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過去一年,Netflix在亞太地區的收入達到了15億美元。雖然這一數字僅佔超200億美元總收入的7.3%,但依然令Netflix首席財務官斯賓塞·諾依曼(Spencer Neumann)按奈不住驚喜之情,他在Q4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相比兩年前,亞太地區收入翻了三倍。

顯然,最晚佈局亞太市場的Netflix,正在挖掘著這塊“新大陸”的最大潛力與價值。

回顧2019年,似乎每過一段時間,Netflix就會出一部全球熱播的亞洲原創爆款,韓國《王國》、印度《德里罪案》、日本《全裸監督》……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據首席內容官泰德·薩蘭多斯稱,Netflix上過半數的亞洲內容觀看時長,來自於亞洲之外的地區。也即是說,正是這些亞洲原創作品,助Netflix一臂之力,使得全球會員增長至1億6709萬,非美國會員數突破1億。

除了潛在的會員增長價值,亞太地區,儼然也成了泰德·薩蘭多斯口中“優秀創意的大本營”,為其源源不斷提供風格迥異、形式多樣的原創內容,不斷俘獲著全球領域的潛在觀眾。

話說回來,自2015年首次進入日本市場以來,Netflix的5年亞洲之路走的並不順,前有當地視頻平臺、後有北美流媒體同行Hulu、亞馬遜、HBO go等的雙重夾擊,還有一堆層出不窮的版權、審查、稅收等問題的阻撓,Netflix是如何做到一步一步攻下亞洲市場?

日本:低價拉新、合盟電商、

顛覆行規、押注動畫

為什麼亞洲第一站選擇日本?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Netflix全球業務的擴展時間線

不單是因為經濟發達的原因,還因為早在2011年,Netflix在開拓拉丁美洲市場的時候,北美的老同行YouTube、Hulu就已經進入日本市場,通過一系列“落地”服務,成功試水了日本用戶的接受度與消費力。

有了老同行的經驗借鑑,Netflix首站選擇日本,便是順理成章。競爭對手亞馬遜也在同一時間,嗅到了日本這一市場的商機,2015年9月,Netflix前腳剛宣佈進入日本市場,亞馬遜後腳就入駐日本了。

入駐一個新市場的第一步是什麼?當然是降價,不要以為Netflix只有在印度之類的發展中國家降價,低價拉新這一招在進入每一個發達國家的市場時,一樣會使用。

當時Netflix的北美價格為7.99美元/月,在日本,Netflix推出三種價位的服務,最低的月租低至650日元,約合5.4美元。與日本境內其他老同行相比,Netflix的價格最低。比如Hulu早期進入日本市場定價高達1480日元/月,約合14美元。發現日本用戶的接受度較低,為此付費的意願很低,於是將價格降至980日元/月,約合9美元。

第二步則是尋求日本傳統電商合作,保證其從支付端到終端的全面“落地”。Netflix先是敲下了電信業軟銀(SoftBank)支付環節的合作,接著又談下了夏芝、松下、夏普、索尼等老牌電器的4K電視合作,直接在遙控器上裝設Netflix專用按鈕,大大增加了日本觀眾的入會幾率。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第三步即是製作原創內容。Netflix一邊尋求與日本傳統電視臺合作,比如富士臺合作推出了綜藝《雙層公寓》和劇集《內衣白領風雲》;另一邊大量購買日本文學小說、動漫IP資源,開發本土日劇。真正讓Netflix打開日本市場知名度的正是一部IP劇《火花》,根據日本搞笑藝人又吉直樹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豆瓣評分高達9.3。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但Netflix投資佔比最大的並不是真人劇,而是日本全球知名的龍頭領域——動畫。

熟悉日本動畫行業的觀眾,都知道日本的製作委員會模式,即多家公司入局組成類似合資公司的“製作委員會”,旨在分擔投資風險、合理分配回收佔比、切割版權收入的一種製作模式。而Netflix進入日本動畫領域的姿態,則是顛覆性地打破行規,願意承擔更多投資風險,單單收購價格就已覆蓋了動畫製作費用的大半,從而給予了創作者全權制作一部動畫。

