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大跌,短期幾年內還可能漲回去嗎?

劉華銀mark


不會漲回去,但會漲回一些,主要看全球能源格局,美國頁岩油供給充足,新能源大發展,全球變暖使世界各國都在有意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經濟在短期內難以復甦,等等都在看空石油。


跟著遊資炒股


怎麼可能是幾年呢?幾個月都不可能!

首先我們得弄明白國際原油下跌的原因。

隨著2月底、3月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經濟放緩,原油需求量大跌,基於供需關係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這是主因。

另一方面,3.6日沙特與俄羅斯就減產協議(舊減產協議就約束到3月底,3月底後各產油國不受此協議的約束)進行談判,因為以沙特為首的OPEC產油國臨時要求俄羅斯加大限產量,俄羅斯對此不滿,雙方不歡而散。這是次要原因。

從以上我們能看出,原油價格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一方面受沙特和俄羅斯談判失敗的刺激。

但是沙特和俄羅斯同為全球重要的石油輸出國,油價下跌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國內GDP40%以上來源於石油經濟,可謂石油就是國內經濟之命脈,石油經濟直接影響到國內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再看俄羅斯方面,雖然俄羅斯對石油經濟依賴程度並沒有沙特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大,但是此次國際原油價格大跌每天給俄羅斯帶來的損失就接近1億元美元。

所以,目前的形勢也很好改變,那就是沙特和俄羅斯都退一步,儘快重新坐到談判桌前就“減產協議”繼續談判。

另一方面從原油開採成本來看,沙特成本9美元/桶,俄羅斯成本16美元/桶,現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32美元/桶。顯然32美元的價格還有的賺,但是如果雙方再談不攏,原油價格繼續下跌可能最先撐不住的就是俄羅斯了!

今天沙特方面對外宣稱,將會在4月份增產石油到1230萬桶,俄羅斯也放話增產至1180萬桶。但是距離4月份還有三週的時間,在這3周內雙方依然有坐下來繼續談的可能。

我的推測是,雙方會在4月份前就減產協議達成一致,畢竟原油價格下跌不符合兩國共同的利益。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國際油價大跌,必然導致國內油價永久性上漲!》

01

有朋友問:

國際油價大跌,短期幾年內還可能漲回去嗎?

關於這個問題,你問我就對了……

本文作者陳旭,我可以告訴大家,國際油價下跌,絕對是個壞事,而不是好事。

首先,咱們已經習慣高油價了,突然油價降低,你適應嗎?

我可以告訴你,你肯定渾身難受,搞不好就會急出病來……

有人說,龍哥,沒這麼犯賤的人吧?

陳旭告訴你,真的有!

02

大家都知道,我國油價長期較高,全國人民喜迎油價上漲,已經成了常態。

所以大家一聽油價上漲,往往是喜笑顏開,高興壞了!

聽到油價下跌,就跟死了爹孃一樣。

估計大家聽我這樣說,會估計我有神經病,或者估計大家有神經病……

陳旭可以告訴大家,陳旭沒有神經病,你們大家也沒神經病……

但是,每次油價下跌,就有一批人跟死了爹孃一樣難受……

這裡面難受的人裡,其中就有我,就有陳旭。

為什麼會這樣?

請看第三段。

03

情況是這樣的,各位……

由於我國長期高油價,領導想漲價,但實在不好意思,因為油價本來已經很高了……

現在突然油價低了,你以為,領導的智商,跟普通百姓是一個水平?

如果領導智商跟百姓一個水平,那麼領導就是百姓來做了。

所以啊,油價低了,領導是心急如焚啊!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國內油價,一半以上是稅。

既然油價高了,容易一起民怨沸騰,不方便加稅……

油價低了,那不是正好“神不知,鬼不覺”的加稅嗎?

加稅大家都沒感覺。

04

現在油價低了,那正是加稅的好時機啊!

