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的古往今來,你知道嗎?

天安門的古往今來,你知道嗎?

天安門,作為北京和中國的象徵,為全國和世界人民所矚目和嚮往,它的莊嚴肅穆的圖形是我國國徽的主要組成部分。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設計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築匠師蒯祥。蒯祥出生於蘇州吳縣的魚帆村,世襲工匠。明永樂十五年,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年僅21歲的蒯祥作為朱棣的扈從人員也來到北京。他根據皇帝旨意,經過4年努力,在1421年設計並建築一座雕樑畫棟的木構牌樓,這是最早的天安門,原名承天門。1457年7月,承天門被大火所焚。8年後,明英宗命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請蒯祥出謀劃策,建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明末,承天門又被焚燬。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樓高33.7米,廣9間,進深5間,以示皇帝的尊嚴,並改稱“天安門”。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天安門的古往今來,你知道嗎?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被稱作“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年的承天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便派蒯祥等著名的匠師分工負責皇宮建築群的設計和施工。1420年皇城正門竣工,沿用唐代皇城正門舊稱“承天門”。此門為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樓正中懸掛著“承天之門”的匾額,但遠沒有如今天安門這麼壯麗

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此牌樓毀於大火,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重建“承天門”門樓。明末時“承天門”又叫李闖王的一把大火給燒了,直到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體成為如今的樣式。 圖求外安內和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天安門建成時,稱“承天門”,在黃瓦飛簷三層樓式五座木牌坊的承天門正中,掛的是“承天之門”匾額。

天安門的古往今來,你知道嗎?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進行大規模重建,將“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天安門上懸掛的是“天安之門”字樣的匾額。 那麼,清朝為什麼要把“承天門”改稱“天安門”呢?原來,滿清封建貴族入主中原後,為了達到其長期統治的目的,除採用其他措施外,還在城門的名稱上大做文章。由於當時接連不斷的反清鬥爭危及著滿清封建貴族的統治,清代統治者特別注重“安”與“和”的 策略,以求清朝統治的“長治久安”。 如清代紫禁城內“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內宮平穩之意。“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既涵蓋了“承天啟運”的命名意旨,又納入了“安邦治國”、“國泰民安”的思想。還有皇城的“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三個門,都突出了一個“安”字,以示外安內和。 據考證,天安門匾額在清初刻有滿、漢、蒙三種文字,並按滿語語法直譯為“天安之門”。後來不知何故又將匾額上三種文字改為滿漢兩種文字,漢字改成用楷書書寫的“天安門”三字,去掉了“之”字,字體也相應擴大。

天安門的古往今來,你知道嗎?

民間傳說 關於清改“承天門”為“天安門”,民間還流傳著一則逸聞。傳說李自成攻進京城後,在承天門前彎弓搭箭射向承天門匾額上的“天”字,可惜沒有射中。其下屬以寬慰他的口氣說:“有天命者任自為。”意思是李闖王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這一箭準不準。李自成卻誤解了他的意思,以為是在說他沒有天命,勃然大怒,要殺了這個下屬,之後被人勸解開。清統治者入京後可能聽說了這則逸聞,故而將“承天”改為“天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後,匾額上的滿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門”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