Netflix之所以敢這樣,是因為瞄準了日本動畫產業風光不再的契機,乘虛而入。近些年,日本動畫遭遇海內外電視版權封殺、致使盜版資源氾濫,正元氣大傷。正是Netflix為代表的這類流媒體,為新舊動畫作品提供新的出口。

童年記憶《奧特曼》、跨時代神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等等,紛紛被Netflix拿下,重見天日。近日,Netflix又拿下了鼎鼎大名的吉卜力工作室版權,《龍貓》《千與千尋》等21部經典作品都可以在Netflix上觀看。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第一個敢吃螃蟹與Netflix合制的是一家跟迪士尼有密切合作的3D技術公司,名叫Polygon Pictures(PPI),代表作為《希德尼婭的騎士》《亞人》。2017年,Netflix成功推出了第一部合作的動畫作品《特工次世代 BLAME!‎ 》。

眼看試水成功,Production I.G、骨頭社(BONES)、阿尼瑪工作室、Sublimation和David Production,五家公司接連與Netflix建立全面合作關係。2018年,Netflix迎來日本動畫的大豐收,相繼有10部作品問世,最重磅的是與湯淺政明合作的《惡魔人:哭泣之子》,該劇開啟了只在Netflix獨播的先河,此舉不僅轟動一時,在海內外創下了驚人的點擊率,還因為作品內容的成功,收穫了海內外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8。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自此,Netflix在日本動畫行業,發展得順風順水。Disney+流媒體問世後,Netflix更是大力加碼日本成人動畫產業,今年,剛宣佈完將與日本六位知名創作人CLAMP(《 魔卡少女櫻》)、樹林伸(《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太田垣康男(《機動戰士高達:雷霆宙域》)、乙一(《Goth》)、衝方丁(《殼中少女:壓縮》)和山崎麻裡(《羅馬浴場》)合作,馬上又放出重磅消息,將製作史上最熱賣漫畫《海賊王》的真人版。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除了吸引全球潛在的動畫用戶外,更主要是為了與競爭對手迪士尼閤家歡動畫打出差異化。但同時,Netflix也在慢慢佈局低齡兒童領域,與美國兒童內容巨頭Nickelodeon簽訂了多年合同,宣佈將製作系列獨家播出的動畫作品。

“在過去的12個月裡,日本動畫作品在Netflix觀看時長急速增長,翻了近乎一倍。”Netflix日本法人及創意製作人櫻井大樹在接受日媒採訪時透露,現階段Netflix動畫作品製作模式是,以東京團隊為據點,積極展開與洛杉磯總部的緊密合作,由此打造針對全球觀眾、具有日本特色的動畫作品。正如《全裸監督》導演武正晴所說,這樣一來,與Netflix合作的創作者,完全不用考慮日本文化忌諱、電視臺審查的風險,獲得了空前的創作自由與財務自由。

日本動畫製作費也因Netflix的出現,水漲船高。迫使整個行業原本的製作模式和商業結構正在發生急速變化,這樣的變化也正在韓國發生。

韓國:綁定種子選手JTBC,

打造多樣化類型劇,致力“韓流”出口

晚於日本一年,Netflix於2016年在韓國上線。

有了日本經驗,Netflix想在韓國如法炮製。先是給出與日本相當的低價格優勢,再積極找傳統電視臺電商合作。但卻意外地在第二步上,絆住了腳。

CJ E&M和SK電訊等這些主要韓國運營商都拒絕了Netflix的合作,並通過拒絕Netflix訪問韓國人可能想要觀看的本地內容,阻止Netflix在韓國市場的發展。這種做法,與此前Naver通過讓谷歌的爬蟲無法搜索其內容,來阻止谷歌發展的策略一樣。雖然有助於Naver在韓國的主導地位,但它在全球搜索領域,仍是一個次要角色。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直到2017年,Netflix才終於找到了願意合作的中央東洋廣播公司(JTBC),該公司以《拜託了冰箱》綜藝出名,Netflix獲得了JTBC600小時的作品授權。自此,Netflix搭上了JTBC韓劇起飛的順風車,該公司製作了一系列高分爆款韓劇,從《天空之城》《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到近期正在熱播的《梨泰院Class》。

