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旁边一位家长说,“让孩子那么优秀干嘛?将来他只会离你更远”,你怎么看?

一切随风 จุ๊บ


稀里糊涂的,一不小心我也迈入“中年老母亲”的行列了,以我和女儿这么些年相处得来的经验,并不认可“孩子越优秀会离父母越远”这种说法,反而觉得孩子与父母关系亲疏和孩子本身优不优秀没多大关系。

别人

我的高中女同学,用了3年时间考上了北师大,当时还没有985高校这种说法,她弟弟在她考上大学的第2年考上了天津的南开大学,我同学毕业后和比她高两届的学长结了婚,她老公在外企工作薪酬可观,她在孩子稍大些,在老师推荐下也找了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过上了在北京有房有车的生活。

女同学她弟大学毕业后读了研究生,拿上硕士学位和女友一起到北京发展,她弟和她在北京定居之后,她父母也到了退休年龄,处理了老家的房子也搬到了北京居住,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

高中同窗时我常到她家玩儿,她父母为人和气,说话从不高声,据说在各自单位都是技术骨干。听同学说,她和她弟有任何事都会和父母商量,父母对她们姐弟也是有啥说啥从来不偏不倚,姐弟俩感情非常好,和父母关系也很亲厚。

亲情浓厚自然会想方设法聚在一起,同学姐弟就是这样,先是姐弟俩一起想办法,让弟弟一家留居北京,然后姐弟俩又一起决定接父母到北京居住,好一家团聚。

我家

我和孩儿爸在女儿大学所在城市住4年多了,亲戚朋友刚开始有些议论,认为我们惯孩子,可我自己不这么认为,刚入学的时候,女儿一个人忙上忙下的收拾打扫宿舍,我和孩儿爸袖手旁观一点儿忙也没帮,毕业的时候,女儿和外地同学一样,自己打包行李找快递往家运,我和孩儿爸自己该干啥干啥,也一点儿忙没帮,说实话,女儿操心我们可比我们操心她多多了。

我们的原则就是该孩子自己干的事,绝不干涉,更不包办代替,孩子有事找我们商量,最多提个建议。我们和孩子相处舒服自在,没有芥蒂和隔阂,和则聚的状态持续了好多年了。

总结一下

我的观点是,不要害怕孩子太优秀,不要计较孩子不够优秀,孩子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就鼓励支持他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优不优秀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愿不愿意反哺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做为妈妈,能且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做个被孩子喜欢的好妈妈。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我是[阿娥你好],一个擅长和孩子交流的妈妈,也是一个爱学习、爱观察、爱思考的写作者,[关注]我,和我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阿娥你好


其实这确实是一件两难的事。

身边这样的例子挺多的。我住的小区这边有很多很多的退休老人,他们的孩子很多都在国外,你能感受到他们来自的孤单和寂寞,以及生病时没人陪伴的心疼。

楼下一位老太太今年86岁了,儿子和女儿一个在美国成家了,一个法国成家了,而且都已人到中年,老头去世后老太太独自一个人住,早些年刚退休的时候,老头儿还在,年纪还不算太大,每年还能往美国和法国跑一跑,现在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了,即便他是想出门,估计飞机上也不会让她独自一个人上。

儿女跟她商量说送她去养老院,她不愿意去,嫌那边都是年纪大的人,没有朝气,老看着别人生病或者老去心情也不好。自己在一个人住在家里面,请了一个阿姨在为她服务,儿女也不能常回来,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于她而言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这只是我身边众多例子中的一个,这样的情况不乏其人。

可能我自己还没有到这个年龄,但是我其实每一次回去的时候听都听我爸感慨,那些儿女靠在家门口的,有什么事情随叫随到,我们现在离得虽然不算太远,但好歹总不是那么方便,如果孩子当时没有上大学,个个都在身边,也不至于有如此感慨。

也许当初看别人家孩子上大学,自己家孩子还上不了大学,确实心里还不太舒服,但是到了七八十岁自己什么都干不动的时候,还是觉得孩子留在身边越近越好,所以每次我爸说到这个话的时候,总是感慨说忠孝不能两全,当然,这是老话,现在可能在内涵上有失偏颇,到理基本上是这样。