所以陳旭預測,不就得將來,我國油價將會加稅,或者隨便找個藉口,就把油價漲起來。

國際油價大跌,對於廣大車主們而言,絕對是一個壞事。

要記住,油價加稅之後,稅錢不管油價高低,都不會取消。等到下次油價高漲的時候,油價就會超過以前的價格。

倒黴的還是廣大車主和老百姓。

油價到達最低點之後,可能會像上次一樣,大概率加稅。到時候全國吃瓜群眾,只有喜迎油價上漲了。

文 | 屠龍有術


屠龍有術


近段時間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從1月8號的高位71美元下跌到現在的35美元左右,跌幅高達50%。如果要想從現在的價位漲回去,就必須上漲100%。

國際油價經歷了這麼大的下跌,是多項因素共振;

1.受疫情影響,預期未來會有較長的時間,經濟處在低迷狀態,經濟的低迷直接導致了原油的供需矛盾。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在經歷了長期的下跌之後,在3月6號到達了45美元的低位。

很多投資者在當日低點的時候,預期國際油價觸底反彈,而下了多單。

2.所謂屋漏偏遭連夜雨,這個時候主要產油國之間由於限產不能達成一致,最終競相降價,導致原油在1月9號一開盤直接下跌到31美元附近。

那些在週五開原油多單的投資者直接爆倉。

國際油價的大跌主要有以上兩條因素,若短期能夠緩解,幾年內是絕對有可能會漲上去的,畢竟很多人是靠原油吃飯的。

目前來看,這次疫情短期還沒有停止的信號,總體來說,這個週期可以用“月”來計算。

而主要產油國之間的矛盾並不能算是大的矛盾,畢竟都是生意人。當疫情過去,供需逐漸緩和之後,最終還會走到一張桌子上。

總的來說,這一次原油經歷了快速下跌,到達了35美元,但並不代表這個區域就安全,畢竟原油期貨的槓桿是比較高的,投資者儘量還是觀望為主。

一般國際性的交易品種波動相對都比較大,操作上還是應該按照順勢而為右側交易。

綜合來說,目前原油對下跌,多數都是由短期因素共振引起的。未來一段時間當出現情緒緩和之後,油價預期還是會震盪上行,幾年的時間有較大概率修復。


盤手梁勇


油價肯定會漲回去的,但是精準的時間不好預測。如果符合市場預期的話,可能需要3個月或者半年的時間,如果出現悲觀情景的話(全球疫情得不到控制+石油供應得不到限制),不排除需要更長時間,當然如果出現樂觀情景(比如全球疫情在一夜之間得到控制),也不排除更快。

當前一眾大機構下調了油價預期。但當前機構的普遍預測是,油價在下半年會轉好。

(1)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對布倫特2020年的價格預測是第二季度為37美元,2020年下半年為42美元,2021年價格為55美元。

WTI價格一般比布倫特價格減少5-7美元左右。也就是EIA認為WI在第二季度的底部在30美元左右,然後開始逐步反彈。

EIA對WTI價格走勢的預測如下圖所示(藍線部分)。


(2)瑞銀的預測比EIA的預測要稍微悲觀一些,它將6月WTI價格下調至28美元/桶,將9月WTI價格下調至35美元/桶,雖然下調了價格預期,但是它的邏輯是下半年開始價格反彈。


然而,我們回顧過去的油價走勢,就會發現,油價曾經在1990年代在幾年的時間內停留在30美元以下(即使按照2020年同比價格也是如此),當時油價低的主要原因是產油國增產而經濟下行,和當前的危機有很多相似之處。

所以儘管現在各方預期油價下半年回暖,我也認可這種判斷,但是油價更長時間位於低位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儘管可能是小概率事件。歷史給我們的教訓就是,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也可能會發生。


美天然氣觀察


油價這一次的大跌,維持幾個月就算不錯了,怎麼能期待幾年還不能出現反彈呢?不過低迷的油價確實可能持續更長時間有可能會在一兩年之內得到反彈。

先說短期,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在3月9日之後沙特宣佈減價增產,油價達到了30美元一桶的水平。這種情況下,沙特與俄羅斯同樣面對非常嚴重的經濟壓力,雙方只是在比較,誰的忍耐力更強,而沙特的主要目的是讓俄羅斯重返談判桌,因此不會真正與俄羅斯展開慘烈的價格戰,最終油價一定會企穩反彈的。

另一方面這樣低廉的油價對於北美頁岩油行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一般認為頁岩油的出井成本是在50美元左右,而現在30美元一桶左右的價格會使頁岩油行業出現大規模的破產潮,如果真的出現了,那麼油價肯定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

不過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並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目前沙特主動發起的價格戰,一定會有持續下去的決心,而俄羅斯也有一定抵抗價格戰的能力,很可能將持續三個月以上。雖然頁岩油企業更加脆弱,但是低油價對於美國整體有利,美國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護頁岩油行業,維持現有產量。

