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風子的自由心

【陳傳席評程風子畫:古今能畫者多矣,然真知畫世不出數人。吾鄉風子先生少喜書法篆刻,通音樂後忽弄筆作畫。世人鮮有知擔當老和尚,風子獨喜之,故其畫格調高古功力雄厚。風子略師其意又師造化,足跡遍天下,復得江山之助,其畫愈奇,真出塵脫俗卓爾不群也,吾觀後喜而為之題。\甲中夏月陳傳席於北京】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伍立楊

藝術的死敵乃是奴性。傳聲筒、貨與帝王家、被動做宣傳機器或做變態意識形態的婢女,都可將藝術的生命消解到零。藝術倘若不幸淪落至此,那也就成了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更可能面目可僧。

程風子這一代藝術家或這一個圈子的書畫家,其最深厚的藝術底蘊,乃是具有先天的、不可或缺的求自由的心態。

自由的心態,求自由的精神,它在藝術中的意義,或許要遠遠大於筆墨、技巧、構圖等。可以說,生命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是生命的要義。

這也就是程風子及一批大有作為的文人畫家對幾十年來藝術歧途的反撥和矯正。錢鍾書先生說“中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藝術會通人心,更能超越種族、階段政見的一切阻礙和屏障,最能排列在全球化的前沿陣地,蜿蜒瀰漫,安養人心。

程風子的線條、構圖、筆墨,既可見他打基礎時期督己甚嚴的痕影,更可見他變化由心、閃展騰挪的工カ。他那一手刻,險象環生中,自有一番疏朗含蓄,更有一番雄邁穩當。他的國畫,墨華飛動,同時葆有蕭散爽逸的風神,意匠幽深,而心裁獨出。或渾穆或詭譎或高古或清雋,然一種心悟手從的“自家法”,不可移也。他馳騁其中,目遊神馳,精鶩八極,那一種自由的內涵風神,真的是“無異脫階下之囚”,又好像在沖決羅網,觀之讀之,端的是放縱想象力的黃金時刻;趣味、氣節、寓意、靈魂,都有深深的寄託和附著,登懷觀道,會心不遠。說到底,他是在以千錘百煉的藝術手眼、以藝術的深度和造就,來達至心靈的解放。

程風子,以及他那一批同追求的道友,委實是在以筆墨為言論,創造性地闡釋自申的精神。而他的用心取術,實在義可稱為畫壇的“新政”。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西蜀漫筆四則】

《夾江・千佛巖》

久聞夾江以勝產宣紙而美譽天下,遂有往遊之念,初夏應茶居士之邀,幸得成行。青衣江流水有聲,晨風拂石,夾岸古榕奇崛生動,翠竹從叢悠然若舞,“兩山對時,一水中流”夾江因是而名。千佛巖自隨唐以來,造像千四百餘尊,由於千百年來風雨浸蝕,大多佛像殘毀殆盡,令人不勝惋惜,然鬼斧神工留與佛窟斑爛剝蝕之美,卻無不讓人叫絕奇。

沿千佛巖西行百米,大象山腳下,幽篁中有農家,待客以石磨豆花、麻辣雞皮、苦筍湯、泡菜鮮魚等,皆美味可ロ,在酌二三兩土製燒酒,微醺中看山是山,看水似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似水待醒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如是,風子不思歸焉。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五通橋》

“小西湖畔好個秋,榕葉凝霜抱枝頭”,此為我友文祥君贊五通之秋景。眼下正值暮春,榕葉欲溼,遠山如黛,數株千年古榕沿岷江立於岸邊皆呈奇觀,蜀西老屋點映其間,幅幅都是丹青妙品。

乘船過江,對岸是西壩山村,樓田參差錯落其間,有的藍如碧,有的明如鏡,水牛耕田我觀好似在作畫。入桫欏峽谷,翠竹悠然,蕉葉撫風,時見枇杷燦然奪目,農人悠閒耕種,恍惚中若誤入桃花源中。

谷底前行三五里,泉流有聲,悅耳淨心,抬頭桫欏林一望無盡,如此大規模古林木令人稱奇,以往只從電視中獲悉一二,知桫欏樹為近年來發現最遠古樹木活化石,甚為稀有,為恐龍之首選食物,有消息說,此種樹隨氣候變化,慢慢在地球絕跡,從而導致恐龍之滅絕,孰是孰非,就留給科學家去研究吧。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中巖寺》

薄暮時分,我們入住中若寺,為避“非典”這裡遊客寥寥,與喜歡清淨的我,無疑是件快事,臨江靜坐,雲氣迷漓,江渚之上沙鷗底飛,一派江上平遠圖。

青神中巖寺,自唐至今,素以“西川林泉最佳處”稱謂之,依山臨江,沿下寺往上行可飽覽古蹟名亭十餘座。其中蘇軾題寫的喚魚池,上寺的石筍峰堪稱絕佳處,北魏至唐宋的摩崖石窟,散落山間,其中不乏精美造像。

東坡居士青少年讀書亦在中巖,喚魚池是他與其夫人王氏嬉戲所在,我不覺吟誦起“明月夜,短松岡”的名句來。謫仙人太白先生也是自此一路吟唱著“娥眉上月半輪秋”的名句,去往長江的。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息心所道中》

萬年寺小住幾日,採青山煙霞,賞老藤新花,品豆花春筍,早忘卻“非典”為何物耳。又一日,伴晨露微曦,往息心所,一路鳥鳴啾啾,松風過耳,山路雖崎嶇,同一壺先生笑談中不覺已上得息心所。與萬年寺相比,息心所小巧且樸素,然上可觀金頂,近可覽洗象池、牛心亭,放眼遠眺大渡河並西嶺雪上盡收眼底,此時已有幾分爽風拂袖,高山入是詩懷之意了。過午,用完齋飯,見當家和尚定禪師臨帖,當知我們身份後,有居士已鋪川宣囑留筆墨,佛門聖士,滌心參禪,敢不應允,遂添筆満墨,一發而不可收。一氣書數十張,身外春雲出岫,木魚聲聲,僧房春茗溢香,立時有佳作奉上。禪師亦性情中人,晚齋特添臘肉並二鍋頭待我。晨起,餘與一壺、葉子意欲下山,與定禪師告別時,有和尚言,師父正打坐,不便打擾。下山途中遇居土身背活雞、活魚而歸,知禪師有留客之意,已令我們感激萬分。皆合十遙祝禪師與眾僧阿彌陀佛。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程風子的自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