偶尔在看到新闻里面有报道说孩子在国外或者是在外地,父母独自在家,突然走了家里面都不知道的情况,前几天还在头条上看到有老夫妻两个,老头是老年痴呆,老太太因为摔了一跤,突然去世,老年痴呆的老头儿就没人服侍,最后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多天,如果儿女在身边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晚景如此,想想真的是悲凉。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站在儿女的角度,那些当年出息了的儿女,他们在国外也是人到中年万事忙,外面要忙工作,家里面要忙儿女,能够留给父母的时间可能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有的时候想想究竟是读得书好还是不好,顺其自然吧!


苏小妮


当初女儿出国求学,她的外公外婆挺舍不得,老是叨叨:就一个孩子,跑这么远……

女儿离我越来越远,我倒是挺开心的,因为放飞女儿一直是我的梦想,再说飞得远更需要能力。

有能力离父母更远的,将来回家陪伴父母,不会存在问题;只能留在父母身边的,却难有能力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我身边不少当父母的,甚至九零后父母,还有这种这种可笑的观念:好容易养大的孩子,却跑那么远,还不如不养。

有的甚至以为我会因为想女儿偷偷地哭。

为何他们不想孩子跑远?说到底还是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为自己将来养老。

这样的父母未免过于狭隘,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岂不知孩子已经是新世纪的孩子,这种思想养出来的孩子可以被留在身边,但未必能够承担养老重任。

看看成年子女留在身边的人,有几个不是父母在照顾他们的?又有几人能够享受孩子照顾的?也许他们只是累着、快乐着,并幻想着将来孩子照顾他们,却没想过,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将来怎么照顾他们?

有个朋友以前非常享受儿孙绕膝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住院,儿子不知道关心她、照顾她,连起码的问候都没有,第一反应是家中没人做饭、孩子没人照顾了,她才感觉到心酸。

可是她一出院,又忍着病痛为儿孙忙活了。

多年前记得看过一期电视节目,一位大学生因为承受不了父亲的养老期望选择了玩失踪。

现代父母养育孩子,不应该以获取为目的,只需享受为人父母的过程。我们陪伴孩子走完一程,就应该尽量放手。至于孩子选择留在父母身边,还是放飞自己追逐梦想,都应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


妈咪老师


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想法。

孩子是他自己,有独立的灵魂和思想,我们所希望的是他可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去完成最好的梦想。



不过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也是可以理解的,这让我想起了两个人:

一、邻居独生女儿远行美国

我邻居生了一个女儿,从小上着最好的学校,要什么有什么。高考那年,妈妈想把女儿送完国外,而爸爸不同意。

爸爸想着就一个女儿,万一去了美国不想回来了怎么办,留着两个老人在国内孤独终老吗?

但是爸爸拗不过妈妈,最后女儿还是去了美国求学。

国外的生活很新鲜,而且在大学里她的理科居然拿到了全年级第一的名次,让她异常兴奋。要知道,在国内理科一直都是她的弱项。



转眼间,毕业的日子快到了,而妈妈也生了一场大病。

视频时,女儿和妈妈一个在电话这头哭一个在电话那头哭,但是妈妈始终没有说出口的那句话是:"回来吧,妈妈想你了。"

只是说研究生毕业两年内找不到工作就回国,妈妈没钱供你了。(这时候的妈妈也是给自己和女儿打了个赌,如果女儿顺利找到工作,她愿意坚持初心让孩子远走高飞。而如果孩子回来了,其实也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而女儿也很争气的找到了工作。

上个月,邻居夫妻说说要去美国一趟,女儿找到共度一生的人了。准备在美国举行婚礼。

这也是一种爱,只要你好,我愿意让你远行。

现在老夫老妻两个人也过得很好,退休了。女方上了老人大学,跳舞唱歌。男方每天骑行,在院子里种了蔬菜水果。隔段时间就出国旅游一下,生活得可自在了。



就像中央电视台新闻女主播张泉灵对儿子说的一样:将来,我得狠得下心来目送你远离的背影。 世界的大小,很多时候没有捷径,你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