但說低油價會持續幾年,顯然過於悲觀了,俄羅斯再熬過三個月的時間會承受更大的經濟困境,沙特也無法熬過那麼長的時間,所以油價最多在半年之內就會有一個明顯的反彈,不過隨著全球需求的疲軟,油價大概率反彈至50美元左右就會停止,從這個水平上的低油價,也許會持續一段時間,直至全球經濟的明顯復甦,那有可能是在2021年的下半年了。


諮詢師天生


短期內油價是否能漲回去?要看這次油價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這次油價大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所以不會因為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而止跌回漲。

3月6日,國際石油輸出組織歐佩克部長級及非部長級會議關於石油減產的協議談崩。直接導致3月9號美國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出現30%的歷史性暴跌。實際上,這是在國際油價徘徊在42美元的基礎上的一次暴跌。

42美元每桶並不是一個高價位,那為什麼歐佩克未能談妥減產協議呢?

實際上,這就涉及到深層的政治原因,這是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的一場政治角力。

第一,美國希望提高油價

美國希望他的頁岩油佔有更大市場比例,沙特也希望在歐洲及亞洲佔有更大的市場比例,而俄羅斯偏偏搶走了中國,美國以及英國的大量市場份額,這樣就造成沙特的危機感,同時,美國從中東撤軍,也對沙特產生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第二,沙特希望改變美國從中東撤軍帶來的不確定性

同時也希望深度的綁定美國,綁定華爾街,綁定美國的權貴階層,為自己在中東的戰略安全增加籌碼,為未來十幾年的發展做戰略上的穩定性安排。

第三,俄羅斯希望增加在歐洲以及亞洲的石油輸出

俄羅斯希望擴大石油出口,繼而給本國的經濟助力。同時也希望壓制美國頁岩油的產量,使美國頁岩企業破產,減少世界石油供應總量。

綜合以上原因,導致了這次歐佩克減產談崩。那麼何時油價會上漲?取決於這場角力的主角,俄羅斯和沙特能堅持多久。

俄羅斯在3月1日政府工作會議上表示6~10年內維持25到30美元每桶沒有問題,國家財富基金1500億美元可以隨時調用,支持國家發展。也就是說,即使在30美元以下,俄羅斯依然可以將這場戰役打到十年。

而沙特也表示說為了佔領市場,他們可以短期內將石油的產量提升到1200萬桶的生產水平。雙方都劍拔弩張放出豪言,一副一戰到底的決心。

如此看來,這場石油大戰短期內不會結束,不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石油依賴進口的大國來說,這場戰役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22年北漂創業路


低位怎麼可能會持續幾年呢?要是真那樣的話,那俄羅斯和沙特早就受不了了。實際上此次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除了歐佩克主要產油國的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因為減產未達成共識以外,主要還是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疫情帶來的需求下降造成的。

因此,當前的能源價格下跌僅僅是短期的,我們從中期來看,疫情肯定會過去,全球對能源的需求遲早會逐步恢復,因此油價的下跌也是暫時性的,或是過度恐慌的。此外,沙特和俄羅斯的博弈也是一時的意氣用事,並不是完全關上了繼續和談的大門,下次6月份的OPEC+減產會議很可能會妥協,只要各自的政治籌碼爭取到即可。

不管怎麼說,國際油價肯定要震盪一段時間,但還是短期(2-3個月左右),不會是趨勢性的。因為現在的低油價,其實沙特和俄羅斯都受不了,美國頁岩油產量也會下降,因此可能在2-3季度隨著整體需求的復甦,油價開啟反彈。

總之,國際油價暴跌是不可持續的,當前的博弈主要還是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但它們的經濟結構都是過分依賴於能源貿易的,這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經濟和財政。儘管沙特和俄羅斯都宣佈要增產,比如沙特准備將日產量擴至1230萬桶,這可是在最大產能的基礎上提升了30萬桶每日,而俄羅斯也達到了1850萬桶的最高。相比之下,由於沙特的開採成本最低(每桶10美元),因此哪怕是油價下降至20美元也有得賺,但俄羅斯就不行了。


東震木


這個要看黃金的情況,原油和黃金是相互制約的,黃金可以左右貨幣,貨幣左右原油,很多人看美元來炒原油這種方法不可取,應把黃金的影響加入進去,所以這樣的波動一定是平衡的,也就是我國際油價大跌,短期幾年一定會回去。

