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退和事退職工養老金差距會縮小嗎?

yy灰


樓主您好,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會縮小嗎?首先我認為這個是不會縮小的。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雖然從2014年10月份開始,事業單位人員雖然繳納了這個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但是過渡性中人退休,他是有一筆過渡中人補償金待遇的,所以說這部分中忍她獲得的退休金待遇要超出退休老人的一個退休金待遇,所以說這個退休金下來實際上比我們企業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差距變得更大了。

當然就算到了2024年以後,這個過渡性的鐘仁完全退下來以後,那麼實際上他也不會縮小我們的這個退休金的差距的。為什麼就從這個養老保險繳費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作為事業單位來講,它是嚴格的按照員工本人的一個工資標準來繳納這個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他沒有說按照最低工資標準降低這個經營效益,它不需要什麼經營效益,因為事業單位本身是不創造效益的,所以說他就嚴格的按照自己的員工的一個工資標準來繳納,這個社保費用相應的是比較高的。

其次對於事業編制人員,都是有一個補充性的養老保險,也就是所謂的這個職業年金,那麼事業單位都是全額購買這個職業年金的,所以說他在退休以後獲得的養老金待遇要多一部分,因為這就是一個補充養老保險,帶來的一個待遇。

反之,看我們企業這邊。很多企業不給員工購買社保,這真的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更何況要求企業單位按照自己員工的一個工資標準來購買社保,所以說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企業單位退休想要獲得一個事業單位退休金的待遇,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它本身就不按照正常的要求去繳納這個社保的費用,所以說自己退休以後獲得的養老金待遇,普遍也是偏低的,更何況企業單位大多數企業,都沒有這個企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保險的待遇,所以說企業單位退休職工,獲得的這個退休的待遇偏低的原因就是這個。


社保小達人


按現在趨勢不會減少,我在大連一大中型國企,周圍很多職工每年個人交費指數近IO年來經常在04~05之間,按現辦法退休,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用戶3840977730719


應該以最快速度縮小,政府應該先把這事解決了


手機用戶75856748414


除去公務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社保金有的可以達到一致,有的不行。從08年開始,事業單位也開始交社保公積金了,將來退休時也會和企業人員一樣,退休後的社保金也是由個人繳費的數額和年頭按標準計算出來的,只不過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基數大繳的多一些,退休後就拿的多一些,但事業單位也有工人編制,沒有職稱和職務,他們也許不如效益好的職工拿的多,繳的也少,將來也會出現事業單位拿社保金低於企業人員的現象。總之,企、事業單位(除公務員)社保金已經並軌了,事業單位不交社保金,由國家財政撥款已成過去式了,只不過目前還處於老人、中人、新人共存的過渡期。


閒聊亨特


就近幾年的退休金增發看:事退與企退養老金差距在增大,只是增大幅度遠小於五年前。

1、差距的增大的原因,很簡單:事退的養老金基數就大,每年在此基數上增加的量就大。

2、增大幅度減小的原因:加大工齡津貼增加的比例,因為企退人員,一般從業早,工齡長,在此塊得益。

但由於1>2,所以事退職工養老金,與企退職工養老金差距增大,但增幅在減小。如果繼續增大工齡權重,減小基數的權重,增幅會反轉。但基數要接近,難!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如果真的縮小,那就是真正的社會大退步!一個是為國事操勞,而且文化素質也不相同。一個是為小範圍的企業單位做事,業績範圍也不大。最後退休金一樣?豈不是太可笑!


義舉多得


不但不會縮小,反而會越來越大,因為政策是領導制訂的,他們都在為今後的自已作打算!


手機用戶68046694800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到2024年10月中人10年過渡期結束以後,中小企業、私營企業退休職工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會逐步縮小,但差距仍然還會存在。

為什麼呢?

大家知道,影響退休金高低的因素有6個,包括退休時所在地上年度社平工資高低、繳費年限長短、繳費基數高低、繳費工資多少、個人賬戶儲存額多少、與退休年齡相關的計發月數。在制約養老金高低的這幾個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工資和個人賬戶儲存額。

大部分中小企業、私營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至所以會比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相差這麼多,主要是因為:

一、繳費基數不同。事業單位人員參加養老保險都是按照繳費工資100%的繳費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而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大部分都是按60%的繳費基數來繳費的。一般來講,如果按照100%的繳費基數來繳費,每繳費一年就能領取到社平工資標準1%左右的基礎養老金。如果按照60%的基數來繳費,每繳費一年只能領取到社平工資標準0.7%左右的基礎養老金。兩者的基礎養老金每繳費一年就會相差0.3%左右。

二、繳費工資不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由財政全額支付,工資由職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獎勵工資組成,可以說是旱澇保收。而企業單位職工的工資由企業根據經濟效益的好差來支付,即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職工所領取的工資也遠比事業單位人員要少,如果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就更不要說了。根據社保政策,參保人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按照本人綜合工資總額來繳納的,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更高,繳納的社保費用自然就更多。而繳費工資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肯定就更多了。

三、過渡性養老金不同。“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而“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企業單位是1992年~1996年間推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而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才開始推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比企業單位整整遲了二十多年。在未來二三十年內,事業單位退休“中人" 依然存在,而企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基本上沒有了,退休的都是“新人"。由於“中人"比“新人"的養老金多了一項過渡性養老金,即使2024年10年過渡期結束以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比企業退休職工高出不少。

四、養老金的補充福利不同。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推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同時,就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度,作為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待遇的一種補充福利,事業單位人員退休時每人每月都可以增加200~300元的職業年金,而大部分小企業、私營企業是沒有企業年金的。

綜上所述,企業單位退休職工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會縮小嗎?題主心裡應該有答案了吧。


葉公來幫忙


企退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退休後養老金差距會逐漸的縮小,但這個縮小隻能停留在基層職工和中層領導的層面去談,而到了事業單位的高管和企業高管,養老金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企退和事退職工的養老金差距會縮小,就是因為養老金已經實現了並軌,不存在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無需繳納養老金了,施行的也是企業和事業機關都一樣的政策,都是分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自己的社保,單位承擔的養老比例一般都為20%,個人承擔的養老都為8%;為什麼說基層員工和中層員工在退休時養老金的差距會逐漸縮小呢?

首先,因為基層員工和中層員工都是按月發放工資,領取的是月薪,工資收入相對來講比較低,處於中等收入水平,所以在養老政策一致以後,他們所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基本上是持平的,企業會有企業年金的補貼,機關事業單位會有職業年金的補貼,所以兩個單位的基層和中層在領取養老金時是不相上下的。

接著,到達高層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比較了,因為企業的領導在到達高層的時候,只論年薪,沒有月薪一說,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年薪在50萬到80萬的非常多,而機關事業單位的高層領導依然是按照職級、職務領取相應的工資待遇,顯然是不在一個級別;因此,在繳納社保時,企業的高層領導一般都可以達到最高的繳費比例,也就是社平工資的300%,而機關事業單位一般不會有人可以達到300%,所以在高層領導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差距並不會縮小,因為繳納社保時繳費基數相差甚遠。


筆記簿杏豆


不可能,企退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事退是財富的享受者,而且是財富分配政策的制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