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酒精平时几块钱一瓶,现在疫情期间卖到25元算违规吗?

最深的困惑


那要看多少毫升的,一千毫升的话肯定是不贵的,要是说500毫升的,有些长辈们会觉得贵,我们年轻人还好


辉霞8


我在病情还不知发情况下,由于家中有病人经常买口罩酒精手套,在年前发现家中没酒精,正常在淘宝网上定了三斤(哪时有优惠买三斤送礼品)我支付宝付了五十七元,结果二天后突然酒精紧张后涨价了。一个月了我没收到货,与商家联系说,酒精给有关部门封仓了。所以无法发货,真实原因是啥。大家多明白,我买的三斤五十七元,现在市场三斤可买到五百元。对这样没诚信商家我对他们有啥办法。


鬼妹1222



陆地铁锤


情感上来讲,价格差距过大肯定算是违规。可是按照政府现行管理的定义,对于医用酒精平时几块钱一瓶,现在疫情期间卖到25元,算不算违规,是不能直接按照此前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来对比定性是否违规的。现在定价监管的基本模式是:所售货物的价格,减掉除去按照进货价的成本核算价格(包括产品、物流、人工价格、库存价格、运营管理、税费管理等各环节的成本合计总价格作为成本核算价格),所得出的差额利润,如果不高于总成本的30-35%,基本上就不算违规,也不算哄抬物价。那么,为什么那么高的价格,还不能直接定性为违规,或哄抬物价呢?是因为现在的货物,在市场上的需求急速扩大,市场的供应量又无法及时跟上。导致各个经营环结增多,每层经营环节都会产生类似周转的经营成本。而这种经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率的保持,又都在国家成本核算和销售定价的合理化利润空间之内。经过几手轮回的周转,最终销售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且每个环节加价利润都在合理可控成本价格核算范围之内。这样就是价格超高了一些,也不算是违规。除非是你拿的是一手货,没有那么多的周转中间环节,直接把进价几元一瓶的医用酒精,一次性加价,直接卖到25元的这种商业操作就是违规的了。销售价格远远高于进货价格,并且利润空间远远超出了总成本的30-35%的核算售价,就是明目张胆的违规,哄抬物价了。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甜浪哥的康养生活


我是药房从业者,按我了解的情况看,疫情之前75%的医用酒精100ml大概进货1.2-1.5之间。卖1.5-2元。算上配送费和店里其他开支分摊。并没有什么利润。现在进货75%120ml医用酒精7.5元(公司来货)。卖8元。也并没有多少利润。 现在的关键是很多药房根本没有渠道进到符合要求的酒精。外面微商之类的商家他们只要是货就可以销售。 我们药房一定要三证齐全。还要带票和发票。 所以基本上很难来货。来货了现在监管特别严格,根本不敢多卖一毛钱。其实算算厂家的原料成本和人工物流成本也比原来高出了不少了。


拆解实验室


我们这75的酒精450毫升,6块钱1瓶,药店卖的,看看你那块是多少毫升的,核算一下。

消毒一定使用医用酒精,不要使用工业酒精!医用酒精不同的浓度,使用也不同,并不是越浓越好,可能会适得其反,下面阐述一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并且它是混合物。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是植物原料产品。

纯度

医用酒精是指医学上使用的酒精,医用酒精的纯度有多种,常见的为95%和75%。

工业酒精是指工业上使用的酒精,[1] 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

毒性

医用酒精由于浓度低,可以用于人体的消毒。

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2]

用途

医用酒精主要用于消毒、杀菌。

工业酒精可用于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化工合成、医药合成等方面。可用作清洗剂、溶剂。

消毒机理

要使蛋白质变性,就要让蜷曲、螺旋的蛋白质分子长链舒展、松弛,其中关键是破坏形成蜷曲和螺旋的各种力。酒精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的(一C2H5),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一端是亲水的(一OH),但它难以破坏蛋白质外部的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水分子虽然可以松弛蛋白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但它即使钻进细菌内部,也无法破坏其蛋白质中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所以,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以下的浓度均是指体积分数)

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其挥发性还能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症状缓解。但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使表皮散失大量的水分。





谈猪事议方法论发展


我去年11月买的医用酒精,刚看了下,居然没涨价。



石小正


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医用酒精、医用口罩等医用物品成为最受欢迎的东西。但有人却趁机“浑水捞鱼”,“囤货居奇”,意图通过私下贩卖获取非法利益。

若囤积医用酒精,在未获得存储、销售危化品资质的情况下,为牟取利益,私自经营,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构成非法经营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现在疫情期间卖到25元违不违规,咱说了不算。还是的各地执法部门说了算,有的店你卖多少他都不违规?只求老百姓买到的不是太贵。


妖柒伍


一瓶在平时很普遍价值几块钱的酒精,在这个时候仿佛有“千斤重”我不由的开始思考,新型肺炎已经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控制住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个疾病,想口罩,酒精、消毒水等物品已经成为抢手物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故意哄抬物价谋取暴力,是否会构成犯罪呢?

答案是必然的。就现在疫情状况上不明朗,广大的医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恩不顾身夜以继日投入到抗击病毒的一线来,如果一些人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那么他就是严重的侵害社会公共法益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的制裁。依照《刑法》第235条的规定,在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由此可见该种行为不仅构成犯罪该会被从重处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突发传染疾病,不过防控不好,危及的不是哪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是整个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发国难财不仅要受到法律支持更是要历史上遗臭万年。
疫情之下,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信谣不传谣,不乱跑,出门戴口罩,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自己家人,这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这个鼠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让我们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网红八卦时时报


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这个度有时候是人为把握,有时候是市场把握。市场把握的度是不让经济贸易行为崩溃,但往往市场总是把握不好这个度,因为商人逐利,目的的不单纯,往往只有到影响到经济稳定濒临奔溃了才警觉。人为把握度考虑的是稳定,在稳定的前提下可能预先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度把握的好,杜绝了最终的奔溃和失控。

酒精的价格之前几块钱是由成本决定的,因为市场需求不大也比较稳定的需求,所以成本加小部分的利润就是它的市场价格。可是在疫情期间,市场需求量剧增,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工物流成本还有终端环节经营成本都增加。这时候市场价格上涨本来就是市场决定,适度的上涨也可以适度的增加市场活性也可以适度抑制市场需求。在可控范围内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几块钱涨到二三十块钱,对真实的需求和有能力消费的需求是适度的刺激,如果继续涨到大几十或者上百,那人为就要介入管理和控制了。例如口罩也类似,几毛钱的口罩,在最严重的时候涨到五六块钱,为什么没有继续涨到十来块钱呢,一是市场也不允许不接受再高的价格,二是人为介入了,适度打击市场提价和供应方的热情,迅速介入厂家生产,提高生产量去冲击市场,去稳定需求。等供应量上升后自然会挤压掉部分炒作需求,市场的回归市场,成本因需求上涨的那部分还是允许的,所以现在口罩的价格稳定在二三块之间了。达到平衡,供方保证利润和积极度,需方也能接受价格去反哺供方。这就是良性人为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