尤其《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這部劇獲得了豐厚的海外收益,製片人馬仲勳在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年的報道中稱,該劇有一半的收入來自國際銷售。其中70%來自亞洲,約30%來自美國。BBC還援引官方數據指出,韓劇當年的出口額達到了2.39億美元。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與此同時,Netflix也順利談下了與韓國本土移動運營商LG Plus的合作,從移動端的拉新量非常可觀。會員數從不足100萬增長到240萬,平均每季度有20萬至30萬用戶註冊。就在前幾日,Netflix又藉由S20新機發佈會,宣佈將與三星展開深度合作,從系統到內容深度植入Netflix APP。

Netflix在韓國的打法,與日本側重動畫類型不同,Netflix對於韓劇的製作類型期望是,全面開花。Netflix正在努力將韓劇的認可度從浪漫愛情劇擴展到神秘驚悚片等多種新類型。

因為後臺數據顯示,韓劇不僅在亞太地區表現很好,而且在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的表現都非常好。就像《寄生蟲》征服奧斯卡,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韓國內容生產者的高度類型化,非常接近好萊塢電影的普世價值,能夠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與Netflix改變日本動畫行業生態類似——“水漲船高”拉高韓劇行業的製作費,推動整個行業更加精品化發展。除此之外,Netflix還正在致力於復興曾經在亞太地區掀起的“韓流”,並將其擴至全球。畢竟,《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出口額給了Netflix自信。

“流媒體需要大量新用戶,沒有比印度更好的地方了。”流媒體分析師Tony Gunnarsson在一個論壇上,如是說。

的確如此,隨著許多西方市場的飽和,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暫不開放的情況下,印度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成了最誘人的寶地。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數據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印度人轉向在線觀看電影和電視劇,印度流媒體行業的收入將從2018年的5億美元躍升至2023年的50億美元。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Netflix2016年進入印度的時候,各大流媒體早已涉足這塊寶地,老對手亞馬遜通過低價優勢,已經站穩了腳跟。開出了999盧比,約合14美元一年的虧本價,完成了大量拉新的第一步。

Netflix不可能給到一個比亞馬遜更低的價格,但仍然給到一個印度獨享的甩賣服務,只允許觀眾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價格低至199盧比(約合2.8美元)/月,與本土流媒體Hotstar的月費不相上下。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不過,無論是Netflix,還是亞馬遜都很難趕上Hotstar,Hotstar去年的月活躍用戶達到了3億。Hotstar原本是一家本土視頻公司,後來被迪士尼收購,已經變成了Disney+大戰略版圖的一部分。

亞太區狂賺15億美元,Netflix正在改變日韓印影視劇製作生態?

Netflix也有意想與更為平民化的Hotstar做出差異化運營,Netflix印度國際原創電影總監Srishti Arya認為,Netflix與亞馬遜一樣,目標觀眾是那些希望看到西方和印度內容的較為富裕的都市人。同時,他也認為由於流媒體競爭,外資本土劇製作此起彼伏,印度娛樂正迎來了黃金時代。

而且從Netflix後臺數據顯示,印度觀眾的觀影率最高,70%的用戶每週至少看一部電影。

Netflix大力加碼印度市場,計劃創建100個本地原創內容,從量上超越了其他所有市場的投注。目前已經推出了20來部,其中根據轟動一時的黑公交輪姦案改編的《德里罪案》,在全球範圍獲得普遍關注,豆瓣評分高達9.0。2020年,Netflix計劃對印度原創內容的投入300億盧比,約合4.2億美元,推出22部原創電影和11部印度電視劇。

Netflix在印度市場的增長目標是1億會員數,或許這一目標並不遙遠?回過頭來看,Netflix離華語市場還遠嗎?今年臺劇崛起,很多臺劇紛紛被買進版權引進,Netflix選擇從臺灣市場試水華語劇,從而涉足大陸市場,也不失為一種可能,但Netflix連著三部自制華語劇,反響平平後,第四部又因為政治問題直接404了。華語市場的僵局,Netflix又會怎麼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