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朋友們,宅在家中的你們還好嗎?

今天是我待在家裡的第五十天,平日裡最遠的幾次外出也不過是去小區門口拿了幾次外賣。總之,這段時間的活動半徑就沒出過小區。

這場疫情,起初曾帶給我焦慮、恐慌、甚至是氣憤。

可事到如今,也讓我從過往繁忙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有了更多的思考。

目睹疫情下的眾生相,2020年的“魔幻”開場,讓我明白了這幾個道理:

01

學會反思

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準備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疫情給了我們什麼改變?

或許對於許多人說,最大的收穫便是:學會反省自己。

以前總認為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滿足了,且毫無危機感。

對於駕輕就熟的工作,也一度止步不前,似乎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

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但是細想一下,不工作我能否撐過幾個月?這還是疫情,如果生病住院呢?

可這場疫情,讓許多行業停工停產,迫使許多人頓時失去生活來源。

家庭開銷、房貸、車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更可悲的是,困頓之時,發現自己似乎並沒有職場核心競爭力。

疫情倒逼我們,學會反思進步。

人生的下半場究竟該如何度過?30歲之後的職場生涯該如何規劃?

給自己多一些的選擇,生命一定會有不同的樂趣。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窮無盡的可能,只是跟隨大流活著活著,忙忙忙忙碌碌碌中我們已經忘記自己還可以有無窮盡的選擇。

02

自律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疫情期間,有人讀完了四大名著,有人研究創新菜津津有味,有人考證刷題收穫滿滿。但更多的是:

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前一天計劃滿滿,第二天在床上“躺屍”一整天;

下定決心看書,但5分鐘就刷起微博、抖音、朋友圈;

想要健身,卻忍不住又開始了暴飲暴食……

同樣是“閉關”,自律的人開花,浮躁的人長毛。

前段時間,武漢“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一個年輕人翻看著手中厚厚的書,神情專注。

與書相伴,與病毒作戰。這位清流讀書哥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立即刷屏走紅了。

這些天來,焦慮、不安、恐懼……等情緒,籠罩在很多人心頭。

然而作為隔離病人的他,兵荒馬亂的疫情中不忘閱讀,迸發出的何不是強大穩健的精神力量?

03

說真話的力量

疫情中,我們一次次崩潰於謊言的代價,但我們更一遍遍確認真實的力量。

這場災難中,有人選擇自欺欺人,有人選擇逃避現實,但最讓人感動的,除了那些傳遞愛和希望的同胞,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專業傳遞真實信息的人們。

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張繼先說:“這次,我把一生的眼淚都流乾了。”

他們是醫者,是記者,是一線防控的公務員,是尊重事實真相的幹部,是堅守崗位的勞動人民。

他們的專業和認真,讓慌亂過的我們羞愧,也讓不安的我們心安。

說真話或許會死,不說更多人會死。

0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次疫情爆發以後,眾人開始留意戴口罩且勤洗手的重要性,並且注重個人及家庭衛生。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家減少了感染病毒的機會,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保持通風,讓家裡的空氣流動,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洗手,手是最經常接觸眼耳口鼻的,要避免病從口入;

居住地的環境要保持整潔,同時要進行定期清掃,出門在機場還有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記得戴口罩,避免流感細菌等的傷害;

而公眾場合打噴嚏主動捂住自己的口鼻,也是對其他人的尊重,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養成的正確的生活習慣。

無論我們是主動還是被動,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不能隨著疫情過去而淡忘。在這場疫情大考下用傷痛換來的理念共識、行為習慣和經驗教訓,值得我們長期堅守。

05

你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護身符

新冠沒有特效藥,靠的就是人體的免疫力。

免疫力強的人能自己扛過來,免疫力差的人很難抗過去。

疫情下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缺少的是什麼?


張文宏說,最好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比什麼都沒用,只能比我們的免疫力。

免疫力,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護身符。

所以,請照顧好自己,包括睡眠、飲食、情緒和心理。

身心健康,將是未來檢驗一個人價值的關鍵指標。希望經此一疫,我們都能懂得如何生活,如何面對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