二、老家的姑婆和儿子的故事

我老家有位姑婆,从小是大小姐,工作顺利,老公宠爱。

生活的很滋润,但是儿子高考时压力太大,最后精神出了一点问题。

其实表哥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相对稳定了,平时也有按时吃药,看起来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他三十几岁的时候,亲人朋友们都劝姑婆:"给他在乡下找个姑娘吧,生儿育女,有自己的家庭。以后你老了他也有个人照顾啊。"

但是姑婆对此不屑一顾,娶媳妇干嘛,我还要帮他带孙子啊?不要。

现在表哥四十好几了,也没人要了。整天和妈妈待着家里,看着更抑郁了。

前几年还会问亲戚能不能帮忙讨个媳妇,现在他也不说了。

只是好几年没有喊妈妈了,可能对姑婆还是有些怨气吧。


所以,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好吧。"我希望你过上我从未见过的美好生活。"是每个母亲对孩子最好的期许对吗?

我是【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两岁半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


因为是麻麻


主要看孩子怎么想了。。举个例子,以前我有个发小闺蜜,经常一起玩乐,我妈妈对我的学习很严厉,她妈妈就不怎么管,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她没考上大学,在老家做点小生意,也不算差,可是压力很大,也非常累。她现在就很抱怨她的父母当年没有管她学习,她父母也是农村出来的,不太懂知识的重要性。现在她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就抓的很严了。

很多孩子小时候不懂事,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等他们长大了,看见当年的小伙伴都比自己活的好,是否会埋怨自己的父母呢。肯定会的,他们会说,你们当年为啥不逼我好好学习呢,我那时候小不懂事,你们是大人也不懂事吗。。这种事情我见过很多例,作为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作决定,尤其不要自私的为了自己将来能有人陪伴就让孩子放弃努力。。

所以我觉得在孩子能力所及时,该刻苦的时候还是要让孩子吃点苦,除非你是官一代富一代,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否则,从小培养她*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是必须的,遇到困难就撤,长大以后如何应对严酷的环境,毕竟这里是中国,竞争激烈啊。经过题海战术的洗刷,经历最严格的高考,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吓倒他呢。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吃苦,可是我们放眼望去,有那么多的孩子都在承受同样的压力,他们可以,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不可以呢。你比别人多了什么还是少了什么呢。。


流浪的雪夭


我们这边有个老教授,德高望重的,80岁了,我们单位经常请他来给我们讲课和评审,女儿在美国定居了。有一年腊月二十九,老先生和他夫人去买年货,出来打不到车,给我们办公室打电话问能不能派车接下他,当时我们都好感慨,儿女太优秀了,不在身边,有什么意义,从那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随缘了,芸芸众生,没什么不好的,


小白的自我修炼


我就是那位离父母很远的孩子。

比起那些厉害的孩子,我算不上优秀,但在父母眼里,倒是一个骄傲。



小时候父母没有管过我的学习,到现在有时候爸爸还说,我和弟弟的学习,他没怎么操过心。

农村里的父母,一心只想要把子女送出这一块土地,也许,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让我们姐弟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只有使劲地读书。

我大学在重庆上的,毕业去了广东一个学校,四年后考回重庆上研究生,毕业来了石家庄。我有时候自嘲说,咱也是走南闯北的人呢。

我第一次听到李宇春的《南方姑娘》,我哭了。小时候想要脱离家乡,长大后回不到家乡的感觉,五味杂陈。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地里,爸爸把红薯挖出来,我把泥巴扒拉掉放筐里,爸爸对我说:“以后你读书,能读多高读多高,找工作哪里发展好,就去哪里。”那是我第一次,对未来有了渴望。

也许,这是他唯一的希望:我能飞多远,就飞多远,他们不会束缚我。



不管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我就从来没有想过回家乡,回父母身边。说实话,现在看来,回家乡也许比我现在的发展会更好,我的人生轨迹也会大不同。

也许是世事沧桑,也许是人到中年,每次父母在电话里嘱咐我多保重身体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惭愧:我为什么跑那么远,不能尽子女的孝心?

