成本大。另一种是独院,虽然比较占地,但是更具农村风格,也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农村也应该有农村的样子。农村高楼化并不适合农村的发展,强行推广,损害农民的利益,不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建万人村,应该以独院为主。

镇上县城以9层以下楼房为主,超过10层的楼房应该少建或不建。

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的差异很大,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方案,多听取农民朋友的想法,争取做到因地制宜,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


勇哥家在重安镇


因地制宜:既不能一刀切“全部上楼”也不能任性发展,结合本地特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链,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还要不忘“本”-“种地收粮”,只有自己的饭碗里装着自己的粮才安心;整合土地,放眼三到五十年的发展眼光,给子孙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规划好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特色产业加工区(重视环保意识)。


智邦001


在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尽管不同地区乡村发展不一,治理情况复杂,但在规划顶层设计层面具有共性的认识,即村域空间规划不应单纯是物质空间营造的手段,更应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既融合国家意志又统筹考虑村民诉求,以此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顶层设计要求,作为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的详细规划,村域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底层基石,需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操作性、实施性。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应以上位总体规划为依据,落实相关的控制性指标,细化各类红线,引导各类空间用地布局,在此基础上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统筹配置各类要素。主要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目标战略,依据现状分析,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并明确规划目标;总体布局,衔接各类规划,细化管控红线,明确用地布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素配置,统筹村民诉求,落实产业、文化、人居,生态等各类要素用地;用途管制,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与建设管控要求;保障措施,研究适用于乡村基层空间治理的配套政策机制。


穿出精彩


产业集聚之后,人群自然能集聚。要鼓励各种资源、各类人进入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只要有资源投入,有产业就能留住人。很少有人愿意离乡背井地去打工。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人们对城市、金钱的看法也会更加理性,乡土观念、亲近自然也会成为很多人的时尚。社会时尚应该是多样化的,仅限于物欲的追求是不自然的。


古特曼449


城市化发展,只会加重污染,加快全球变暖!

还有就是 种地的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了,教育医疗跟不上!!!否则不可能那么多人抛家舍业 买房,对生活对压力都很大,对经济也起到反作用!!!

想振兴农村,先把教育 医疗 跟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