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万历十五年(1587年),74岁的海瑞病逝。因为没有儿子,只得同僚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处理他的丧事。但当王用汲来到海瑞住处,见到的却是用粗布围成的帷帐、破烂的竹器,而一个四品高官竟清贫如此,不禁泪如雨下。最后,在同僚们的捐助之下海瑞的丧事才算完成。

而仕宦几十载,这位刚正不阿的清官,尽管有万千群众送葬,万历帝的嘉奖,可换来的却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这又是为何呢?


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海瑞,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4岁时父亲便一命呜呼,而偌大的家庭也便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接下来的故事,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天才飞黄腾达,而是赤裸裸的现实。海瑞虽然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乡试之中高中,成为举人;但是接下来的三次会试却皆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也只得成了一名教谕(也就是教师)。而在福州南平的十年教谕生涯之中,他“以刚为主”,既有面见上司御史而不跪拜之故事,亦有兢兢业业教授之实。1562年,这一年他49岁,终于成为了正七品知县,知淳安。

而在淳安知县任上,面对得来不易的仕途,他表现的确实刚正不阿。时任总督胡宗宪乃是权相严嵩的门生,而胡宗宪之子亦是横行乡里,多有不法。一日,在路过淳安县时与驿卒发生口角,尽而将驿站打砸,而海瑞则命令捕快将其拿下,不仅痛还没收其所有银两,然后还修书胡宗宪“称”有人假冒其公子。


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如此一来,胡宗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在兴国知县任上,面对原兵部尚书张鳌的侄子张魁、张豹巧取豪夺,海瑞自然不肯放过,下令查查。但是面对兵部尚书张鳌,有司自然是选择包庇,竟宣布二人无罪。而海瑞则不肯善罢甘休,又一番详细调查之下,果然将二人绳之以法。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户部云南司主事任上,海瑞更是将“忠”发挥到了极致。他将家人托付,自己买好棺材,向明世宗上疏《治安疏》。而在《治安疏》中,他直叱明世宗迷信、不理朝政等过失。

而这一一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奏书,也让海瑞声名鹊起。在言官之风尤甚的大明王朝,他以一己之力揭开了嘉靖帝的伤疤,时人无不称赞。尽管此事,嘉靖帝将他下狱,但即便是下狱碍于文官们以 徐阶为首的“口诛笔伐”,嘉靖帝也并未处置他。就在十个月后,嘉靖帝去世,隆庆帝即位。按照嘉靖帝的遗诏海瑞不仅仅被放出,还出任高官。

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可也正是此时开始,海瑞仍旧保持着“君子不党”的作风,在成为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巡抚时,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治下不仅严查贪腐,推行一条鞭法,连鱼肉乡里的富户也都不放过,而此时被罢免的徐阶也不给优待。

很快“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也成为他被诋毁的理由。而后他也被排挤,即便是张居正都不喜,他这种“过刚”的性格。而等到万历帝朱翊钧重新起用他之时,他已是72岁。但即便如此,作为文人士大夫集团的一份子,在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之下,不得“官心”,海瑞依旧屡被弹劾。最终,海瑞也只得如“蝼蚁”一般,被逼迫至南京,而至于他的政治抱负则更在这种沉浮之间,显得不值一提。


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而“尽孝似禽兽”之说,更像是在“尽忠如蝼蚁”之下的外延,但又都是史实。在得罪了文官集团的核心利益之下,海瑞在私德上的缺点也被暴露无遗。在个人生活上,海瑞更像是在恪守“程朱理学”下的“可怜”人。

他推崇“孝”,但他的孝却又是缺少人性、唯母亲是从的“愚孝”。他推崇礼法,却又恪守到令人发指。

在四岁丧父之后,母亲谢氏与其相依为命,而作为“家庭的希望”谢氏却他培养成一个“有戏谑,必严词诲之” 的老夫子。

刚正不阿的海瑞,为何得到的是“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的评价


而在谢氏这里,更是尽显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国的问题——婆媳关系问题。谢氏刻薄,寡恩,动辄便对儿媳打骂,更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名,让海瑞休掉发妻。而继妻许氏,再为海瑞生下 2个女儿之后,依旧逃脱不了逐出家门的命运;而海瑞的三夫人更是暴卒而亡。而二个小妾之中,有一位更落得自缢身亡的结局。

如果说,这里面或许有其母亲谢氏主导的成分,但作为父亲、一家之主,海瑞的性格更是乖戾与残忍。其女儿年仅5岁,就因为吃了下人一块饼,便被他以“男女授受不亲”活活饿死。

而这种对“孝”“礼法”的恪守,更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在害人害己之上“狠起来连自己人都砍”的体现。而在每次起伏之间,他更像是一个“圣人”,一个朝代的“吉祥物、摆设”。只不过,这里是人间,要的是有“人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