正如龙应台在描述父母子女的关系时描述的那样: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而如今,我对两个孩子的希望也是:他们能飞多高飞多远,看她们的本事。但愿她们是雄鹰,而不是线拽在我手里的风筝。



您觉得呢?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您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欢迎留言探讨。


英语老师Minnie


本人从事书法文化工作多年,主要辅导高中书法艺术特长生,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我带过不少学生,并且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深有感触。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观点非常正确。也十分务实。

身边的真实例子。

我的邻居,老两口都是中学教师。孩子从小就被严格要求,养成了很好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考上了北航,紧接着又读研,出国深造。刚开始老两口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满脸的骄傲,别人也十分羡慕。时间长了,老两口就不高兴了。因为看到别人家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以前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被这两口瞧不上。现在却羡慕别人家的子女孝顺,对父母问寒问暖。


近几年空巢老人家中去世多日,外地子女却不知情的新闻越来越多。引起了极大的社会热议和反思。

养儿防老,是做父母的最实惠的想法

这让我想起了李玫瑾教授,她在最新的演讲中说到:

培养孩子的价值在于:大可报国(社会受益),小可报恩(父母受益)

这是对孩子培养结果的最好的总结。

谁不想自己老了有孩子在身边照顾,陪伴。如果孩子非常优秀,去大城市上学,工作定居。大部分家庭还要掏空六个钱包给孩子凑首付买房。真是越优秀,家长越操劳。晚年越没有保障。

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子女处于中间层,不太优秀,也不能太差。就在本地,工作稳定,压力不大,还能照顾父母。

不要和老外比,因为国情不同。

目前,我国的国情,老人还是需要自己孩子赡养。让家长们大公无私,像射箭一样把儿女用力射出去,还不现实。


总之,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要理性思考,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家长们境界高,对孩子的培养完全是无私的奉献,那就不要谈什么回报,否则就要考虑好怎么样引导孩子对未来职场,人生的规划。


树人园丁


我觉得我两个孩子还算优秀吧,一个上海大学的研究生,一个郑州大学的本科生,学的电子电气,我所在的小县城也没有这样的公司可以让他们就业,估计这辈子注定要去远方吧。

我觉得孩子优秀挺好的,不必再像父辈那样,过着头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不必靠天吃饭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享福呢?父辈的努力不就是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么?

有的说孩子优秀了,就离自己远了,我告诉你现交通这么方便,北京到上海坐高铁才六个小时。上次去车站送孩子上学,儿子坐的火车慢车,女儿坐的高铁,一个去郑州,一个去上海,结果同时到达。所以距离不是问题,有钱才是真理。比如春节过年来给老人拜年,有钱坐高铁也就几个小时到家,没钱步行,也是几个小时来到。你还怕孩子离你远吗?更不要说坐飞机了。

再者说:等退了,去外面的大城市看看,有儿孙陪伴,岂不比天天从村东溜到村西有趣。😂


早春二月兰


我是80后,独生女,如今快奔四了,算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吧,长春人,父母退休职工。从小学习一直中等生,高考考了延边大学,不算名校,好歹挂了个211。大学时跟在部队的老公谈恋爱,毕婚族,当时父母还在长春没有退休,他们陪着我去街道办理军婚政审,我在路上跟老妈说,将来你们退休了我一定把你们接到南方换一套楼层低的房子(当时家里住的是六楼没电梯),结婚十年时父亲刚好60 岁退休,我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在我在的城市给他们买了套小户型的房子,如今他们生活在我方圆之内,每天去公园锻炼,跟新认识的叔叔阿姨们讨论子女的生活,的确很优秀的教授夫妻们,子女都在国外,一年只能去探亲一次,说起来他们还是有些羡慕我父母这种“今天去不了,去我女儿家帮忙接孩子。。。。。今天去我女儿家包饺子。。。。”的生活,知足常乐吧,虽然我没那么优秀,但是刚刚好习惯了这种小幸福[笑][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