打字不易望採納推薦。



寧波解放南路孫哥


油價是很多小夥伴都擔心的問題,那麼近期油價行情如何呢?美東時間2月3日收盤,布油和WTI原油期貨雙雙下跌。美油收於50.11美元/桶,全天下跌2.8%,較上月高點63美元跌超20%;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2.17美元/桶,跌幅3.83%,收報54.45美元/桶,盤中刷新2019年1月3日以來最低水平,較去年9月高位69.02美元/桶下跌逾20%。據悉,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跌5.5美元,收於每盎司1582.4美元,跌幅為0.35%。1月31日當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計劃開會商議減產的消息短暫支撐了油價。據接近歐佩克的消息人士透露,歐佩克希望將現行的減產協議有效期延長三個月至6月份。根據事態發展,歐佩克可能加大減產力度。

國際油價下跌原因是什麼

據能源顧問公司Stratas Advisors分析稱,油價下跌是因為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大大降低了石油需求,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的石油需求目前已經下降了約300萬桶/天,相當於總消費量的20%。而國際金價也因受美國股市反彈並且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金價下滑,主要原因是世界最大黃金買家中國的實物需求減少。

2020年油價趨勢會往上漲嗎

資料顯示,本輪調價為2020年國內成品油第二次調價,首次調價在1月14日。1月14日,據發改委消息,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若今日(4日)下調兌現,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實現2020年首次下調。此外,在需求方面,多家機構指出,目前國內汽、柴油市場需求低迷。

國際金價繼續上揚,避險資金推動金價走出五個月以來最佳月度表現,但到達階段高位的金價走勢前景也存在較多不確定性。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艾爾拉瑪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黃金繼續受到青睞,與此同時,金價在升向每盎司1600美元時恐遭遇強勁阻力。”

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市場供需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2.42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0.6%,比1~6月加快0.7個百分點;主要化學品總量增長約2.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

原油生產降幅不斷收窄,天然氣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原油產量1.44億噸,同比下降4.6%,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7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1087.2億立方米(含煤層氣,下同),增長9.1%,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液化天然氣產量617.1萬噸,增幅20.7%。前三季度,全國原油加工量4.18億噸,同比增長4.7%,成品油產量(汽、煤、柴油合計,下同)2.65億噸,增長2.7%。其中,柴油產量1.35億噸,增長2.0%;汽油產量9863.7萬噸,增幅2.4%。

化肥總產量持續下降。前三季度全國化肥產量(折純,下同)5045.4萬噸,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氮肥產量3181.4萬噸,下降9.8%;磷肥產量1368.3萬噸,增長3.2%;鉀肥產量483.5萬噸,增幅3.7%。前三季度農藥原藥產量(折100%)266.1萬噸,同比下降4.4%,其中除草劑(原藥)產量116.1萬噸,降幅14.3%;農用薄膜產量180.1萬噸,同比持平。

其它重點化學品生產總體趨快。前三季度全國乙烯產量1359.3萬噸,同比增長1.0%;甲醇產量3417.9萬噸,增幅8.1%;塗料產量1522.7萬噸,增長9.4%;化學試劑1503.2萬噸,增長4.3%;硫酸產量6834.1萬噸,增長4.3%;燒鹼產量2581.2萬噸,增長4.4%;電石產量1960.0萬噸,增速3.2%。

原油和天然氣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石油天然氣表觀消費量6.01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7.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主要化學品表觀消費總量增幅約5.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原油和天然氣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前三季度,國內原油表觀消費量4.59億噸,同比增長6.1%,增速比1~6月回落0.6個百分點,對外依存度68.6%;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735.2億立方米,增幅13.9%,比上半年提高2.9個百分點,佔石油天然氣表觀消費總當量的26.0%,對外依存度37.3%。前三季度,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40億噸,同比增長2.2%。其中,柴油表觀消費量1.24億噸,增長1.1%;汽油表觀消費量9134.1萬噸,增長2.0%。

化肥消費持續下降。前三季度,全國化肥表觀消費量(折純,下同)4633.6萬噸,同比下降2.9%,降幅比1~6月擴大0.3個百分點。

其中,氮肥表觀消費量2786.3萬噸,降幅6.7%;磷肥表觀消費量1036.0萬噸,下降2.5%;鉀肥表觀消費量799.1萬噸,增長11.5%;磷酸二銨(實物量)表觀消費量865.2萬噸,降幅7.0%。

基礎化學原料和合成材料市場消費增長勢頭趨穩。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基礎化學原料表觀消費總量增幅約4.9%,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1~9月,合成材料表觀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